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动力

  2009-05-01 12:21:13  
创新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动力 一、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的意义、作用1、什么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突出学生的个性,创新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创新教育就是把模式化的教学变为精神的教学,而人文精神是创新教育的阳光、空气、土壤……。2、创新教育体现在:l 从重视传授转向重视发展。l 从重视教师教转向重视学生学。l 从重视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创新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动力

一、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的意义、作用
1、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就是突出学生的个性,创新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创新教育就是把模式化的教学变为精神的教学,而人文精神是创新教育的阳光、空气、土壤……。
2、创新教育体现在:
l 从重视传授转向重视发展。
l 从重视教师教转向重视学生学。
l 从重视学习结果转向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l 从应对考试转向发展素质。
3、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希望在于全民族创新素质的提高,在于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涌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教育。但是,我们现行的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最主要的弊端是束缚、压抑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音乐教育观念的更新也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只有教育观念上实行深刻的变革,才能改变那种"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真正把音乐教学变为自主学习,交流和探索音乐艺术的过程,作为体验美感、丰富情感的过程。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4、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的音乐教育,是机械的"师唱生模",以"灌输式"为主要特征。其教育思想是重概念,轻感觉,违背了音乐艺术是感觉艺术的原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必须建立一种"主导、主体"相统一,突出情感教育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
l 过去的音乐课往往是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老师跳一下,学生跟一下。新教材一册中第一课《你的名字叫什么》,开始就要求学生创造性地拍着节奏介绍自己名字,并能根据旋律改编歌词。
l 过去重"学",今天重"玩"。巧妙地设计"玩",努力让学生在玩中感受轻松、愉快。新教材大部分都是以"玩"为中心,如"拉勾勾"玩玩小手指;《巧巧手》,想象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等等。
l 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喜欢玩,我们当老师的就要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实践,玩中创造。
l 过去的音乐课动口多,今天音乐课动手多。如《动物说话》、《谁在叫》都是让学生学习各种动物动作,亲自实践;《理发师》、《小雨沙沙》则要求学生自制打击沙锤。
综上所述:这些丰富多彩的动手实践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并使全身动起来,小脑袋更灵活了,在实践中就能出真知,就能动情感,就能练毅力,就能导行动。知、情、意、行均到了位,人的能力就强了,素质就高了。
5、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更谈不上创新了。只有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不怕困难地学习音乐,以获得自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使创新意识得到很好的激发,兴趣随之提高。
二、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的范围
(一)创造的音乐学习
l 常听学生在私下议论说:"音乐课真没意思,在音乐课上睡一觉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课上唱的歌曲,听的乐曲也实在太陈旧了。"会唱歌就行,懂那么多音乐知识有什么用?反正我们也成不了音乐家。"我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环节。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改善课堂气氛。
l 创造的音乐,简单说,就是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音乐的学习活动。带有游戏性的音响探索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自由自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地用自己的耳朵对各种音响的性质等进行判断,然后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各种音响所表达的形象、意义、最终用自己认为最适合的音响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创造出属于学生们自己的新的音乐过程。
如歌曲《小雨沙沙》自制打击乐。同学拿空矿泉水瓶,里面装上沙子、豆子、大米等东西,只要一摇动,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我先请装了黄豆的同学演示一下,同学们都说这是大雨"哗啦啦"的声音,我又让装小米的同学也来演示一下,同学们说这回才是"小雨沙沙"的声音……然后分别创作歌词,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l 把握好创造的音乐学习的指导思想
提及创造教学,很多音乐教师就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心或想法。如"我的钢琴水平很低,还不能弹奏贝多芬、莫扎特的奏鸣曲,即兴伴奏也不行。""我从没学过作曲。""对于那些既不会弹钢琴、又不会识谱、甚至连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都还分辩不清的学生,他们怎么可能进行音乐的创作活动呢?创作音乐活动应该属于那些拥有丰富的音乐知识的作曲家的事。我们学生能够唱歌不跑调,了解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就相当不错了。"其实以上问题主要出在教师对进行创造音乐学习活动概念不够清楚。大多把进行创造音乐活动等同于让学生作曲了。实际上,教师只要把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其更好地发挥各种才能作为教学的主要指导思想,以上的担心也好,问题也好,均可烟消云散。
(二)即兴的音乐教学
l 可以说有音乐课就有即兴教学,只是每堂课即兴成分的多少不同而已,有时一节课的闪光点恰恰就是教师即兴发挥得最好的地方,因此,课堂上的即兴教学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
l 什么是即兴教学
一节课或一节课的某一个环节,因故没有(或不能)按原定的教案程序进行授课,由教师随机自由地组织教学,其操作过程即为即兴教学。
l 把握好即兴教学的运用
(1)借题发挥
当课堂遇到偶发事件,教师不得已放弃原定教学方案,针对特别的课堂情景和学生情绪,因势利导,作即兴的发挥。例如:《音乐周报》上有这一事例,曾有位老师在准备为一个班的学生上音乐课之前,发现学生情绪异常,原来同学们刚参加完本班一位12岁同学(因意外死亡)的追悼会返校来上音乐课。在此情况下,这位老师果断地放弃了原教学方案,即兴地在钢琴上弹起了《哀乐》,伴随《哀乐》的是同学们的一片哭泣声。之后,老师将学生们悲痛情绪引入到《哀乐》所表现的特殊的悲痛情感中来:音乐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悲哀沉痛的气氛的……课堂上有教师的情境营造,情感启发,提问讨论等……以致学生多少年后仍忘不了这节音乐课。
(2)有感而发
教师临时决定对教学内容作一定的补充性、扩展性的发挥。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时,发现一名学生眼睛里充满泪水,老师想,这首歌的情绪和内容怎么会引起他如此的情感反应呢?便问其缘由。他说:"我表哥曾教我唱这首歌,我记得那是'六一'儿童节,我们去郊游的时候,当时,我们是那么的开心,可是如今他因失足去了工读学校,此时,我好想念他,好想他和我们一起唱这首歌。"老师和同学们被他童真的语言所感动。于是,老师修改了原方案,增加一个组织同学讨论"如何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教学环节……。最后,老师对那名学生说:"你要给你表哥写信,要他不要忘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有机会你们再一起唱这首歌。"
(三)赏识形式的创新是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又一途径
赏识,即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欣赏态度。亦是组织教学的又一重要元素。能否把握这个度,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积极性和树立自信的关键所在。科学地运用赏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不过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也不能一味地说"好",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上课时不经过深入思考而贸然举手。因此,要在欣赏的基础上加以理性赞扬,并及时作中肯的评价。
在音乐课上,我们通常在学生答题后,采用"X X | XX X | X X | XX X|"的节奏拍手来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侧面看,气氛固然很好,回答的学生也很乐意接受这种有节奏的掌声,可遗憾的是时间久了,学生会习惯性地机械鼓掌,缺乏了激情,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在教学中,每次根据教学中唱歌节奏的重难点加以提取,移置过来,教学前先让学生试拍,作为此课教学中的掌声素材。例如,在教学十一册第一课《我把祖国爱在心上》这首歌时,我把歌曲中的1、2节节奏加以提取,即X X X | XX OX | 还可将1、3小节进行并列比较,标出A、B,让学生按A或B选择节奏鼓掌。这样,既掌握了本课节奏的重难点,锻炼了学生的节奏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可谓一举多得。
2 当用一个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物时,就会看到美好的事物,反之。把这种观点引进教育,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的。
如在这次"三新"赛课中,景秀小学一(2)班有位左手残疾的学生,当我把恐龙头饰给他时,发现他的左手是残疾,就不想给他了,因为扮恐龙的小朋友在课中起一定作用,就想换一个乌龟头饰给他,但他用很坚定的语气说:"老师,给我恐龙吧,我行,我行的!"看着他自信的目光,当时,我也不管课上他能怎样了,就用赏识的口吻对他说:"你真勇敢,老师相信你一定行,会是一个可爱的小恐龙!"他高兴地接过头饰戴在头上,学着各种恐龙的动作、叫声。想想看,如果我当时不这么做,也许会给他心灵留下深深的阴影,也会大大削弱他的自信心。
(四)谈课
甲:来!看看今天我带来了什么,大家可以闻一闻。
乙:哇!好香的茉莉花茶!
甲:怎么样,大家泡上一杯尝尝吧。
看了以上的这段谈话,在座老师会想到什么?是亲朋好友随意交谈,不是,它是发生在课堂里的一段师生间的对话。甲是老师,乙是他的学生,他们在欣赏民歌《茉莉花》,他们在谈课,谈音乐课。
2 谈课即上课,只是它是一种尊重学生人格的人性化的上课。谈课的重要特征是民主化学习。
2 谈课学习强调的是一种学习形式和学习过程,而不是纯粹的学习内容,因此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学生在熟悉民歌《茉莉花》的旋律风格、产生背景、文化内涵的同时,又了解了它的生物特性及各地的一些民俗习惯。有的学生甚至还谈了茉莉花的实用价值,这里,学生的一言一行所带给大家的收获已远远超过书本上所规定的要求。当大家在说此曲的旋律如何如何好听,花儿怎么怎么芳香时,一位学生突然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是他家种过茉莉花,虽然芳香扑鼻,但开花期很短,生命力较之于其他花种相对脆弱。可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