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问答题的基本解法

  2009-05-01 12:30:34  
物理问答题的基本解法物理问答题的基本解法李洪义                         初中物理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定性的知识多,在课本安排的练习题中,问答题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样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说理、分析能力和书面文字叙述、总结能力.这类习题大多是针对生活实际中某个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有关物理定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物理问答题的基本解法

物理问答题的基本解法
李洪义
                     

   初中物理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定性的知识多,在课本安排的练习题中,问答题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样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说理、分析能力和书面文字叙述、总结能力.这类习题大多是针对生活实际中某个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有关物理定律,以“为什么,是什么”,“试说明,请解释”等方式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回答.对初中学生来说,解问答题,尤为困难,往往不能用准确简炼的语言文字表达物理含义和实质,常常抓不住重点,答非所问,学生对此产生了畏难情绪.造成这种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做改变这种困难局面的有心人,要对学生有的放矢地加强训练,使之逐步掌握解这类习题的要领和思路,最后达到练有所成,得心应手.

一、解问答题的一般思路

1.认真审题弄清题目给出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找出已知条件和要回答的物理问题.

例1船从河里航行到海里的时候,船是下沉一些还是上浮一些?为什么?

解答方法 题中表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是船从河里航行到海里,经分析,找出的已知条件是同一物体,漂浮在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中.要明确回答的问题是船下沉一些还是上浮一些.

2.找出理论根据就是抓住已知条件与要回答的问题之间存在的物理原理或物理规律的联系,确定解答的依据.在上例中,可清楚地知道,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是F 浮 =G,二力平衡.

3.做推理表述根据物理现象和过程,从已知条件出发,充分揭示理论根据与所要回答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用精炼的语言,清晰的条理进行推理表述.如,由于船在行驶中自重不变,又由于它是漂浮在液面上,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上的条件F 浮 =G,二力平衡,可得ρ 河 gV 排 1 =G=ρ 海 gV 排 2 ,即ρ 河 V 排 1 =ρ 海 V 排 2 ,因为ρ 河 <ρ 海 ,所以V 排 1 >V 排 2 .当船从河里驶向海里的时候,要上浮一些.

4.复查答案解答完毕后再复查自己的推理表达是否正确,有无片面之处,语言是否做到精炼,条理清晰,这样做能够促使学生掌握解答规律的规范化和技巧性,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二、常见的问答题型及其相关的解法

1.概念问答题指某些需要直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例2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例3功的原理是什么?

解答方法采用直接叙述法.这类题比较简单.

2.因果关系题针对题目中表述的物理现象,正确选择一个物理观点,直接把这个问题叙述出来.

例4水壶里装满冷水,在炉子上加热,水会从壶里溢出来,为什么?

例5在寒冷的冬天常发现保温瓶上的小木塞盖好后被顶起,这是为什么?

解答方法采用由因导果法.如例4,因为冷水受热会膨胀,使水的体积增大,当水的体积大于壶的容积时,水就会从壶里溢出来.

3.过程说明题指对一些装置仪器组成的物理线路或对实验操作步骤进行阐述.

例6根据防汛的报警器的原理线路图,试说明它的工作过程(图略).

例7简述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的密度的操作步骤.

解答方法采用程序归纳法.说明工作过程必须知道物理原理,工作过程服从什么物理规律.如例6,水面上涨,浮子随着升至开关触点→控制电路接通→电磁继电器工作→衔铁被吸下→使工作电路通路→红灯亮(报警).

4.现象解释题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物理现象,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释.

例8白炽灯丝断了再搭接上,通电时更亮,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例9铁路的钢轨为什么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铺在枕木上?

解答方法采用公式分析法,先要找出与题中物理现象有关的公式,然后根据题给条件分析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内在联系,从而使问题得到解释.如例8,根据P=(U 2 /R),当U一定时,P与R成反比,由于灯丝重新搭接,使灯丝变短,电阻变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大,所以会更亮.

5.辨析说理题区分相近而又不同的物理现象,考查学生对不同物理概念的理解.像蒸发现象与沸腾现象,重力与压力的概念,效率与功率的物理意义等.

例10两个阻值不等的导体,把它们接在同一电路中,当电流通过电阻大的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一定多,对吗?

例11利用动力臂较短的杠杆可以省距离;利用动滑轮可以省力,把二者结合起来岂不是又省距离又省力,从而可以省功,这种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解答方法采用比较分析法.遇到这类问题,思考要周密,找出不同条件下遵从的物理规律,进而辨析说明.如例10,当两个阻值不同的导体串联在电路中时,因为电流相等,电阻大的导体,在单位时间内电流通过的产生的热量多;如果把它们并联接入电路,因为它们两端的电压保持相等,电阻大的导体通过的电流小,单位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少.所以,原题说法不对.

6.现象原理题这种题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要回答某种物理过程产生的原因,需要说清“为什么”.这类题最常见,也是学生难以正确回答的.

例12烧锅炉时,用铲子送煤,铲子往往并不进入炉内,而是停在炉前,煤就顺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炉内,这是为什么?

例13把正在熔解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能否继续熔解?为什么?

解答方法采用寻找原理法.从题目叙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出发,思索与问题相关的物理原理,进行完整,准确地回答.如例13,铲子和煤原来都向锅炉灶的方向运动,到达炉灶前,铲子受到一个向后的拉力,于是它就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停在灶前,而煤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进入了灶内.(当然煤受到铲的摩擦力很小,可忽略)

以上所列举的几种问答题型,是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最常见的形式.学生掌握了解问答题的基本要领和方法,才能够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