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的解题方法及其训练

  2009-05-01 12:46:07  
简答题的解题方法及其训练[作者] 浙江 张纪良[内容]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简答题的解题方法及其训练

[作者]  浙江 张纪良

[内容]

 

简答题是现代文阅读中考查阅读能力的综合性题型。从内容来看,一般用来考查对关键性词、句、段含义及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含义的理解,或分析文章的主题、内容、结构、语言,索取一定的观点、材料,评价优劣等。这种题型不仅能有效地测试学生的理解、筛癣摘要、整理、评价等阅读能力,还可以测试一定的表达能力,它有利于阅读教学的健康发展,因而特别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同时它也是高考失分最多的题型之一,因此探讨简答题的解题方法和训练方式就显得十分必要。

下面结合具体的阅读材料谈谈简答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阅读材料]陈望道论修辞一一切辞格都可以有流弊。原来辞格论底用处,据我看来,约有四项:(一)让我们明白每格全体的条理,读书或讲书时容易通晓或解释作者底真意;(二)让我们明白每格全体的条理,作文时可以尽在通则里回旋,不致拘拘去摹仿别人底一点一画;……这四项,我认为,是辞格正当的效用;至于死套,乃是它底可有而非必有的流弊。同是江清水,蛇喝了便成毒液,牛喝了便成甘乳,流弊虽然可以发生,却非必不可免。

二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意的修饰。即使偶然形成华巧,也当是这样适应的结果。……凡是切实的自然的修辞,必定是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生活的表现,为达成生活需要所必要的手段。凡是成功的修辞,必定能够适合内容复杂的题旨,内容复杂的情境,极尽语言文字的可能性,使人觉得无可移易,至少写说者自己以为无可移易。

三关于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我们的古人早已注意到,只是没有起这个名称罢了。古代有清真和墨卷两派。墨卷派讲究运用华丽的辞藻,也称华丽派。清真派大半讲究文章清通,也就是提倡消极修辞。我把消极修辞看得很重,称之为修辞的基础,教学生时也鼓励他们注意这一方面。不学习清通的方法,也很难运用好华丽的技巧。讲华丽不是故作新奇,而是文章的气势所至、自然而然到来的“神来之笔”。辞格不能硬用,要适合题旨情境。要在某一题旨情境下,觉得非用这一辞格不可的才用。一些年来,谈修辞的人往往只讲辞格,没有为学修辞的设想。其实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还是消极修辞所占的比例大,讲修辞,首先要去掉“不通”。

1.对于修辞和修辞教学,作者反对的是什么?请归纳为三点。

2.为什么说一切辞格都可以有流弊而非必不可免?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3.根据作者的分析,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消极修辞更重要?

4.下面是语言运用的两个例子(加点字),根据文中的观点简要分析其修辞特点。

(1)电影《林则徐》中写林则徐召见外商,申明中国政府的禁令,说:“如有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

(2)《阿Q正传》中阿Q痛恨假洋鬼子不准他造反,要告他一状,说:“……看你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

[解题思路与方法]一、仔细阅读,把握全文不少学生拿到材料往往把题目粗略看一遍,就匆匆动手。结果或是抓不住要领,或是嗦重复,说不清楚,因此,答题的第一个注意事项就是:不要急于动手,一定要仔细通读全文,做到心中有数。第一次阅读对答题是至关重要的。读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关键性的词句;②把握住文章的中心;③了解段意和层次;④理清作者的思路和倾向。

第一题主要检测对文章观点的把握。要回答作者反对什么,必须通观全文,明确作者在三段文章中提出了什么观点。在第一段,关键性的语句是首句,作者认为“一切辞格都可以有流弊。”而这“流弊”即是“死套”。第二段作者反复强调修辞必须适应情境题旨。第三段论述了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区别,作者认为消极修辞更重要。明确了这些,也就明确了作者反对什么了。答案为:①不明白原理的死套;②脱离情境题旨的修辞;③只讲辞格,不重视消极修辞。

二、审析题干,明确要求许多学生在作答时,常常会答非所问,究其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的要求和限制。因此,答题的第二个注意事项是:仔细审题。审题时必须明确:①命题者的意图,要搞清题目所考查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是什么,或需要运用哪一部分知识来答题。从本质上把握了命题者的意图,才能找到解题的正确途径。②题目还有什么具体的技术性要求。题目要求各不相同,不认真审题,粗心大意,答题就会出现失误。

第二题的命题意图是测试对关键性语句的理解。而理解关键性语句的关键是运用语境知识,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其次,回答这题必须明确:①“流弊”是什么;②避免“流弊”的方法;③用自己的语言作答。答案可为:任何辞格都可以死套,但如果明白了原理,灵活运用,就可以避免流弊。

三、分辨题型,因题制宜不同的题型规定着不同的条件与要求,因此作答时第三注意事项是:仔细分辨题型,做到因题制宜。简答题题目可以千变万化,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①以说明事实为主的(说明型);②以分析议论为主(发挥型);③综合性的(综合型)。

做第一种类型的题目,要注意:①把一切需要答出来的知识说清楚,要答得充分而清楚;②决不要涉及那些非必要的内容。如第三题要求列举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是两者均为修辞,都是使语言的运用适应内容(题旨情境)的要求;不同点是消极修辞着眼于通顺(清通),积极修辞着眼于形象、生动(华丽)。

第二种类型的题目大多是让学生谈谈对某些精辟、言简意赅的语言的体会,或者谈谈对文章中某些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回答这些问题,除了理解正确外,关键是如何安排思路,缺乏清晰的思路是很难把这一类问题说清楚的。所以回答此类题目时,最好先有一个粗略的提纲,至少在头脑中想清楚阐述的先后顺序。如第三题的第二句,答题时可以这样考虑:因为:消极修辞是修辞的基础①消极修辞占的比例大②写文章首先要去掉“不通”

测试中较常见的题目是综合性的。所谓综合型,就是说,它既需要学生有选择地复述文章材料的某些事实,又需要学生将那些事实用自己(或文章中)的观点贯穿起来,说明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有所议论与发挥。这一类答题要有明确的观点,还要有充分的材料依据。观点和材料的一致,用观点统率材料,是写出完善答案的要领。如第四题,要求学生根据文中的观点分析两个语言材料的修辞特点。答这题,首先要明确文章的观点,即必须从“情境题旨”这个角度来回答,其次必须结合两个材料来进行分析,指出:(1)这是极其严肃的场合,林则徐是以清朝大员的身份宣布政令,所以用“正法”这个词。(2)阿Q是个不识字的农民,“阿Q精神”又使他有几分得意,所以用“杀头”,而且加上“嚓!嚓!”。

以上所述只是解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在答题中还应结合题目的自身特点随题应变,这样便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解题方法。同时要使学生切实掌握答题的方法,功夫在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在实践中,以下两种方法颇为管用:一、结合一次考试或作业,教师选出各种典型答案,印发给学生,组织讨论,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分析。

二、结合课文学习,教师拟一组题目,使题目的范围和应包括的要点大同小异,按学生座位分组,指定每组同学答其中一题,然后加以比较。

如在学习《药》这一课文时,可拟下列一组题目。

(1)华老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通过这样一个形象说明了什么?

(2)作者为什么使故事发生在一个茶馆里,在茶馆里,作者刻画了一些什么样的人物,说明了什么?

(3)作者如何揭示了辛亥革命的悲剧?这三个题目在内容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涉及到作品的主题思想———辛亥革命的悲剧,然而又各有其侧重点。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材料也有相同之处,如悲剧的中心人物之一的华老栓,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都要谈到,但在答案中所占的比重却各不相同。茶馆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对夏瑜的共同态度,第(2)(3)题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材料,然而在所占的篇幅、问题阐述的方式上都没有差异。

叶老说:“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美,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明情意,都让同学们心知其故(《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概念》)。”确实如此,如果教师经常注重方法的指点并辅以切实的训练,一定会使学生“心知其故”,答题能力也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