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教学模式,优化课堂

  2009-05-01 12:06:49  
构建社会教学模式,优化课堂 小学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新课程。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规定: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和世界的社会常识;培养学生正确地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构建社会教学模式,优化课堂

小学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新课程。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规定: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和世界的社会常识;培养学生正确地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重视社会课的教学,切实抓好社会课的教学质量,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条捷径。我们的任课教师,一定要把社会课的开设,提到素质教育高度来认识。这样,才能深刻领会小学社会教学大纲精神,刻苦钻研教材,认真设计课堂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很好地完成社会课教学任务。而如何实施新开设学科的课堂教学,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以此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鉴于此,我们对社会课四种课型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并构建了与之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必将是一个有力的保证。

一、社会课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依据
从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可以看出,社会课担负着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三方面的任务,这三个方面的任务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宗旨的。这是设计教学模式最基本的出发点。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完善的智育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学方法、课的结构以及课的所有组织因素教育因素,都应当与教材教学目的和教育相适应,与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相适应。”根据社会课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教育功能,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教学应始终立足于这个基点,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促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生动协调地发展。
社会课自身的个性和特殊性,是教学模式设计构建的第二个重要依据。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主要包括社会生活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和法律常识四个部分内容。在了解、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大目标下,担负着各自不同的任务。社会生活常识教学,它的教学目标是为了促进和实现儿童个性社会化。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社会常识,而且能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提高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并能担当起自己所扮演的在校是学生,在家是子女,在社会是小主人这一社会角色的社会责任,勤奋学习,尊敬长辈,文明礼貌,为今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课中地理历史常识教学,从教材编排上已打破了单纯按时间先后讲述事件和人物,按空间分布讲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原学科体系,而是从认识社会的角度去组织教材内容的。如认识祖国部分,主要讲述了我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名山大川,灿烂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成就等。对于这两部分内容的新的特点,我们每位教师都应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原来的史地学科体系的束缚,按社会课框架体系去上好这两部分内容。社会课中的法律常识部分主要是向学生讲述国家的基本的法律常识,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等,以加强对学生的法制观念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不同的社会教学内容,突出社会教学模式的特色。

二、社会课型及构建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针对社会课的四种课型,经过我们的不断探索实践,构建了与之适应的教学模式。
1.小学社会“社会生活”课型。
这种课型的主要特点是先通过教师灵活多样的讲解,而后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耳闻目睹的一些社会事物和现象入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教学,将课本上的知识升华,真正使学生达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目的。这样,既适应了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很好地兼顾了社会常识课本身的特点。其操作程序为:导语激趣—启发讲授—扩展升华—课堂小结。
2.小学社会“地理常识”课型。
这种课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带问题阅读,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师生语言交流,教师精讲点拨,并组织学生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生会学—学会—会用的目的。通过这种课型教学,一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二是适应社会对实用人才的需求,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技能,挖掘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其操作程序为:问题—阅读—评议—练习。
3.小学社会“历史常识”课型。
这种课型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创设历史意境,提出问题后学生自学,鼓励学生以创造精神探索知识,然后教师进行讲评概括。教师要把握好精讲原则,通过教师的小结帮学生抓住“牛鼻子”,弄清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注意加深对课文重点、难点和脉络的理解和记忆,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对已有的知识深化和提高。其操作程序为:以故事导入—依问题讨论自学—靠讲评理解深入—以小结立言导行—靠练习记忆巩固。
4.小学社会“法律常识”课型。
这种课型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先按教师出示的导向题目进行认真阅读,在学生感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易错易混的知识及教材中的难点、重点,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进行点拨。为巩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课堂上教师应组织学生做定时定量的练习,并通过有关法律知识材料的辨析,培养小学生根据所学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树立民主法制意识,进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模式起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相互转化的桥梁(中介)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教学模式中的很多策略原则和方法结构都是从有效的实践中通过提炼后概括而成的,它可以为教学理论的不断充实和发展提供各种已经加工的素材,因此是特殊经验转化为一般理论的中间环节;另一方面,教学模式总是某种教学理论的简化表现形式。它为某一主题所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而且还具有一套实施的策略原则和操作程序。因此它可以使比较抽象的教学理论转化为一般教师易于掌握的实施方案。

社会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管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缺乏教学的实践经验。社会课教学模式的提出,对他们尽快地熟悉本学科教学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克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也克服了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容易存在的定势,不再拘泥于自己过去采用的某一学科教学活动方式,因而有利于不断改进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精益求精,更加丰富、充实。
社会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实现了依靠普通教师教好普通学生的愿望,达到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