让小学生学会阅读的方式

  2009-05-01 12:46:38  
让小学生学会阅读的方式[作者] 吴小玲[内容]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让小学生学会阅读的方式

[作者]  吴小玲

[内容]

 

如何让学生学会阅读,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这就充分说明了教会学生阅读,必须在“导”字上下功夫。

教会质疑问难。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根据他们的知识或生活经验,通过努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学贵知疑,质疑问难是思维的开始,多思善问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具体表现。学生从不能发现问题到能发现问题,从不会质疑到学会质疑,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并坚持不懈地引导,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引发学生自己探索,读懂课文,这就是从“不会”到“会”的发展过程。如《跳水》是一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为题目的课文,学生若不认真思考,便不能发现课题与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教这篇课文时,我从析题入手,用较短的时间,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质疑问难,学生即可根据题目提出诸如“是谁跳水?为什么要跳水?在什么地方跳水?结果怎样?”等等许多问题,然后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去感知课文,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我又紧紧抓住文中难理解的语句,如:“正在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船长为什么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为什么把小孩的身体比喻成炮弹?这都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障碍。教师把握这一疑难点,及时组织边读边议,引发学生思考,不仅对课文的理解更透彻,而且学会了质疑。质疑问难能使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更深入,且有利于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教会理解内容。

理解能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更细致、精确,理解是一种思维能力,而怎样理解,则是一种方法,需要教师的指点。我在阅读教学中,一般的教法是:教学前对学生的学习心态作全面分析:他们想理解什么?想怎样理解?他们在理解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困难等等,为采取教学方法提供依据。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我是怎样理解的?我为什么这样理解?我这样理解对吗?”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检查学习结果,促使学生思考:我理解课文内容了吗?我是怎样理解的?我学会了怎样理解方法?让学生验证自己的学习成果。当然,抓关键词、重点句,体会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之一,必须因文而异。只要经常训练,坚持不懈,久而久之,必然能掌握。教会朗读课文。阅读总得“读”,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学生能做到有感情地读,能把规范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这是提高表达能力的基矗我较为重视教师的范读。在范读中提出要求,逐步教会学生分辨语言的各种表现方法,有意识地按教材的情感作适当的处理,以此感染学生,并提醒学生要读其文、听其音、懂其情,不只是机械地模仿教师。例如《骆驼和羊》一文,其中有一句话:“羊大模大样地走进园子去吃草,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教师范读后,要求学生注意辨别词、句的轻重快慢,再让学生议论,理解其所以然。有些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常常在课文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理解这些词不仅能使课文的教学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更能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准确、丰富、规范,阅读中可让学生用意思相近的词去替换,然后进行比较、辨别、体会。

小学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阶段,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学习,不待教师教,自己能阅读。教师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下坚实基矗为此,要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位置,让学生在学习上得到更多的主动权,自觉地去学会理解,学会质疑,学会朗读,虽不求人人成为语言学家,但愿个个会读、会说、会写,对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够运用自如。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