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009-05-01 10:59:25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指出:“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是不可想像的。”人类已经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各国正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造就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教育基本上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指出:“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是不可想像的。”人类已经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各国正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造就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升学教育”、“分数教育”,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着片面强化与分数有关的内容,忽视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的情况,“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消息说,我国中学生在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比赛中,理论成绩往往是拔尖的,而实践能力却比人家差一在截。我想,这便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吧!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的目标都重要。”在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重要摇篮。”我们的时代是创造的时代,创造的时代需要大批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而有创造能力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使命。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内容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尤其是哲学常识,它波及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众多学科的知识,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活跃、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那种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被动接受,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压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放弃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向导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探索真理、发现真理。
    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才能促使学生敢于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其独立性,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向发散。当然这样的教育氛围要靠教师来创设。
    教师平时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利用幽默的语言、亲切的笑容与学生交流,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拉近师生 这间的距离。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和教材不一致的见解,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殊性,他们的性格、气质、愿望、兴趣、要求和认识方式各不相同,他们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思路、见解可能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对不同学生的种种异想天开、幼稚的发明、某些愚蠢的表现,乃至令人尴尬的做法持宽容的态度。对学生主动探索的表现,教师要给予积极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起更强的探索创新的欲望。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求异,让学生懂得不惟书,不惟师,不惟上,不盲从,不迷信,要鼓励学生去怀疑,去超越,去创新。
    二、激发求知欲望,培养认识兴趣
    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认识到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和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正如着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所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有兴趣才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才能不怕困难,执着追求知识;学习进取才能乐而忘忧,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相反,如果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那他的智力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只能成为一句空话。达尔文因对在大自然产生浓厚兴趣而历尽千辛万苦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最终成为着名的生物学家;比尔·盖茨因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最终成为微软公司的总裁。可见兴趣是创造之母,是成功的老师。
    思想政治课概念、原理比较抽象,理论性强,不少学生感到难懂、枯燥、乏味,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显得十分重要。
    要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改变那种教条条、背条条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法,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1.以言激趣。政治课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来自于教师语言的风采,教师如能恰当运用幽默的语言、内涵深刻的经典名言或诗词穿插于教学过程中,则能使学生兴趣浓郁,思维活跃。如在讲授“现象与本质关系”时,我引用了苏轼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要求学生在欣赏诗句的艺术魅力的同时,要更深刻地把握诗句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本质。
    2.以喻激趣。形象生动的比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时,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作“八宝饭”,八宝饭里面糯米是主要成分,但还有红枣和莲子等其它成分。这里的“糯米”就是“公有制经济”,“红枣”和“莲子”就是“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这样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增加了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了。
    当然,激趣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教师稍加留意,多动脑筋,政治课堂便能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三、巧设疑问,以疑促思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释疑解难,有所进取。创造性活动源于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一切创造性活动都无从谈起。
    然而当前我国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学生不懂得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从中引导,让学生明白“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道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为学生释疑解难,还要主动设疑,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激发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设疑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设疑时要注意以下原则:第一,要生动有趣,有一定难度,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之乐于思考;第二,要由浅入深,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第三,要联系起来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例如,关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问题,既是时政热点,又是高一课文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复习中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问题:
    (  1)什么是世界贸易组织?其目标、作用是什么?(  2)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不会钻入别人所设的“圈套”?(  4)中美在  1999年 11月15日签署的《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为什么立足于“双赢”原则?(  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利?有什么弊?你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国有企业有什么影响?如果你是某国有企业的负责人,你准备如何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以上这些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立意新,有理论深度,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联系实际,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离开了丰富多彩的客观实际,剩下些条条框框的理论,政治课难免枯燥无味。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联系客观实际,如家庭实际、学校实际、小社区的实际,以至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的实际等。教师要启迪学生认真解读生活这本大书,须知创造性思维的最后源泉不在课本中,而在生活实践中。
    实践出真知,实践才才干,创造能力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爱迪生发明灯丝是经过一千多次实践才获得最后成功的;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身实践;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建立了新中国。思想政治教学应重视实践的作用,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社会调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克服封闭式教育所形成的胆怯心里,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创造潜能得到开发。社会调查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调查,也可以是学生组成小组,或个人带着问题回家乡调查。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具体进行安排。如放暑假前,家住农村的高一年级学生可布置以下调查内容:
    (  1)你所在的乡村农民人均年收入是多少?是否比去年增长?增长的幅度如何?(  2)你所在的乡村的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什么?是种植业还是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是农业还是农村中的非农产业?(  3)你所在的乡村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还是集约型?农业发展是否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  4)你认为制约农民收入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加农民收入?
    学生回校之后,教师要认真细致了解学生社会调查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并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实践证明,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