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学生答题错误分析及对策

  2009-05-01 12:26:04  
高中地理会考学生答题错误分析及对策 一、地理概念不清 地理概念包括地理名词、地理名称和地理数据三方面。地理名词,如天体的名词就有恒星、行星、卫星、 星云等,这些地理名词都是表示一个地理概念。地理名称就是地名,如伦敦、上海、江汉平原等具体名称。地 理数据就是用来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高中地理会考学生答题错误分析及对策

 一、地理概念不清
    地理概念包括地理名词、地理名称和地理数据三方面。地理名词,如天体的名词就有恒星、行星、卫星、 星云等,这些地理名词都是表示一个地理概念。地理名称就是地名,如伦敦、上海、江汉平原等具体名称。地 理数据就是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地理数字,如日地距离、人均耕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及地理事物的地位等。由 于地理概念不清,使学生记忆混乱,出现答题错误。
    【例1】下列地理概念,从大到小的是
    (A)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
    (B)国土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
    (C)国土立法—国土规划—国土整治
    (D)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环境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36题)
    分析:正确选项是(A)。
    这是一道理解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63。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对地理环境、国土资源、 国土整治、环境污染等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理解,致使错误选择。
    主要对策
    ①多练巧记。对识记的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应少讲多练、强化记忆,达到掌握巩固的目的。如我国人工 林保存面积、浅海渔场面积、几种矿产探明储量、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工业产品产量等居世界首位的与居世界前 列的区分,重在练习。可以编为发展性练习,融于教学之中;或编为课堂练习,巩固知识,以加深印象,强化 记忆。还可以将地理事物编成口诀,借助谐音等法巧记。
    ②迁移比较。对抽象的、有纵向联系的地理概念,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理解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 延。如例1的国土资源概念,用第六章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的知识,就明确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 物资源、矿产资源是并列关系,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形象直观。对相似或相对的地理概念,运用板图、幻灯、投影等教学手段,将抽象地理事物直观、形象 、具体化,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特征。如恒星日与太阳日,演示教具,揭示地球自转真周期与假周期的差异, 形成两者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参照物的不同。
    二、基本原理不清
    地理基本原理包括地理事物特点、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其演变规律。 学生在答题时,由于对地理事物特 点、成因及演变规律不求甚解,以偏概全,演变过程混乱而造成的错误不可忽视。
    【例2】天安门广场每天的国旗升旗仪式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39题)
    分析:正确的选项是(B)。
    本题是一道理解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53。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对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理解不透彻,时空 变化含糊,不能分析具体日期的昼夜长短状况。有的是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的关系不清而造成错误。
    主要对策轨迹归纳法。针对学生对地理事物演变过程混乱而造成答题错误的状况,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轨迹 原理,将有关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演变和运动轨迹用一定模式表示出来,使之明了、定向、速效。如锋面的天气 过程:
    附图{图};还有地球运动、能量的转换与传递、酸雨的产生等都可以运用此法。
    ②化整为零法。针对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或规律理解不透彻的现象,地理教学应运用化整为零法 ,将抽象的复杂的地理事物化成几个小问题,逐个击破,找出地理事物原理或规律的特征。如地球上“三风四 带”的形成及移动、降水带的分布等都可以运用化整为零法教学,提示其实质,有利于掌握其特点或规律。
    ③对比法。针对学生答题中因以偏概全造成错误的原因,地理教学应运用对比法把相似、相对的地理事物 进行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普遍性和局部性关系。如洋流分布规律中的反气旋型与气旋型环流,通过对们环流 图示的比较,就能分清中低纬度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东侧是寒流,西侧是暖流的普遍规律,但南逆北顺的洋流流 向又是普遍性中的局部性。可用同法比较气旋型环流、北印度洋冬夏季的季风环流。
    三、分析能力差 【例3】下面四幅图(图例:●乡镇○城市 城市发展顺序),其中反映城市发 展一般规律的是:
    附图{图}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14题)
    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本题是一道理解的稍难题。及格度为0.50。该题通过图像来考查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分析能力。错误产生的 原因是阅读分析地理示意图的能力差,当将课本知识转换为图表形式时就无从回答。
    【例4】宇航员登月后,绝对看不到月球上有
    (A)昼夜变化(B)山脉、高原(C)流星现象(D)火山活动 (浙江省1996年会考第36题)
    分析:正确的选项是(C)。
    本题是一道分析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17。本题是根据大气圈的作用来命题的,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而 流星现象是流星体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光迹。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不能把在地球上看 到的流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大气的知识进行迁移。
    主要对策
    ①设疑解惑。针对学生因分析能力差而出现答题错误的状况,地理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养成寻根究底的习 惯。运用设疑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如例3关于城市发展规律,知道城市形成和发 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就有疑可设:A各个社会阶段的经济、文化相同吗?B各社会阶段形成的城市 有何特征?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有什么特征?这样层层设疑,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就不难得出城市发展规 模从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的一般规律,城市发展规律的“惑”就解了。在设疑过程中要经常“反其道而行之 ”,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归纳分类。针对学生答题中出现对地理事物特点、成因的归纳能力差,地理教学应加强同类问题的各种 知识汇集或串联的教学,对知识进行归纳分类。如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原因:A二氧化碳、水汽、臭氧、氧原 子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B二氧化碳、水汽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C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把这些因 素归纳在一起,说明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现象。还有的地理知识以线索为纲,进行串联归纳。如用长江来串 联我国钢铁工业中心和大型水电站;以京广线和陇海线串联棉纺工业中心等。归纳过程就是培养和训练综合能 力的过程。
    ③温故知新。针对学生答题缺乏知识迁移能力的状况,地理教学应运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它是进行知识迁 移的基础。温故是指要经常运用本学科已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四、分布规律模糊
    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是地理学科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自然地理中,主要是地理分布规律。在人文地理中, 主要是地理事物的具体分布。地理规律分布模糊主要包括具体分布不明确、规律的时间性不清、南北半球相反 分布模糊。
    【例5】当地球昼夜分布
    如下图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可能在向北移或向南移(B)北半球节气为夏至日(C)全球昼夜长短的时间差值最大(D)北半球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50题)
    分析:正确选项为(A)。
    附图{图}
    本题是一道综合分析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28。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对全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掌握不清 ,使太阳直射点移动与节气、季节、昼夜长短变化等的联系不能正确区分。
    主要对策
    ①重视图中之图。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特色,它能将复杂的、大区域的地理事物融于一图之中,展现地 物的分布特点。但多事物、大区域融于一图,很难突出某事物的具体分布,只有在大区域分布中抽出某事物, 其特点就鲜明,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如利用洋流模式图来掌握大洋洋流分布规律能起积极作用,但对局部海区 的环流,作用就不突出。如果将四个环流圈从模式图中拿出来,让学生比较就能更加突出不同纬度海区洋流分 布特点不同。这就是图中之图教学。再如,大气垂直分层图、地球上的“三风四带”图等,都要运用图中之图 教学,突出某事物的具体分布。
    ②运用架桥铺路。对抽象地理事物的分布,或地理事物的反向分布,可通过架“桥”铺“路”,分清分布 规律。
    五、区域知识薄弱
    区域地理知识是人文地理的载体。人文地理的各章节几乎每课时的知识都要涉及到区域地理知识,这也是 地理学科区域性特征的体现。而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十分薄弱,这也是造成学生答 题错误的重要原因。
    【例6】下面是我国四个省区的轮廓图,其中宜建大型磷矿基地的是
    附图{图}
    (浙江省1996年会考第46题)
    分析:正确的选题为(A)。
    本题是一道记忆的稍难题。及格度为0.29。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的中国区域知识薄弱,不能辨认四省区 的轮廓。
    主要对策
    根据上述学生答题错误产生的原因,地理教学急需加强区域地图的教学,以弥补学生区域知识薄弱的环节 。
    ①以图载文。首先要做到“全国一盘棋”、“世界一盘棋”,将同类事物在我国和世界的分布落实到地图 上。如我国大型煤矿,第一步要求学生读出大型煤矿,第二步要求在空白政区图上填写出来,第三步要求读出 这些大型煤矿所分布的省区。凡是我国的矿产、油田、水电站、农产品基地、工业中心、特大城市等都要做“ 全国一盘棋”。世界上的地理事物分布也应效法。
    其次,复习课,按省区归纳。如辽宁省煤炭、石油、铁矿资源;湖北省的商品粮、商品棉、油料作物基地 ;西藏自治区的地热、水能、太阳能资源等。②以文换图。以图载文在地理教学中已普遍被运用,而以文换图 则鲜为运用。在会考中以文换图的内容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不定项选择题,由组合和示意图两种类型组成。而 学生对文字转换为图示题答题错误比重较大。因此,地理教学应重视文字描述转换成示意图的教学,如天体系 统不同层次的地月系和太阳系转换成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