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种途径,提高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2009-05-01 12:16:35  
采用多种途径,提高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我国自90年代后期以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邓小平同志也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只有科教才能兴国,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担负起改革教育的重任,不断研究教学规律及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小学社会课最早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采用多种途径,提高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我国自90年代后期以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邓小平同志也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只有科教才能兴国,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担负起改革教育的重任,不断研究教学规律及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小学社会课最早开设于美国的1916年,1923年我国才正式启动社会课课程,并随之展开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和探索,包括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是这样,直到现在,有些人对“为什么要在小学开设社会课”,它的开设到底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还持有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只有意义重大的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等,才有充分的理由去占用小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否则就是加重学生的负担,浪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社会学科的到现在还比较薄弱。它还期待着全体社会学科工作者的积极探索和研究。多年从事社会学科的教学工作,初步摸索出了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社会课的特点,即它是以认识社会为主线,按照认识祖国、认识世界的顺序,使小学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扩大对社会的认识范围。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它丰富的课程内容,种种方面,都决定了社会学科的独特性。为了全面提高社会课的课堂效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围绕以下几方面具体实施。
一、教学目标应全方位制定
社会课结合自身的特点,它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情感、行为、技能、德育五个方面具体如下: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一些社会常识,包括所处地域,社会环境,能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的判断和解释一些社会现象,对所学社会常识有初步的体验。
(2)情感目标:感受课程内容反映的社会的真、善、美,认同课程内容,所表达的知识和道德,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事物,喜爱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祖国、锻炼意志,有困难、受挫折时不自卑,获得成功时不骄傲。
(3)行为目标:养成学习专心、认真的态度,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和勤劳节俭的行为习惯,学会尊师敬长和待人接物的礼节,学会做简单的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有言行文明的习惯,有自尊、自爱、自立、自理和勤劳节俭的习惯。
(4)技能目标:初步的判断和思考具体社会事物、现象的能力;初步参与合作、交往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会技能;会查找资料、选择资料;会用图画、数字、文字、语言、实物来表现身边的事物、现象和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
(5)德育目标:初步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和服务社会的意识,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热爱祖国、文化、国土,培养为人类的发展做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以活动为中心进行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就要突出以活动为中心,强调学生作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参与,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交往,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此,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的、积极探索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多思、多说、多做,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主体性发挥创造自由无拘束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对学生表现出尊重、信任、爱护和平等,师生合作的态度使学生从心里感觉到自由与安全,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的氛围中学习,并经常受到教师的成功激励,使学生整个精神活动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使课堂焕发生命力,为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挥提供积极条件。学生有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意愿后,他们自然就会参与到课程的的认识活动中去,如:讲古老文明(二)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印度时,为让学生明白什么楔形文字时,教师提出了学生课下自制的“木楔”并和投影出的“楔形文字”比较,学生之间传递观看的形式,使对一个抽象的楔形文字,一下变成了具体实物,大家感受很深,课堂效果很好,而且通过对自制“木楔”同学的表扬,激发了课上的积极性,而且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还突出的展现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为了让学生明白“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和认清清政府投降卖国的可耻行为这一教学重难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先放映录象片,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一课中的两部分内容进行对比思考,从广大官兵和清政府对待日本侵略者的态度行动和结果等几方面举行对比,并让学生自己从对比中归纳出结论,面对外国的侵略者,只有勇敢抗战,才能赢得胜利,赢得人民尊敬,妥协投降,只能导致割地赔款。最后遭到人民的唾骂。在整个自由讨论过程中,学生充分表现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从中只起到点拨作用,经过学生相互讨论、启发最后得出结论。
三、学习空间应全面开放
社会课的学习应该是被开放的、活动的空间应该是自由自主的课程教学,并不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课堂的桌椅布局可以灵活多样性,总之课堂的气氛应该是生动活泼的,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去讲,让老师离学生更近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以生动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课上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们的个性得到自由的舒展。比如:在古老文明的(二)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印度一课中,关于“古代巴比伦”空中花园的介绍,我让学生大胆去设计空中花园,并画出设计图,在课上到前面给大家去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效果很好。充分体现出孩子课上的活动空间的开放的特点。同时,学习空间的开放性还应体现在教师的课上提问的技巧问题,力求让学生达到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如:讲甲午中日战争,针对邓世昌等官兵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壮举,尤其以邓世昌的爱国言行等有关内容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如何学习邓世昌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换一个角度提问“邓世昌的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虽说这两种问法答案差不多但后一种问法比前一种更广。
四、学习方式应多元化
社会课的综合性、活动性、生活性等特性客观上要求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学习方式,有主题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讨论学习、体验学习等。主题学习可以很好的综合各学科的知识,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利用游戏、角色扮演、讨论等手段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行为,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发展。如:在古老文明(二)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印度中,通过分组讨论:“古代印度对世界文化重要影响是什么?”学生们以“数学、宗教”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又如“社会课本第五册十四单元:我国的基本国情,就可以把人口、资源、环境分别列为三个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知识的各个角度来认识和思考,从而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即是强调学生的社会参与,获得对会的真情实感,这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实际学习需要灵活选用,以便取得最佳效果。
五、加强师生的合作学习
所谓师生合作,就是师生共同探索、求知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教师进行探索性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师生共同寻求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设探索情境提出探索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学的社会学科做为一名新课程,它还很稚嫩,它还需要我们广大从事小学社会教学一线教师的不断探索和总结。这些经验和总结都将成为小学社会学科理论研究最直接和生动的资源。并会给小学社会这门新学科注入新的活力。有我们的努力,我相信小学社会这门新学科定会在我们的期盼中日趋成熟。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