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3+2”高考物理命题特点及对教学的启示

  2009-05-01 12:14:05  
试析“3+2”高考物理命题特点及对教学的启示 “3+2”高考(以下简称“新高考”)是高中新教材体系实施后的新高考模式.从物理科的命题上看,它与原高考既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又有其显著的特点.研究并掌握这些特点,对高中物理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新高考物理命题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试析“3+2”高考物理命题特点及对教学的启示

“3+2”高考(以下简称“新高考”)是高中新教材体系实施后的新高考模式.从物理科的命题上看,它与原高考既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又有其显著的特点.研究并掌握这些特点,对高中物理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高考物理命题的特点

1.从理论上分析,新高考是“会考后的高考,要与会考自然衔接,要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因为“知识性考试主要由会考水平考试来完成”.因此“向测试考生能力方面倾斜”是高中“两项改革”赋予新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它的着眼点在于试图走出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学习潜能大的新生,又有利于指导中学教学的新路子.

2.纵观近几年(即实行新高考后)的高考物理试题,尽管在难度水平控制、能力考查的要求等方面略有差异,但它们都有着基于《考试说明》精神的四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以《考试说明》知识内容表的单元计算,试题的单元覆盖率均达95%以上,其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试题又注重对重点知识内容的考查,即几乎全部考查了C级知识点,B级知识点的考查率也在80%左右.甚至有些重点知识(主要是中学物理中应用广泛的重要概念和规律),不回避多处反复考查.

(2)对能力的考查具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特征.根据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的原则,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坚持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试卷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题目能较好地鉴别考生的能力,这种鉴别力一般不是靠对知识点的高要求,而是靠对能力的要求来实现的.试题十分注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考试说明》提出的五种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这种能力考查的“立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各种能力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泛,同一试卷中有许多题目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同一种能力;其二是试题的内涵丰富,能力因素的含量高,同一道题目在不同程度上考查了多种能力.

(3)实验的考查更趋科学化和多样化.针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地方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不够重视,新高考对实验的考查有所加强,主要体现在:①实验题的比例有所增加;②题型已不拘泥于过去的一两个大题,而是将实验内容渗透到选择与填空中去.考查的内容也不局限于学生实验,还要考查演示实验和常用仪器的使用;③实验题的设计趋于科学化,使没有做过实验或没有认真做过实验的考生不能获得满意的成绩;在实验仪器考查中,死记硬背的学生也将无能为力.

(4)常规题改造,旧题有新意.这是新高考物理试题的又一显著特点.试卷中都有相当数量的题目是由常见的优秀陈题或课本内容改造而成的,其中有取自历年来的高考试题,通过重新改编、组合、引申,更新了物理背景或改变了设问方式,使旧题有新意.通过改造后的试题往往都提高了能力层次,它们或是立意新颖,或是情景新颖,或是设问巧妙.从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的能力.虽然题目并不过深、过难、过隐蔽,但学生能力上的缺陷很容易显露,因而常题改造恰到好处.

二、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1.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而能力的培养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根基的.据了解,目前不少学校的物理老师总感到必修课太浅,喜欢把选修课的内容下放到高一、二年级.诚然,各校都有其具体情况,不能一刀切,但是加强基础应当是一致的.笔者认为,选修课的物理常规、常法可以适当渗透到高一、二年级的必修课中,其目的是夯实基础,并不一定要知识“下放”.由于高中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然出现两者可能重复或衔接不紧的地方,教学中要有明确的知识层次,以使学生知道选修知识“新”在哪里.根据高考命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的特点,在复习中要注意知识结构的整理,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知识整合后,要突出重点知识的应用.

2.从培养能力出发,加大新课教学力度,提高复习针对性.从讲新课的终结看,就是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物理概念、定律等知识.而如何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这一过程的教学包含许多基本的物理方法和能力,切不可缩短这方面的时间,过早把力量放在解题和综合上.

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弱点.从实测结果看,学生在高考中暴露出来的弱点主要有:①对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缺乏清晰的想象,而这种想象是进行抽象思维的基础,也是解答绝大部分题目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②缺乏从总体上去把握、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对一些相互联系比较紧的概念无法区分,划不清物理概念与日常观念间的界线;③不能掌握用图象表示物理过程中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的方法;④遇到新问题时抓不住关键,没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些弱点无不与能力的欠缺有关,因而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切实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是新高考“向考查能力倾斜”对教学的有力启示.3.加强实验教学.新高考十分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但实验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实测结果看,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实验原理没有透彻的理解,对如何进行读数,如何记录整理数据,对误差及其原因都不甚了解,缺乏实验操作经验,碰到有关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我们应当从中得到启示,像重视知识教学和解题训练那样去重视实验的教学与复习.有条件的学校不妨在高考前搞一次开放性实验,让学生再亲自参与,亲自动手,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补偿、巩固和提高.

4.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一般情况下,在高考前的复习阶段,教师和学生手中都有多种参考资料.据了解,不少学校往往离开课本去片面追求偏、难题,自觉或不自觉地误入题海的歧途.这种不切实际的拔苗助长是当前复习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必须坚决摒弃.我们提倡重视课本,既要重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还要重视课本中习题的变通、拓宽与综合.真正落实《考试说明》中的每个知识考点,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

另一方面,还要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从实测结果看,高考中取自常规题改造的试题,所设计的干扰因素常使定势思维和套题的解法落入圈套,这与习题教学中的“高水平的内容,低水平的能力训练”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注重常规习题尤其是那些优秀陈题的教学与训练的同时,要善于陈题变新,旧题新作,赋予新意,并注意培养学生见微知著的审题能力,以辨别常题改造上的微小差别,以培养学生在新情景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