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 你 千 遍 也 不 厌 倦

  2009-05-01 11:49:40  
磨 你 千 遍 也 不 厌 倦 ———《怎样加快溶解》教学后感 《怎样加快溶解》是小学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内容,教科版《科学》将此内容安排在三年级下册《溶解》单元。这一课,意在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加快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磨 你 千 遍 也 不 厌 倦

———《怎样加快溶解》教学后感
   
《怎样加快溶解》是小学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内容,教科版《科学》将此内容安排在三年级下册《溶解》单元。这一课,意在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加快食盐的溶解?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因此,教材提供了三个活动素材:哪一块肥皂溶解得快;糖块溶解的时间记录;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

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体现出“教师要用教材不要教教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应该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一些基本理念,我反复琢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磨实验材料的选择

教材安排的第一个活动是“哪一块肥皂溶解得快”,教材中出示了“搅拌与不搅拌”、“切碎与不切碎”、“加热水和加冷水”三个对比实验,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得出“肥皂在什么情况下溶解得快”的结论,并学会“如何进行对比实验”。在备课时,我用肥皂做了上述三个对比实验。我首先用硬度大、含水量少的香皂作为研究材料,结果发现香皂易碎并很难把它切成大小、形状相同的小块肥皂;然后我又用一种比较软、含水量高的肥皂(雕牌超能皂)做材料,把它切成大小、形状相同的小块肥皂倒不成问题,但搅拌、碾碎的效果不理想(因肥皂轻、润滑,因而会在杯中快速上下浮动),而且实验所需的时间较长。如果用这种肥皂做实验材料肯定会影响教学的效率,因此我考虑用其它材料来代替肥皂,经过多次试验我觉得用方糖或含片(如西瓜霜含片)代替肥皂效果较好。

教材安排的第二个活动是“糖块溶解的时间记录”,让学生体验并说说不同的方法(含在嘴里不动、用舌头翻动搅拌、把糖块咬碎、又咬碎又搅拌)溶解糖块时舌头的感受,记录不同方法溶解同一种糖块的时间。教学过程中用什么样的糖块?我也有自己的思考:奶糖粘牙、玉米糖不会溶解、糖块太大实验费时……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后,我去超市买了六七种认为合适的糖,经过一一尝试,最后选择了一种:溶解容易、颗粒不大、分发简便(一包内有同样的糖块数粒)的糖作为实验材料。

二磨教材的剪裁取舍

因为三年级学生对“如何加快物体在水中的溶解”有了一定的认知,所以他们会根据经验不自觉地运用“用热水、碾细被溶解的物体、搅拌”这三种方法加快物体的溶解速度。基于此,我认为教学中首要的任务是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唤醒学生对这些方法的认知。“如何进行对比实验”的教学既是本课的重点亦是难点,教材是安排在“哪一块肥皂溶解得快”这一活动中落实的。但我考虑到要给学生充分的“假设——设计——验证”的时间,就和教材中的自主研究活动“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明白:在每项对比实验中,什么是变化的(不同的),什么是不变的。学生在明确“变量”和“不变量”的基础上,再次经历对单个变量进行控制的活动过程(在《沉和浮》单元学习时已初步经历过这样的活动)。

课内的探究时间有限,教材中的三个活动不可能一一经历。我认为学生课外也会有较大的兴趣去参与,简单的探究活动——“糖块溶解的时间记录”可放在最后进行,这样课堂内如果没有时间活动,可把这一活动作为课外延伸。从课堂调控、学生的心理特点考虑,这样的安排也更合理。试想,如果让学生吃了糖后(有些可能还没吃完)去进行比较严密的对比实验的设计,学生的注意力是很难集中的;而让学生带着糖块离开课堂则会让学生今后更乐意参与科学课的学习。

综合上述想法,我在《怎样加快溶解》一课中依次安排了以下三个活动:比比哪个小组的西瓜霜含片溶解快;怎样加快食盐的溶解;糖块溶解的时间记录(也可作为课堂延伸)。

三磨教学活动的展开方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会考虑如何引出研究课题。为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把第一个活动设计成了一个小组竞赛活动。由教师提供西瓜霜含片,然后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工具和材料使含片在水中溶解。比赛规则是:若有一个小组完成含片的溶解即告活动结束,并收回其他各组的活动材料;再由速度最快的小组汇报所用的方法及材料,其它小组补充。这样设计既可节省时间,又可使学生的讨论交流因为远离材料而更加有效。

学生在加快含片的溶解中综合运用了多种方法,但上述实验并不能说明其中的各种方法一定是有效的。因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可能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分开来,通过对比实验以验证作出的推测。考虑到学生独立设计对比实验尚有一定的难度,这个活动展开时,教师以其中一对变量(如热水和冷水)为例,先让学生讨论如何进行对比实验。即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在每项对比实验中,什么是变化的(不同的),什么是不变的。然后让每组学生自主选择一项对比实验进行研究;再对各组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糖块溶解的时间记录”这个活动需要三种材料:糖块、钟表、记录表(钟表由学生自己准备)。因为学生对糖块很感兴趣,所以如果把它与记录表同时提供给学生,学生就不会去思考记录表中有关内容的含义及探究的方法(如吃糖的方法、注意点、记录时间的方法等问题),这不仅对后续活动的质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不利于良好的探究习惯的培养。基于此,我在教学中先把记录表发给学生,然后说“大家先认真研究表格,就这个活动你对同学们有什么建议?”因为学生按要求去做才能得到糖块,所以他们在思考时积极性就比较高,注意力也更集中了,这样学生的探究活动就得到了更为有效的调控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