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情况简介 我校是苏州市较早应用多媒体技术于地理教学中的中学。1996年底率先在苏州市应用多媒体课件开了公开课,引发了全市范围内地理教学改革的讨论和探索。籍此东风,在苏州市教育学会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们开始了地理现代化教学的全面尝试和探索。此间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电脑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情况简介
我校是苏州市较早应用多媒体技术于地理教学中的中学。1996年底率先在苏州市应用多媒体课件开了公开课,引发了全市范围内地理教学改革的讨论和探索。籍此东风,在苏州市教育学会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们开始了地理现代化教学的全面尝试和探索。此间报批了《电脑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省级课题。几年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课件的研制与开发,并在教学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示范和研讨活动。从而提高了创意、制作的水平,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一、选材时充分考虑“不可替代性”原则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一定要有适宜的教材相配套,不能为赶时髦而过分依赖这一手段。能用投影仪、录像、甚至常规教学手段表达清楚的决不借助多媒体表现,一是制作过程复杂,要耗费大量精力,二是显不出优势。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结合教师自身的水平,我校现已完成课件共计11个:课件创意制作天气与气候齐顺青沈彦苏 王涛地形的变化倪钧沈彦苏 王涛板块构造学说嵇瑾鲍昭仁 海洋资源李苏玲沈彦苏 王涛“地球的运动”系列陈祖校熊庆勇 沈彦苏 王涛我国的水资源王涛沈彦苏 王涛澳大利亚王涛王涛我国的森林资源何兵鲍昭仁世界的人口问题何兵鲍昭仁大气环流倪钧沈彦苏大洋环流嵇瑾沈彦苏 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 1、体现了控制论、信息论与地理教学论的结合 从控制论和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地理教学过程是地理信息的传递过程,这种信息不只是教师的单向传递,而是交互进行,也包括学生的反馈信息。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矛盾,而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教师、学生、计算机之间存在着多重矛盾,信息反馈的渠道比传统教学要多、要快。教学理论反馈信息及时,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就愈清楚,学生获得学习成果的正确率就愈高,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教师能有效的控制教学过程。显然新的模式更复杂,它要求我们从更高层次上运用现代教育理论。 2、制作求精、画面求美、操作求易 课题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出精品,我们组建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加强软硬件配置,课题组教师与电教专业人员协同工作。课件的开发往往凝聚创意和创作者的大量心血和时间。应从教材中选择出最能突出主题的,解决重点、难点的部分精心创意和制作。要仔细推敲,确保科学性。正式制作前,充分收集资料,查阅专业书籍并反复观看有关影像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必要时进行数据计算,确保准确无误。在主要内容完成制作后,应请专家或富有经验的老教师来把关。如《地球的运动》,先后有三位教师在全校高一八个班级施教,并向全市作过课件展示,开过公开课,其间几易其稿,甚至推翻重来的事屡见不鲜。实践证明,只有精益求益,才能出精品,这样的课件,才能显示出高科技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和生命力。 美学效果是地理课件不可或缺的要素。课件制作求精求实的同时,还要力求给学生以美的感受。画面安排,要轻重均衡,比例协调,既能突出教学主题,又可给学生以良好的视觉享受。色彩组合,要求和谐统一。背景一般安排为冷色调,如淡灰色、淡蓝色等,给人感觉柔和平淡。主体安排为各种暖色,易于吸引人的注意。主画面更要考各种色彩之间匹配与对比。另外,文字的静与画面的动,或文字的动与画面的静应有机结合,达到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的美学效果。 从实际出发,作为辅助教学课件,不可能要求软件使用者均掌握全面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因此在课件制作时,应充分考虑到其通用性,操作要简单,使用要方便,便于教师实施教学过程。为实现这一目的,应着力在结构全合理、层次清晰、转换流畅等方面下功夫。运用Authorware多媒体编写系统,以层次分明的树状结构来组织内容,从而实现整个课件的结构化。各个段落内,操作者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提示符有选择地操作,好可重复演示,以适应不同教师内容取舍、分列编排和施教的要求。 三、取得的主要成果产生的影响 1、研究教材、精选课题,首批完成初、高中部分共11个课件的制作,有效突破一些教学重点和难点,施教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2、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示范和研讨活动,提高对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认识;积极撰写论文,并有多篇公开发表。 3、开展跨省地市交流,参与课件评比,获省级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两个。 4、通过组织示范和交流,不断提高地理教育工作者对多媒体辅助教育的认识。 5、开展教学科研,促进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出新的、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 6、课件制作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建立多媒体研制网络。 四、下阶段努力方向 1、促进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充分体现出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成果。 2、创作表现教学重点、难点的基本“构件”,为不同的施教者提供素材,为体现出不同的教学特色“铺路”。 3、建立课件及素材库,开展区域或全国性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4、加快软硬件配置,使地理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 恳请各位专家、同行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