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论文]思品课情知教学模式研究

  2009-05-01 12:32:44  
[思品论文]思品课情知教学模式研究 几年来,结合我校“小学情知教学模式研究”教改实验课题,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直在探寻具有本 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实践、探索,构建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即“明理——激情——导行 ”模式,它的基本教学程序是:导入——明理——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思品论文]思品课情知教学模式研究

 
    几年来,结合我校“小学情知教学模式研究”教改实验课题,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直在探寻具有本 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实践、探索,构建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即“明理——激情——导行 ”模式,它的基本教学程序是:导入——明理——扩展——导行——总结升华,其中情感教育贯穿始终。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一堂课有了好的开头,这堂课便成功了一半。利用新颖的导课艺术,教师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气氛, 能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情感产生预热,积极地参与学习,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以境入情,生动导入的 方法很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以声传情。如放录音或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学生带入情境。例如《“人类之友”》一课,开 始放配乐分角色朗读课文录音。欢快的乐声把学生带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接着是动物们争相介绍对人类的贡 献,把学生带入热闹的情境之中。突然欢笑声嘎然而止,传来猫头鹰、青蛙的哭诉声。最后太阳公公庄严宣布 政府保护它们的法律,山野林间再次响起一片欢腾。这抑、扬、顿、挫的声音,能激起学生喜、怒、哀、乐的 多种情感。
    (二)质疑激趣。课的开始设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看问题要全面》一课,教师先出示羽毛 球拍网线的幻灯片,让学生想象这可能是什么,学生有的说是篱笆;有的说是栅栏……当教师把盖片翻开,学 生哗然,原来是羽毛球拍。这样引出“怎样看待一个事物”,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新课的导入还可以采用“背儿歌、猜谜语”、“画面激情”等方法。
    二、以情载理,情理交融。
    这一环节对整个教学至关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明确一定的道德观点,然 而这些观点不是生硬地传授给学生,而是需要教师利用教学手段和教师自身的情感传递,让学生动之以情,获 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并且把握情感体验的契机,把它上升为道德认识,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
    创设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能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产生情感体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激发情感的方法很多,而恰当地选择电教媒体,有时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因为电教媒体有声音与形象的生 动性与感染性。利用具体的场面和音响刺激学生,引起他们情绪反应,诱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唤起他们喜、怒 、哀、乐的情感体验,做到动之以情。例如《“人类之友”》一课,要让学生了解捕杀有益动物和珍贵动物是 违法行为,并对此行为表示憎恨,单凭教材中青蛙与猫头鹰的讲述是不够的。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 可选择一个动人场境:两只丹顶鹤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它们为人类消灭害虫。一支罪恶的枪瞄准了他们,其中 一只丹顶鹤惨遭不幸,倒在血泊之中。真实的画面配以教师动情的解说,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的内 心被强烈地震撼着,许多学生饱含热泪,他们说:“这些朋友真可怜,伤害它们的人真可恨,我们一是要保护 它们……”像这样教学,还需要教师作更多的讲解吗?学生已通过这真切的视听感受明白了人类要保护有益动 物和珍贵动物的道理。为了把握这一契机,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课堂上可将保护有益动物的规 范性要求打成字幕片,这样政府对保护有益动物和珍贵动物的法律就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里。
    三、激发情感,促进道德认识的转化。
    学生获得的道德观点主要是来自于教材,而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还必须拓展课文内容 ,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深化学生的认识,以强化学生已获得的道德观点。如在教学《当他遇到困难》一课 时,当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小洪涛遇到不幸,我们要同情、关心、帮助,从而明白了“我们应该同情别人的不幸 ,帮助有困难的人”这一道理后,教师拓展了课文内容:或组织学生讨论观看录像,或联系实际了解同学在学 习中会遇到的困难,在校内、校外、在生活中会遇到的困难,让学生认识到大家要互相关心、帮助。进而扩展 到社会,社会是个更大的集体,边远山区的小伙伴由于贫困而失学,大家节约零花钱,纷纷为希望工程捐款, 这些都是同学们正在做或已经做到的。然后再扩展到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位农 村小保姆身患癌症,聂珊珊一家为她伸出援助的手,使她战胜病魔,勇敢地面对人生。安徽遇到洪灾,党中央 极为关心,全国人民送衣、送药、捐款、捐物。以上教学环节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 。
    四、以知导行,以情促行。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观点的基础上,教师让他们进一步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就会集 中指向和调节他们的道德行为。这一环节主要是根据书中所列的练习内容及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学 生的辨析,讨论、矫正,从而运用道德观点,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
    如教学《盾牌的两面》一课,教师在导行环节上,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迷恋电子游戏”这一现象,就 “电子游戏该不该玩”这一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大家达成共识,电子游戏对同学们有利,它可以使人手 灵活,思维敏捷……但对一些意志薄弱的同学,由于沉浸在其中就会影响学习和健康,因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 情况,合理安排。以上教学,使学生通过讨论,运用了“看问题要全面”这一科学方法,强化了本课的道德观 点,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教育性。
    五、总结,升华。
    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有一个好的开端,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尾,正如写文章追求“虎头、猪肚、豹尾”的 效果一样。思想品德课的结束部分要进行课堂小结,总结一堂课所要学生掌握的道德观点,同时升华学生的情 感。教师可以提供具体可感的事例、人物形象,或提出带有争议性的热门话题让学生看、思、议,或提出与课 外活动或班队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容,使课内获得的知识和体验到的情感能在课外延伸和发展。
    总之,通过激发情感、教师讲解、评价行为等手段传递给学生浓厚情感色彩的知识信息,学生通过观察、 感悟、晓理、动情、自省辨析等方式,在强烈的情感氛围中将道德规范内化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既促进了 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学生情意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使思想品德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