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自然]浅谈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新素质

  2009-05-01 11:42:21  
[小学自然]浅谈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新素质 江泽民主席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家的兴旺靠创新,民族的昌盛靠创新,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创新。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小学自然]浅谈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新素质

江泽民主席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家的兴旺靠创新,民族的昌盛靠创新,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创新。创新是21世纪的教育使命,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的小学自然,理所当然地应该加强创新教育,增强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素质。

  小学自然沿海版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因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自然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它可以用来发展人的创造力,也可以用来堵塞人的创造力;运用之功,全在我们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教育意识,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凭借教材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本文以作者教学(沿海版五、六年级)中的自然教材进行研究、作例子,谈自然教学中培养儿童创新素质的一些做法。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教育需要加强的方面,它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住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自然教学中,在想象的天空中,学生可以打思维的闸门自由翱翔,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它渗透在小学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启发引导,拓宽想象空间是教学中一个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如果我们单纯地谈教学,忘记了教学活动背后还存在着一个广阔的、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么我们的自然教学会变成一种缺乏生气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观察、思维及各种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活泼、深入、全面,有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在小学自然沿海版第十一册的第3课《生物链》时,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弄清了鹰、蛇、青蛙、蝴蝶、花五者的关系:花被蝴蝶吃,蝴蝶被青蛙吃,青蛙被蛇吃,蛇被鹰吃。照说,学生已理解图片的含义,但教师不应就此停步,转入练习。在此提出拓展性问题:如鹰多了,会怎样?学生马上理解到:鹰多了,蛇少了,青蛙多了,蝴蝶少了,花多了。这样学生会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并拓宽思维空间。此基础上,教师再设计动植物数量变化等的问题,促进想象的发挥,加强推理训练。这种训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讲沿海版第十一册14课《火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考虑:当他(她)成为一名科学家后,对于生活在一个周期性爆发的火山附近的居民十分关心,他(她)能想到什么解决一些对于居民的安全、身体健康等的方法?通过这种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思接千里”,发动学生的活动,展开创造性的想象的翅膀,凭借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的知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正确掌握和使用创新教育学习模式;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思”、“乐”、“创”的结合,重点突出“学,”实现“学”的三个转变,即从让学生“学会”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把教师的“教案”转变为“学案”。表现一个“创”,把教室转变为学生创新的场地,让教室的墙壁成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成果展示墙。

二、创造性个性倾向的培养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在这个循环往复、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虽然怀疑并不是每次都是对问题有创新性的见解,或将疑问进行创造性解决,但它仍不失为最有可能打开创造性之门的钥匙。在沿海版第九册第5课的《燃烧与灭火》中,教师采用“烧不着的纸”进入课文,目标让学生知道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一定的温度。提出:纸条是很容易烧着的,有没有办法既不弄湿纸,又使它在火上可以不会被烧着呢?学生可以边空想边思考,一个疑惑就可以引来一个个创新的方法。有了疑问,学习时学生才会主动思考。于是,学生有的从采用火种:火柴、放大镜和打火机等多种火种材料进行思考研究;有的把纸条缠上金属片(棒)或者把纸做成纸盒与纸船,用加水的方法来探索。通过这种把探索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变化为可视,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不怕错,善于动脑筋是十分可贵的,把自己的想法(假说)用实验来验证时的喜悦心情更是活泼可爱,这已经令人感到高兴。当然,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对小学生来讲,有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

激发兴趣,养成质疑习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实际上,只要教师实事求是,有地放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不断提出问题又能不断地解决问题。如教学沿海版第十二册第13课《电热》时,教师用电热炉和一壶水做烧开水的实验做导入。学生认真观察后,马上提出问题。有的问“为什么有水蒸气冒出来”;有的问“为什么炉内的‘铁丝’会发红。这些疑问就成为教师的导入和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通过一些巧妙的提问引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学习的思路,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成为培养创造性个性的途径。

三、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培养

  人是以创造性为特征的动物。创意是重要的,但它毕竟是一种构想、设想、假设或意念,还只是一种观念性产品,在脑海中的东西。要把创意变为现实的创造性产品,如新概念、新原理、新产品等等,都需要借助创造性表现能力进行“加工”。古往今来创造性的设想不计其数,但有许多并没有成为现实。“嫦娥奔月”到20世纪才变成现实,是因为在此之前人类还没有制作人造飞船的能力。

在小学自然沿海版教材中有大量创新性的“物”。古今中外人们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各种物品,在小学自然教材中有大量反映。这是人类创造的结晶,也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如:第九册中的我国古代的侧时仪器、张衡的侯风地动仪等古今中外人们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各种物品,在小学自然沿海版教材中有大量反映。特别是第十册中的我国火箭技术的发展,再加上我国的神舟号航天火箭,更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最有说服力的教材。

在小学自然沿海版教材记叙了大量创新性的“事”。这些“事”记叙的每一件故事,都充满了创造精神。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必将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强烈的震憾。如第十一册的《富兰克林和费城实验》、第十二册的《鲁班的故事》等。

小学自然沿海版教材中歌颂了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如古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李四光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小时候并非都是天才,他们是凭着勤奋的工作、科学的态度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这些人的创造品质,必将在学生的灵魂深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