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教学的三点体会

  2009-05-01 12:34:45  
“惯性”教学的三点体会“惯性”教学的三点体会  “惯性”一节的教学,课本是先给出惯性定义,再演示“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两个实验,验证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这种安排,其特点是:先理论、后实验.教学实践表明:教材精炼,简捷明快有余,生动活泼不足,学生不易接受.究其原因,学习“惯性”前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惯性”教学的三点体会

“惯性”教学的三点体会

  “惯性”一节的教学,课本是先给出惯性定义,再演示“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两个实验,验证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这种安排,其特点是:先理论、后实验.教学实践表明:教材精炼,简捷明快有余,生动活泼不足,学生不易接受.究其原因,学习“惯性”前学生头脑中具有的惯性现象材料太少,课本只提供一个“伽利略理想实验”,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因此,学生总感生硬,难以接受.鉴此,我们改变教法:先实验、后理论,变验证型教法为探索型教法.这是符合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下面就惯性概念的教学,谈三点体会.

  一、建立“惯性”概念

  1、激疑,引出“惯性”课题

  (1)奔跑之人,脚遇障碍物时,人向前倾.何故?

  (2)坐在汽车内的旅客,当车突然开动时,人向后仰.为什么?

  身边现象,人所共知.学生却不能解释,激起阵阵疑团,欲罢不能.教师趁机引出“惯性”课题.

  2、激趣,建立“惯性”概念

  (1)学生做“抽尺”实验:把盛着墨水的敞口墨水瓶置于课桌边缘,下压直尺或三角尺.用手沿水平方向突然快速抽走直尺,墨水瓶巍然不动.学生疑虑:墨水瓶为啥安全无恙?

  教师演示“打板落蛋”实验(略).学生嘀咕:鸡蛋为啥没落地摔碎?

  师生共同得出:实验表明,一切静止的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2)教师演示“摸拟摔伤”实验:把布娃娃(头内暗置盛红墨水的敞口塑料水瓶)直立在小车上,手推小车沿桌面匀速平动.当车遇障碍物受阻停止运动时,布娃娃前倾,摔得头破血流.

  师:小车匀速运动,布娃娃的运动状态怎样?

  生:跟车相同,做匀速直线运动.

  师:车停时布娃娃脚受车向后的摩擦阻力作用,脚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由运动状态变成静止状态.

  师:车停时,布娃娃上身的运动状态怎样?

  生:继续向前运动,摔倒跌伤.

  师:运动的物体具有怎样的性质?

  生: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水到渠成.教师给出惯性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板书: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二、做好“惯性现象”实验

  做好“惯性现象”实验,是建立惯性概念的关键.惯性实验,做法多种多样,丰富多采.精选惯性实验应力求简单,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做;要生动有趣,宜增加惊险情节,产生强烈的刺激性和说服力,使学生久久难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利用学生身边现成器材,精选“抽尺实验”,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动手做.精做“模拟摔伤”演示实验,制造紧张惊险气氛.一个安全无恙,一个胆颤心惊,二者反差鲜明,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说服力,以此动摇学生头脑中顽固的错误观念,顺利建立起惯性概念.

  三、解答惯性现象的步骤

  课本解释惯性现象,文字确切精炼.学过之后,学生尚难掌握要领,不能圆满准确地解答惯性现象.表现在语无伦次,思路层次不清,或者以简单的惯性二字概括作答.因此,教师在解释“惯性现象”实验时,应做分解动作,引导学生探出解答惯性现象的步骤:

  1、确定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

  2、找出物体或物体的哪部分在突发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

  3、找出物体或物体的哪部分在突发过程中不受外力作用,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例,一辆客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因遇障碍物向左急转弯,坐在车上的乘客为何向车身的右方倾斜?

  答:客车急转弯前,乘客与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汽车遇障碍物,司机立即扭动方向盘,向左急转弯.坐在车上的乘客因其臀部随车上的座位向左急转弯;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其原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因此,汽车向左急转弯时,人的上身要向车身的右方倾斜.

  这样做,思路层次清晰,解答惯性现象有规可循.通过一两题的正规强化训练,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解答惯性现象的方法要点,都能清楚地解答课后习题中的惯性现象,从而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