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知到启智

  2009-05-01 10:59:14  
从传知到启智从传知到启智——谈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常熟市中学 朱惬新世纪,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对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3年05月19日《北京青年报》报道:“从4月24日起开通的专题学习网页“课堂在线”,开通至今学生点击次数近4000万人次,累计登录学生400多万人次,每天在线答疑近6000个……”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从传知到启智

从传知到启智
——谈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

常熟市中学 朱惬


新世纪,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对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03年05月19日《北京青年报》报道:“从4月24日起开通的专题学习网页“课堂在线”,开通至今学生点击次数近4000万人次,累计登录学生400多万人次,每天在线答疑近6000个……”随着网络化进程,教育必将产生实质性变化,面对这一形势,我们教师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网络教学的前提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师应该确立新的教育观念“传知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启智”。
传统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但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传播知识的渠道不仅仅来自于课堂,来自于教师的传授。面对每天以排山倒海之势压过来的新知识和信息,教师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师生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加之年轻人敏锐的接受能力,教师反而处于了劣势。但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有的教师防之如洪水猛兽。其实大可不必,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让它成为一个没有界限的课堂、取之不尽的资源库,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以往,教师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怎样做;今天,要求教师启发学生,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怎样想,可以从什么地方获得知识。这就是从传授知识向启发智慧的转变。教师的工作是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网络获取所需的知识。“送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网络教学的成败在于教育方法的改变
对美术教师而言,开放、丰富的网络环境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既是一个优势,也是一种挑战。优势是在网络中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搜索自己想了解的美术知识;访问世界著名的博物馆;欣赏世界名画,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提出讨论。但更大的是对传统的“去问题教育”的挑战。教师讲授的知识通过网络都可以轻易获得。使用“去问题教育”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去问题教育”,即常说的“不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一般步骤: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上提出问题,教师解决问题,学生没问题了就是掌握知识了。45分钟结束了,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的学习也结束了,45分钟似乎成了一道无形的围墙,学生对围墙外的世界提不起一点兴趣。事实上那只是掌握了有限的书本知识而已,当学生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就会失去好奇心,没有好奇心的学生是没有创造性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在课堂上不仅要解决学生已有的问题,更要启发学生提出更多、更深刻的疑问,让他们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疑问走出课堂。课后,学生还会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推动他们向知识的纵深发展,创造始于问题。
三、网络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实际作用
前面谈了关于网络教学的一些理论问题,那它在实际的教学中又如何呢?结合本人在美术教学一线的实践,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好处。
①便于散点教学
对美术教学而言没有绝对的基础知识,不必拘泥于按部就班的“直线式教学”,网络教学是十分合适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网页时注意内容编排的主次。教师选择部分重点的东西交给学生,提供学生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再次,网页对每个学生来说既是相同的,但又有不同之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②充分感悟艺术
美术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是一种感受教育。美术语言是一种世界语言,它可以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文化进行思想和感情的表达与沟通。达芬奇曾经说过“欣赏——这就是为着一件事务本身而爱好它,不为旁的理由。” 学生要学会的就是“欣赏”。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如何画好直线,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去感悟艺术的语言。但感悟艺术用语言是无法表达的,它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特殊境界。学生会画画或知道这张画出自何人之手并不等于已经学会了欣赏艺术,理解了作品。
利用网络使学生尽可能多得接触到绘画、雕塑等作品,感受到艺术语言的丰富多彩,领略艺术语言的卓越多姿。不仅如此,在网页上设置合理的问题、提示,加上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和艺术家产生共鸣。感受到艺术家在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③利于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让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原则。学生对于美术的感悟能力、兴趣和基础有所不同,我们不应该用同样的标准要求他们。所以,从学习的内容到问题的讨论,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论坛是网络教学的精华所在,学生在这儿进行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有助于集聚智慧,思想的碰撞激起创新的火花。
④促进教师素质提高
教师对本专业有扎实的功底,还要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并且要研究学生。
从网页制作素材的收集开始,然后是素材的挑选,再是内容层次的设计、知识点主次的安排、到最后论坛的主持。无一不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一个考验。比如,同样的一个欣赏内容《十九世纪欧洲艺术》我制作了两个不同的网络课件。针对初中学生的网页上,讲解的内容比较简单,对一些历史事件还做了注释,问题也用比较调皮的语气表达,这样符合初中生的水平。针对高中的,语气就比较严谨,尤其问题问地比较深刻,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光有专业知识还不行,还要求教师有比较宽的知识面,艺术是相通的,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把他们带的很远,学生提问老师总是一问三不知的话,又如何能引导学生思考呢?我在给初二学生上《十九世纪欧洲艺术》一课时就碰到过一回。我在筛选素材时觉得《吃土豆的人》这幅画并不重要就筛掉了。但就有学生在论坛上问我,为什么课件中没有这幅画,其他学生也赞同这个意见。后来才知道他们的语文课上刚学到了《吃土豆的人》这幅画,他们很想看。我就觉得特别遗憾,如果事前能多了解一下其他学科的进度,把这幅画放进去,那学生一定更有收获。
四、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前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北京开端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开设了“空中教室”或“网络课堂”,很多大学也在招收网校学生,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多的网络学校,我们教师应该为此做好准备,继续进行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为后来者集聚更多的经验,本文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2003/5/26

参考文献:《教育新理念》 袁振国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