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学习”情境的创设与引导

  2009-05-01 12:37:47  
“反思性学习”情境的创设与引导“反思性学习”情境的创设与引导 现代教育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学会学习”,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注重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的主体意识,产生自主性学习的要求。反思性学习不失为一种能使学生的自主性不断提高的途径。所谓反思性学习,就是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使学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反思性学习”情境的创设与引导

“反思性学习”情境的创设与引导

现代教育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学会学习”,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注重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的主体意识,产生自主性学习的要求。反思性学习不失为一种能使学生的自主性不断提高的途径。所谓反思性学习,就是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使学生善于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适当的学习;善于检测达到目标的情况,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善于总结自己达到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即倡导学生对知识内容及产生过程、思维的方法及推理的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一种学习方法。

1 引导学生对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反思

在解题活动中总是要涉及一些已获得的具体的生物知识,那么要反思自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是否达到了活动所要求的程度,包括对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这些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相关方面建立联系的程度,通过亲身经历这一活动过程,反思自己对所涉及的知识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反思自己原有的认识有些什么欠缺之处,如何进行补救。

例1:(2001年广东、河南卷)下图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到囊胚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横坐标为发育时间)。其中正确的是( )

A.(1)(2)

B.(1)(3)

C.(2)(4)

D.(3)(4)

此题属于组合式单选题,学生只有明确“DNA总量增加、每个细胞体积减小、所有细胞体积之和变小、有机物总量不会增加”的道理,并能读懂和理解相关的曲线含义才能作答。虽然上述知识在教材中没有明确的叙述,但它却实实在在隐含在其中:

(1)受精卵的分裂方式属于有丝分裂,分裂过程意味着DNA的复制和倍增。

(2)教材中的发育图显示了分裂后的细胞逐渐变小(其所产生的细胞不经过生长就立即进入到下次分裂,这是与一般有丝分裂的区别)和所有细胞体积之和变小(囊胚内出现空腔,但总体积仍与受精卵相等)的特点。

(3)卵裂过程中所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是依靠卵黄提供,其变化过程只是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变,而没有从外界摄取新的有机物,故含量只会下降。

然后引导学生反思,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对卵裂过程是否深刻理解?有哪些错误的认识?只有经过这样的反思,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概念和生理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反馈、自我补救、自我总结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

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就是指在一个活动结束以后尽力去回忆自己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步思考过程,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走弯路;我的思考与老师或同学的思考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归纳出的方法等等。

例2 大象是植食动物,有一种螳螂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大象在某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MkJ,则同化量MkJ中流入螳螂体内的能量至少有多少kJ?

A.M/5

B.M/10

C.9M/100∽0

D.0

解过此题之后许多学生发现自己曾走过以下弯路:(1)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按能量传递效率最少为10%计算,得出流入螳螂体内的能量至少有M/10kJ。

(2)排除法: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很少,肯定比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的最少能量即M/10kJ还要少,但又不可能为0,所以只能在9M/10∽0kJ。

(3)甚至认为:“某段时间”很短,螳螂并未以象粪为食,故为0。这显然已脱离了所依赖的知识。

出现这些思考方式的根本原因:关于同化量及能量流动的途径未真正理解。被植食动物摄入体内的能量,有一小部分存在于动物排出的粪便中,其余大部分则被动物所同化。这样,能量就由植物流入大象体内。能量流入大象体内后,一部分在大象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则用于大象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就是贮存在构成大象的有机物中。在后一部分能量中,一部分随大象的尸体传递给分解者,还有一部分则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可见,同化量MkJ中是没有能量流向粪便的,即同化量MkJ中流入螳螂体内的能量有0kJ。通过这样的反思,才能真正理解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对同化量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 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反思

学习源于模仿,旨在学会创造,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训练中,提倡解完题后认真回顾解题过程并做进一步的探索,反思有无别的解法,有无规律可循,从中归纳、总结出形成简捷思维结构的经验和规律。

例3 在完全显性情况下,让AaBbcc与aaBbCC杂交(3对基因互不连锁),问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________。

思路一:从两个亲本所产生的配子的结合机会均等,可用棋盘式写出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然后逐一核对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

思路二:逐对基因考虑,写出每对基因杂交后代得到的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然后对子代各对基因型再组合,从中再找出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即AaBBCc(1/8)+AaBbCc(2/8)+AabbCc(1/8)+aabbCc(1/8)=5/8=62.5%

思路三:逐对基因考虑,写出每对基因杂交后代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然后对子代各对表现型再组合,从中再找出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即:A____B____C____(3/16)+A____bbC____(1/16)+aabbC____(3/16)+A____bbcc(3/16)=5/8=62.5%

3种解题思路中,第二种比第一种简单,第三种又比第二种简单。从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简捷的思维方法:即在子代中个别表现型所占的比例为该个别表现型中每对基因表现型所占比例的乘积。从而提高学生用简捷的思维结构进行思考的能力。

4 引导学生对活动中有联系的问题,特别是生产、生活问题进行反思

生物学科的学习方法最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在生物的解题活动中必然会与一些实际问题有所联系,因而活动结束后就应反思:曾经与哪些问题联系,为什么会产生联系,具体产生了什么联系;是问题情境的联系、问题方法的联系,还是问题结论的联系。经过这样的联系,对原问题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例4 (2001年上海高考题)有人提出“吃基因补基因”,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试从新陈代谢角度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完此题后回顾,此题的问题情境类似于“胰岛素能口服吗?”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后要和其他生物大分子一样被消化分解,不可能以原状进入细胞,但氨基酸吸收后可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吃基因补基因”问题的处理方法及结论就与“胰岛素能口服吗?”这个问题一样了。反思之后,学生对人体能否利用某物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不会盲目地相信广告“保健品——珍奥核酸”了。

学生如能及时就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反思,就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当然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时,需要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敏感的心灵去体会,用准确的语言去描述。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会集感知结果,把它提高到理性高度,这对于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地进行自主性学习有积极的意义。

反思性学习的形成要靠教师正确地引导和培养,才能够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并在学习中自觉地、积极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