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解答物理问答题

  2009-05-01 11:07:11  
浅谈怎样解答物理问答题上物理课,教具新鲜,又有机会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并且,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实用有益,学后还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些自己原来感到很神秘的物理现象。因此不少同学对学习物理感到很有兴趣。然而,在做练习时,往往会说:“物理课的练习问答题很多,后面还要问个为什么,很难说得清楚或者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浅谈怎样解答物理问答题

上物理课,教具新鲜,又有机会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并且,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实用有益,学后还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些自己原来感到很神秘的物理现象。因此不少同学对学习物理感到很有兴趣。然而,在做练习时,往往会说:“物理课的练习问答题很多,后面还要问个为什么,很难说得清楚或者不知道怎样回答,即使答了,常常也是三言两语,说不到点子上。”因而,普遍存在怕做物理问答题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解答问答题呢?
首先,同学们要牢固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实验,熟悉巳学的概念、规律、原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中关键的文字要咬文嚼字地逐个加以理解,对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特别是有因果关系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注重“果”的前提要有“因”的条件。 平时还要注意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综合素质;要养成爱观察、爱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答题要领和步骤。初中物理问答题一般可以按下列三个步骤去解答:1、审题。审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弄清楚题目中描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不可想象,连题目说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当然不会得出正确的解答。第二个任务是要搞清楚题目要解决的是个什么问题。如果这一点不明确,怎么能着手进行解答呢?即使勉强答了,不是答非所问,就是不着边际地瞎扯一通。2、找关系,抓关键。在审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找出、找准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和题目要求的结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解答这个问题的所用到的物理概念、规律、原理等物理知识。找到了这一关系,也就找到了解答这个问答的关键。3、抓论点,作答案。一般来说,用物理概念或规律去说明一个问题,往往要从几个方面去分析,或分几步去逐层剖析,这就要抓几个主要论点。做到论点突出、明确,论据充分、详细,论述层次清楚,合乎因果逻辑,文字简炼,用词得当,答案完整。
下面举几个实例:
[例1] 晒衣服时通常把衣服挂在通风向阳处且把衣服摊开,衣服才容易干。为什么?
1、审题意。本题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是晒衣服时水的蒸发,把衣服挂在通风、向阳处,且把衣服摊开,衣服就会容易干。
2、找关系,抓关键。晒衣服时衣服变干,是液体蒸发的问题。晒衣服过程是衣服中的水份蒸发过程,由液体蒸发知识可知,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加快。题目给出衣服通风、向阳、摊开的做法,能使上述条件得到满足,使衣服中水份蒸发加快。
3、抓论点,作答案。本题可这样来解答:把衣服挂在通风、向阳处且把衣服摊开,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衣服容易干。
[例2]打雷时,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1 、审题意。本题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找关系,抓关键。雷声与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相同的路程,光的传播时间比声音的时间短。
3、抓论点,作答案。本题可以这样解答: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僠速度快,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有的同学由于审题不慎,乱答一通,如“由于眼睛在前,耳朵在后……”闹出这样的笑话就不该了。
[例3] 打捞沉船的时候,把一些盛着水的大金属箱沉入水里,拴在沉船上,然后用压缩空气把金属箱里的水压出来,沉船就可以浮上来。这是为什么呢?
1、审题意。本题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是打捞沉船的一种方法,把盛水的大金属箱拴在沉船上,用压缩空气把金属箱里的水压出来,使沉船由沉变浮。
2、找关系,抓关键。船由沉变浮,是浮沉条件问题。沉船原来不能浮起,原因是G船>F浮。要使沉船上浮,必须满足G船< F浮这个条件,题目给出的办法能使这个条件得到满足。
3、抓论点,作答案。本题可分两步(或两个论点)来解答:第一步,将金属箱与沉船拴在一起,增大了总重,但也增大了浮力,此时并不浮起;第二步,将箱内水压出,大大减轻了重力,浮力大于总重,船可以浮起。
4、把盛满水的大金属箱拴在沉船上,增大了沉船的总重和总体积,使沉船所受的浮力也大大增加。用压缩空气把金属箱里的水压出来,大大减少了沉船的总重,使沉船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所以沉船上浮。
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的。应用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来解答问答题,不但书写简单,而且内容明确,便于分析、推理和论证。
[例4] 当书包的重相同时,背带宽的书包比背带窄的书包背在身上要舒服些,这是为什么?
1、审题意。本题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是一样重的书包,背带宽的书包比背带窄的书包背在身上要舒服些,是关于压强的问题。
2、找关系,抓关键。背带宽的书包比背带窄的书包背在身上要舒服些,是有关改变压强的问题,书包背在身上要舒服些,是减少了压强的缘故。由压强这个概念的定义公式P=F/S;可知,在压力F相同时,增大受力面积S,可以减少压强P。题目给出相同重的书包,背带宽的背在身上要舒服些,正是用上述方法来可以减少压强。
3、抓论点,作答案。本题可这样来解答:当书包的重相同时,人身上受到的压力是一样的,背带宽的书包比背带窄的书包的受力面积要大些,由压强公式P=F/S;可知,在压力F相同时,背带宽的书包受力面积S大,背在身上对人身的压强就小,人体就会感到要舒服些。
有些题目表面看起来是填空题,其实也可用解答问答题的方法来处理。
[例5]许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与伤害,是与物体具有惯性有关的。为了减少些类事故的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就你所知,填写出任意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审题,本题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是有关惯性的问题。
2、 找关系,抓关键。本题要找出减少交通事故并与惯性有关的要求和措施,而物体在任何地点,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物体的惯性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 抓论点,作答案。本题可以这样解答(选其中两点):
① 汽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② 行驶的车辆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③ 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
④ 限制车辆的载重。
总之,要正确回答物理问答题,要抓住关键,突出论点。此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弄清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对于概念、规律要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推敲,全面、准确地领会物理含义,特别要明确概念、规律的适用条件及其范围。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发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003年7月10日
三江镇新江初中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