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2009-05-01 11:16:20  
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是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文科学生高考的一门必考课。要使学生学好历史、考好历史,教师必须 注意平时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近年高考试题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这些学科能力归结到一点,即 历史思维能力。笔者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是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文科学生高考的一门必考课。要使学生学好历史、考好历史,教师必须 注意平时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近年高考试题在考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这些学科能力归结到一点,即 历史思维能力。笔者多年担任高考文科班历史教学任务,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高考成绩上积累 了一些经验,特写出以求教于同行。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另外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能力对学生不作要求)。平时注意培养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考试时学生就可以取得较好成 绩。

    一、记忆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而学生往往反映“记不住”。我采取以下方法使学生少花些时间多记 一些知识。

    首先,要求学生采用分散记忆法。学生往往把某一段教材一次背上七八遍或十几遍,当时记住了,过几个 月差不多就忘光。我要求学生分开进行学习:当天看一遍,一周复习一次,

一月重复一次,考试前巩固一次。 总费时少而记忆的知识多。

    其次,要求学生采用趣味记忆法。我传授一些,也要求学生自己创造一些。如清朝先后12个皇帝在位,时 间跨古代近代两段,学生往往理不清顺序,我要求学生记“努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押韵上口, 学生念一两遍就记住。又如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时期,当政派别先后为: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雅各宾 派、热月党人、督政府、拿破仑等。

我要学生记成“大鸡鸭,热都拿”,派别次序无人再错。再如党的十三大 内容要点可记成“一二三,大发展”,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温饱,小康,中等发达目标。

    再次,引导学生记忆纲要。先把大量内容归纳为纲要,使用时由纲要再扩展为详细内容。

如康有为的活动 归纳为“上书、变法、保皇、复古、复辟”5个词,反映出康有为历史活动的演变过程。再如美国独立战争经过 ,可抓住莱克星顿枪声、组建大陆军、《独立宣言》发表、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战役和英美和约6件事即可。 记忆纲要也易于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第四,记忆示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把复杂的历史问题用示意图表示,学生易于掌握并记准。例如: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后各有两次工作重心转移,涉及知识很多,我用下列示意图,并要求学生记忆,效果很好 :

    (附图 {图})

    再如中国古代用人制度变化,我设计成下列示意图,一目了然,易于记忆。

    禅让制→世袭制→军功制→荐举制→士族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能力之一,理解不了也就难以应用。我在教学中注重讲清基本的历史概 念和史学理论,同时注意各学科知识间的渗透,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思考,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其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首先,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如在讲授君主制、民主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民主革命、民族革命、资产 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论述、叙述、评述、分析;改革、变革、沿革等基本概念时,就必须将其内涵讲清 。世纪,前后中期,×届×中会议,×大,×届人大等也要同样讲清。平时也应该让学生区分历史概念的内涵 ,如试题里要求回答某一历史事件的后果,这就要指导学生分析后果与结果、成果的不同。并且在具体问题的 指导下,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学理论。在日常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讲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 层建筑,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个性与共性,原则与策略,必然与偶然等的辩证关系。 像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尺度,人民和英雄人物的作用,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应该在教师举例说明后 ,让学生再举同类例子加以说明以巩固基本理论。

    第三,引导学生将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以促进历史课的学习。现代的考试是大文科和大理科的考查,一 科试题也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语文课本中大部分课文,如《五人墓碑记》、《改造我们的学习》、《 最后一课》、《母亲》等都可加深对历史相关知识的理解。政治中的理论(如民族形成的4个要素)可指导历史 的学习(考虑美利坚民族形成的要素),地理上的山川地形知识,英语上的词语知识,数学上的统计比例知识 等都会促进历史学习。

反过来,历史学科也促进其他学科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其他学科知识恰当灵活地运 用到历史学习中来。

    第四,前后知识的联系、贯通。如中国古代史中介绍战国时中原地区可购到东南西北各方的出产品,引导 学生不能孤立死背,而要前联(春秋战国经济发展、交流增多),后联(为秦统一奠定经济基础——统一市场 初步形成)。再如,引导学生把1815年拿破仑的失败与1815年拉美独立斗争受挫联系起来,从宏观上了解各地 历史的联系。

    第五,还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以了解真实情况。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重要的革命而非第一 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而非无产阶级革命范畴。“封建”最早涵义是 “封邦建诸侯”,“革命”最早涵义是“改朝换代”等。

邹容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而《革命军》中的“其 (指满洲)部落居于山海关之外,本与我黄帝神明之子孙不同种族者也”就是错误的。

    三、分析能力的培养

    要学好考好历史,分析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往往不会分析,或无从下手,或东拉西扯不切要害。我在 平日教学中主要从历史地分析、阶级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首先,要求学生历史地看问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评价人和事。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用现在的标准衡量 历史事物,就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用现在“打破大锅饭”,反对绝对平均的经济标准去衡量洪秀全的绝对平分 土地和产品的主张当然不行。用现在中学生就掌握对数和三角函数去和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比较,以为祖冲之 不伟大当然错误。平日的强调和潜移默化,学生就会有一双历史的目光。

    其次,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这里并不是套用极左时期的“阶级斗争为纲”,而是引导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 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即注意人民性问题。例如,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改革或政策调整有利于当 时人民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就应肯定。苏联牺牲波兰人民利益与德国法西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就应否定。 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就应否定,而主持开凿大运河、派人去西域和台湾就应肯定。

    第三,引导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历史材料就得看出处、提示语,看懂材料的时间、地点、类别 和具体要素,充分提取有效信息。问答题则要逐字逐句,默读三遍,找出关键词,列好提纲。绝不能瞅上一眼 ,草率答题。不然就有可能把“俄国”答成“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答成“二次革命”,把“近代 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共4次)误为“法国大革命”(1次)等。又如,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中有: “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不认真分析就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误认为“1648年革命不是英国革命”,而实际上正是英国革命。马克思的

意思是强调英国、 法国革命的重大影响。

    四、应变能力的培养

    试题千变万化,学生的应变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能力)相当重要。我在平日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扩散思维能力。要求多思考相关问题。如: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 战,一致抗日”主张。我引导学生思考当时国际形势、共产国际七大、国内形势、影响及国共二次合作形成等 。再如,19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强国,摆脱民族危机,我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明治维新、甲午战争、垄断形 成、《马关条约》、八国联军、瓜分狂潮、英日同盟、日俄战争等。加深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提高应变能力 。

    其次,一题多用,即把一个题当几个题用。例如:(选择题)19世纪晚期,郑观应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A.《变法通议》 B.《盛世危言》

    C.《革命军》 D.《孔子改制考》学生一般做练习答出B就结束了。我要求学生思考A、C、D3项是谁的作 品?内容是什么?与郑观应成就相似的还有谁?训练举一反三的能力。

    再次,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要求学生确定所给试题的时间、地点、人物、类别(政治、经济、文化或原因 、性质、影响等),答题技术性要求(如对比、分析、归纳、叙述、引用原文等),教师加以补充。经常练习 ,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提高学生审清题意能力。即使不会回答,也不浪费时间;若乱答一气,一分不得,却 花了不少时间。

    第四,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如证明书上所给的结论。书上有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