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全球化的西方化倾向分析

  2009-05-01 12:40:08  
浅谈体育全球化的西方化倾向分析 摘要:体育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化成为当今体育全球化的重要特征。西方化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西方体育在国际体育中的霸权地位,其霸权地位的确立阻滞了其他国家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为此,其他国家既要主动地反对西方体育霸权,更要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浅谈体育全球化的西方化倾向分析

    摘要:体育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化成为当今体育全球化的重要特征。西方化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西方体育在国际体育中的霸权地位,其霸权地位的确立阻滞了其他国家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为此,其他国家既要主动地反对西方体育霸权,更要在保持本民族体育自主独立性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到体育全球化潮流中。
    关键词:体育;全球化;西方化;倾向
    Abstract: The sports globalization is the cultural globalization important component, is the international sports development inevitable trend. In this process, the westernization becomes now the sports globalization key character. The westernization direct result has caused the Western sports in the international sports hegemony status, its hegemony status's establishment has hindered other country national sport culture development. Therefore, other countries must oppose on own initiative the Western sports hegemony, must at maintain in this national sport independent independent foundation, integrates positively to the sports globalization tidal current.
    key word: Sports; Globalization; Westernization; Tendency
    前言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特别是自产生“全球化”一词以来,全球化问题日益受到从经济学家到政治领袖、从经纪商人到普通百姓的广泛关注。更深层的影响是:全球化使民族性及民族认同的主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凸显。全球化在广度、深度、强度、密度四个维度上推进,形成了当代全球化的强势语境[1]。体育存在于一定的民族、地域文化之中,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表现形态和发展模式,这正是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体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体育这一人类共同的语言,也伴随经济全球一体化形成了自身的全球化——体育全球化。体育全球化超越国界和地域,打破了地域环境与人文壁垒,使不同地域的、民族的体育以丰富的个性,进行多元融合,相互吸纳、补充发展为一种新的世界体育文化模式[2]。然而,在体育全球化过程中,以西方体育为代表的现代体育日益扩展,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影响到民族和地域性体育的发展,更有可以对某些民族体育带来毁灭性的吞噬。如何积极应对这一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使中华民族体育与占世界体育主流地位的西方体育整合,使其在世界体育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每一个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1 体育全球化促进了现代体育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体育的全球化作为一个过程是漫长的,作为一种结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现代体育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体育全球化积累了必要的基础性条件。
    1.1 体育全球化的发端
    当人们津津乐道于地球村、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终结、文明的冲突一系列热门话题时,体育全球化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也在悄然地进行,体育全球化随着现代体育的蓬勃发展以迅猛的势头在世界范围内推进,也许正是由于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大以及其所遇阻力之小而为人们所关注。
    体育全球化可以说与经济全球化发展是同步的。当欧洲资本与军事扩张的触角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时,由英国的户外运动、德国和瑞典的体操所构成的近代体育,也在逐渐成为世界体育发展的主流,并演化成了各种形式的世界性体育聚会。在这些聚会中,也许现代奥运会可以作为体育全球化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尽管在此之前也在一定的范围内有由一些国家所组成的体育组织,但相对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而言,远不如其“全球化”程度高。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以其极富天才的构想、富于激情的创举,加上他不懈地努力,带来了现代奥林匹克的复兴。在1894年举行的“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大会”上决定从1896年开始“每隔四年按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传统举办大型运动会,以促进体育发展和加强各民族在该领域的接触。该运动会将邀请所有文明民族参加”[3]。尽管当时的顾拜旦还没有使用“全球化”一词,但作为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他已经有了全球化的思想。在事隔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再只是白人统治下的欧洲文化中心主义思想折射下区域性的体育活动,而成了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在这个大家庭里,谁也没有因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扩大而心存恐惧,也没有准为自己国家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而感到疑惑。相反,在各个国家(或地区),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文化名流,或是反对派人士,都不是极力反对自己的国家参与奥林匹克运动,更多地是大力倡导本国、地区或民族积极参与到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去。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归结为“自14世纪以来勃然而起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三大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巨大影响的产物”[4],体育全球化也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全球化在各个层面和不同形式的渗透,也曾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文化中也有不同的声音,人们主要是担心其对本国政治经济所带来的冲击和对本民族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体育作为人类文化一部分,在现代全球化进程中,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非难和阻力,相反是得到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主动接受,甚至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不仅在西方国家,在东方国家同样如此。
    1.2 体育全球化促进了体育的国际化发展
    20世纪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值得赞誉的时期,这时期所带来的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不仅构筑了现代文明得以迅猛发展的物质基础,更促进了人类精神领域的富有和人们创造力的积极发挥。然而,这一时期也给人类文明留下了多层痛苦的记忆:两次世界大战,不仅大大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更为可怕的是几乎摧毁了人类文明积累下来的丰硕成果:“文明的冲突”也在肆意地阻碍着东西方文明融合的进程;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需要耗费越来越多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去弥补。但不管怎样,人类历史总归是要向前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与西方资本一同横行世界的还有西方文化。如果说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西方国家制约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命脉,那么文化全球化则是为了控制第三世界国家的精神领域。而体育全球化更多地表现出文化全球化的特征。现代体育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的,体育全球化的步伐也没有停顿下来,反而在进一步加快。在体育全球化日益加快的进程中,弱势文化并没有完全为强势文化所蚕食,反而激发了各弱势文化的崛起。
    体育全球化的代表——奥林匹克运动,参加的国家(地区)由第1届的13个到第27届的199个,这不仅仅是表明参加成员在数量上的增加,更表明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世界性影响与日俱增,深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奥林匹克运动尽管产生于西方文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自身也在随着世界文化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使得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开展的同时,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体育活动形式也逐渐融入到奥林匹克运动大家庭中。另外,同国际奥委会一样,其他一些国际体育组织所采取的旨在促进体育(主要是西方体育)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另一方面,体育全球化也是民族体育融入国家仲育人家庭的过程。国际体育运动事实上是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全球化的先驱,而且至今仍是全球化实现程度最高的人类活动。之所以能够如此,其根本原因是国际体育运动具有雄厚的民族文化依托。现代奥运会从第1届设立的9个项目到第27届奥运会设立的28个大项、300个小项,就是不断吸收各国、各民族体能文化发明的结果,而且这种吸收仍在继续,民间传统体育的规范性提高和现代科学技术创造的运动项目,将源源不断地向国际体坛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国际体育运动在保持民族文化多样化基础上的融合与繁荣[5]。在中国,历史发展到近代,传统体育逐渐让位于西方科学体育[6]。但中国传统体育并没有因此而消亡,反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后,给了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新的生机。但仅依靠国人的支撑,势必难在国际体育中占有一席之地。近代西方体育的发展雄辩地说明中国体育要发展,必须走“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道路。
    无论如何,体育运动国际化来源于体育文化的民族化,而且这种国际化并非消除民族化的特点,中国武术已成为国际比赛项目,但是武术的套路招式、服装器械、衡量标准仍是中国化的,国际武术比赛的裁判需要中国的武术专家培养和鉴定,而通行世界的“功夫”一词,世人皆知是武术;日本的柔道是奥运会项目,其基本技巧、服装、比赛场地,甚至裁判用语都保留了日本的传统,这类实例不胜枚举。各民族体能文化的国际传播不断充实和丰富着国际体育运动,国际体育运动的全球化普及又促进着各民族体能文化的发展、提高、规范和传播。“民族的和国际的竞技社会运动的相互作用——足竞技运动进步的源泉之一。”[7]
    2 体育全球化中西方化倾向的直接后果
    从近现代体育史可以看出,现代体育源于欧洲,但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美国成为了世界的中心。其在世界的霸权地位随着经济的不断强大而得到进一步巩固。美国是现代体育的集大成者。这要得益于形成了完善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并能积极地合理引入到现代体育的运作中,并收到了良好效果,因而使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体育空前强大。
    2.1 体育全球化强化了西方体育的霸权地位
    在现代社会里,只要我们接触到体育,就无法摆脱西方体育的影响。当我们为竞技场上的运动健儿摇旗呐喊,为一场凌晨开战的球赛彻夜难眠,为等待体育彩票开奖的那几个“幸运数字”而紧张时,西方体育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现代体育,从项目选择到规则制定到举办地的选定,都是依据西方体育的发展,在西方国家主导下进行的。因而现代体育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西方”的烙印。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也逐渐在各个领域或多或少地参与到国际体育中,如国际体育组织中也有第三世界国家成员,各种运动竞赛也会安排在第三世界国家举行。自然地,这些国家民族体育也在逐渐融入到现代体育发展的主流中,成为世界各个广泛接受的体育运动。但大多数情况下,第三世界国家如东方国家民族体育成了仅仅是用来映衬西方体育如何先进的他者,处于“沉默的大多数”的地位[8]。同时,随着体育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普及,“体育运动代表了民主资本主义自我标榜的统治意识形态”[9],形成了“一种宰制性的权力,一种全球化的话语霸权”[10]。这是第三世界国家必须清醒意识到的切实问题。
    起源于西方社会的现代体育,已经形成了一种大家广泛接受的运作模式。奥运会、世界杯一些影响极大的体育赛事成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而这些赛事参与国家(地区)之多,影响范围之广,也为各国政府所重视,组织和参与这些赛事已经成为了一些国家和政府的工作内容。每次奥运会主办城市之间的竞赛,特别是近几届远远超过了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的竞赛。正因如此,人们就自然更加看重其价值。为了在竞技场上争得一席之地,通过比赛提升国家民族的地位,极力地迎合这些赛事的需要而趋之若鹜,极“自然”地纳入到西方体育的轨道。西方国家凭借“先入为主”的优势,在国际体育中把持着绝对的“话事权”。从奥运会主办城市来看,从国家奥运会委员的人数来看,西方国家都占了较大的比例等现象就可略见一斑。然而,这只是西方体育霸权地位的一种外显。
    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体育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形成了完备的经济运行机制。在20世纪西方体育蓬勃发展一方面仰仗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雄厚实力的同时,也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尤伯罗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创了主办奥运会赢利的历史后,人们对主办体育比赛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体育的经济价值又有了新一层的理解。于是,各种经济活动引入体育运动中,政府或企业都试图利用体育来创造利润,促发了新一轮西方体育的勃兴,经济的成功运作机制强化了其霸权地位。如我国开始的足球彩票,是沿袭西方体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典型范例。
    体育全球化过程中西方体育霸权地位的确立还得益于大众媒介的发展。传播媒介是技术在日常生活、精神生活中的直接体现[11]。大众媒介更是如此,每次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大众媒介进步的成果都会直接应用到现代体育传播中。从广播到电视再到互联网,无不凸显。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从文化上的特征来看,大众媒介和资讯交流空前发达。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手段所支撑的大众媒介和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工业产品,使文化成为日常的社会消费品,流传于世,形成空前的文化强势[12]。大众传媒的崛起也造就了体育全球化过程中的西方体育的霸权地位。从大众传媒发展进程来看,每次进步都来自于西方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而体育在这些国家也相对比较发达。如果说经济发展是西方体育得以蓬勃发展的基础的话,那大众媒介的发展则是西方体育在世界范围传播的条件。美国NBA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在世界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或通过直播或录像,不仅使篮球运动在世界各地成为青年人热衷的运动,更主要的是加剧了NBA这种商业运作方式对输入国财富的“掠夺”。
    2.2 西方化的体育全球化阻滞民族体育发展
    民族体育是对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总称,用来表述与世界范围内规范传播的现代体育竞技活动相对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滋生现代竞技项目的沃土[13]。
    在西方式的现代化转化为一种全球的或普遍的、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过程中,它变成了一种推动力。在这个综合过程中,不仅地球的一半被欧洲人殖民化,而且“单维度的进步秩序”被强加于具有众多民族的世界[14]。作为现代体育主体的西方体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时,明显地处于强势的一方。然而,在“强者宰制的世界里谋求全球一体化,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民主和公正”[10]。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体育发展关系密切的经济运动机制相对完善,为占据霸权地位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障。在雄厚的物质保障的背后,还有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市场经济运动机制,完全迎合了现代体育,特别是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因此,在体育全球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对民族体育的围攻之势。笼罩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迷雾下体育就更有影响力,特别是对第三世界国家。随着西方化体育的不断扩展,人们自然形成一种西方化的语境和话语系统,习惯性地按照西方化的标准将本民族体育与西方体育比较,因而得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民族文化的落后性[15]。
    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体育资源是有限的,西方体育的引入,远远地超过了对民族体育的体育资源需求。因而使民族体育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可利用资源短缺,从而影响民族体育发展,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特别是早期由西方国家宰制全球化往往伴随着军事征服和建立殖民地而进行的,并且这种单向的全球化倾向的从客观上讲,西方体育已经形成了相对强大的优势群体。进而在输出国培育当地的“比照集团”,如西洋体育传入中国时在洋学堂中开展体育活动。从而起到“辐射”和引导作用。
    另一方面,西方化的体育全球化,在打破西方体育与民族体育平衡的同时,会加速民族体育的自然消减,即同化。当然,这一过程不乏积极因素。但是,必须看到的是,这一同化最终将导致民族体育的西方化。将整个民族体育体系按照西方体育的模式来发展,进而使民族体育丧失其最可贵的民族性。在体育全球化的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既是全球化游戏的主角,又是这场游戏的规则制定者,还是这场游戏的土裁判[10];因而,自然地形成了有利于西方体育发展的游戏规则,在此游戏规则下的民族体育发展将受到许多不符合民族体育发展规则的制约,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会阻滞民族体育的发展。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现代体育的形成,也同样来源于丰富多彩的各国民族体育文化。否则,现代体育将变成无源之水,没有厚实的民族体育的基础,就不会有现代体育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3 体育全球化条件下民族体育的崛起
    全球化浪潮下民族体育的发展受到来自内外部的双重压力,要维护世界体育发展的基础,必须努力坚持维护民族体育的生存与发展。在当前体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特别是西方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对民族体育的发展有足够的重视。
    3.1 维护民族体育自主权
    在现代体育传入第三世界等落后国家时,并非一帆风顺,也遇到了来自本土体育(民族体育)的“抵抗”。沿用文化冲突理论,体育全球化与民族体育的冲突可以分为自然冲突与人为冲突。前者由于体育的全球化是在国际这一大舞台进行的,原有民族、国家的不同的体育基础、体育制度、文化习俗和观念,必然会对文化全球化作出不同的反应、不同的认可、不同的选择,从而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冲突;后者是由不同国家与民族在体育全球化进程中的力量对比的客观差异,特别是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体育水平的悬殊差别,使发达国家能借助其强势文化推行其体育价值观,甚至西方文化价值观。
    在民族体育发展中,自身价值体系的确立是维系民族体育繁荣与发展的基础。从文化学角度来看,现代体育文化无论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育。构筑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现代体育科技,引入到体育发展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现代体育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科学主义之后的个人主义的重新唤起,“以人为本”呼唤对人的终极关怀,为现代体育的人文因素注入了新的内涵,为现代体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现代体育的勃兴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无关系,体育运动中的竞争似乎是对市场所崇尚竞争的最好的诠释。因为现代体育成为世界体育发展的主体。
    但绝不能因为现代体育的“完美”而放弃本民族体育。从客观上讲,民族体育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另外,作为民族中的一员,对本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在我国,56个民族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民族体育更是博大精深,是构筑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石。对民族体育的发掘整理并进一步发扬兴大,对弘扬遗传性的优秀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提高民族自豪感,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维护民族体育自主权的过程中,体育全球化也不容回避。既要形成在建立民族体育自身的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民族体育个性,又要努力开拓民族体育走向世界的新途径。在体育全球化进程,实现民族体育的更新与融合,提升民族性,体现世界性。
    3.2 中国民族体育积极融入体育全球化进程中
    民族体育依存于某一地区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文化的生产是地方性和民族化的,文化的差异也不可能通过分配或重新分配来实现文化公正。它只能通过不同文化系统或层面来实现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理解而达到相互共享[17]。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体育亦是如此。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民族体育在适应现代化、体现现代性方面还有各种不足。这需要我们以清醒的认识和对我国民族体育的发展现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此基础上,以理性的认知和饱满的热情,自觉、自愿、自主、自信地参与到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来[18]。积极地争取由“边缘区域”国家进入“核心区域”行列。
    我国民族体育的发展要积极参与到体育全球化中来。没有参与更没有发言权,20世纪近20年与国际体育组织关系中断的历史,失去了与世界体育同步发展的机遇,使中国体育发展滞后于国际体育发展的主流,同时使民族体育丧失了一次次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体育交流、沟通和融入国际体育主流的宝贵机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为我国民族体育走向世界提供一个重要窗口和展示的舞台。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民族体育在国际体育中的地位,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在体育全球化的进程中,在整合传统体育与现代化、西方体育与民族体育的关系中,需要对民族体育进行综合创新。尽管在东西方关系格局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始终是一个“沉默的他者”。西方一致在面对东方文化时,依然是以其西方文化语境为标准和价值参照系。东方无法在西方意识形态所规定的舞台上言说自己,因而也就不可能和西方形成真正的对话。作为一种文化,各民族和国家的价值判断和追求更多地呈现出它的非一致性[19]。因而,民族体育的发展不是追求与西方体育相一致的标准,更不是走同样的发展道路。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待西方体育与中国民族体育的巨大落差,那种受乐观的“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的预言、“中华文明将成为未来全球文化的主导力量”的盲目自信影响的思想,必然成为体育全球化的障碍,只能制造类似于中国足球已经“走向世界”的幻想。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更需要国人有清醒的认识,中国体育文化的任何盲目的、急进式的融入世界主流体育的努力都无益于中国民族体育真正的自立和自强,也有害于中国民族体育真正的走向世界。
    3.3 遏制西方体育的恶性扩张
    以西方体育为核心的现代体育,经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了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系统。西方体育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旗帜下,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但在客观上加速了民族体育文化的消减。西方体育通过各种形式向第三世界国家大肆倾销。20世纪90年代中期,每逢NBA赛季,就有175个国家和地区用40种语言同步播放在比赛实况。这不仅仅是在展示NBA运动员高超的篮球技艺与传播篮球文化,更主要的是在抢占体育市场,从这些国家和地区带走金钱。类似于NBA,ESPN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将体育作为一种产品进行包装后在世界范围内行销,他们不是在传播体育的福音,而是通过体育这一“文本”在获取高额经济利益的同时,深深地影响着接受国国民。
    顾拜旦在阐释现代奥林匹克时,提出了“fairplay”,这已经成为体育乃至整个社会竞争的基本准则这使得体育一度成为社会发展的参照。但体育发展中的非公平现象屡禁不止,如在几届的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申办过程中,也凸显出西方体育的霸权倾向。一系列苛刻的申报审批程序,依照西方人的价值标准体系而确立的游戏规则,用这一标尺衡量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体育这一特殊载体,行使政治强权和经济霸权。
    西方体育的恶性扩张,由于其凭借强大的经济优势和作为强势文化的特点,造成了与本土国民族体育的交流与对话中的不平衡,极易产生交流的非公平性。特别以美国为代表以追求世界的美国化、美国的国家利益为基本目标,并以其强大实力来支撑其制度化和机制化的霸权[16]。
    遏制西方体育的恶性扩张,无论哪个国家都没有可与之抗衡的经济实力。但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民族体育要自觉实现其现代化转换,以摒弃民族体育不适合体育全球化的消极、落后的成份。尽管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体育没有象欧美体育一样成为现代体育的主流而处于边缘(也许韩国的跆拳道和日本的相扑只是例外),但一个国家的民族体育发展的依托还是在本土。因此,要发展本国的民族体育,必须要有一个国家相应的制度体系作保障。提升民族体育在国家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加速融入体育全球化的进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会起到遏制西方体育的恶性扩张的作用。可以说,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弘扬和综合创新的实现,便是对西方体育霸权的最有效遏制。
    4 结语
    体育全球化与经济、文化全球化一样,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体育,在全球化的国际性趋势中,再一次面临着民族化与现代化的选择。中国民族体育的最大愿望是融入到体育全球化浪潮中,但中国民族体育文化融入全球化,并不等于将其纳入西方文化的轨道中,而是要坚持自我立场、自我身份,更不能使民族精神迷失在“融入”中。反对体育全球化的西方化,并不是拒斥西方体育,更不是反对体育全球化,我们不能按照“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模式来认识体育全球化和西方体育。体育全球化过程中的跨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使不同民族和国家能够从这一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积极抵御在西方体育传入中所带来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自豪感。通过交流使人们认识到本民族和国家在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积极探索适合本民族和国家体育发展的方式,保持自主和独立性。
    体育全球化的西方化倾向对民族体育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尽管也有积极的一面,但对民族体育发展的阻滞和消减作用更不容忽视。在全球化环境下,提升民族体育的地位,促进民族体育不断发展。通过一切积极的方面,在保持和发展其民族性的同时,开拓世界性价值,让民族的优秀体育文化融入到世界体育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程光皋.全球化理论谱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
    [2] 郑念军,乔全胜.分立、碰撞与融合[J].山东体育科技,2000,(1):88-91.
    [3] 王其慧,李宁.中外体育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311.
    [4] 编写组.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29.
    [5] 郝时远.文化民族主义与国际体育运动的文明范式[J].国际经济评论,1998,(3):35-37.
    [6] 于涛.历史必然性与中西体育的分殊与融合[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1):1-5.
    [7] 列·巴吗特维也夫,姚颂平译.体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407.
    [8] 爱德华·W·萨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
    [9] 约翰·费斯克;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19.
    [10] 万俊人.全球化的另一面[J].读书,2000:1-10.
    [11]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36.
    [12] 汤林森,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6.
    [13] 胡小明.民族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14] 卜松山.普遍伦理与跨文化对话[J].读书,2001,(11):34-38.
    [15] 李锐.网络时代的方言[J].读书,2000,(4):42-47.
    [16] 鲍宗豪.论民族文化主权.深圳特区报[N].2002.10.14//斯华文摘,2003,(2):131-33.
    [17] 万俊人.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J].读书,2000,(12):97-105.
    [18] 纪峰民.从世界历史看全球化[J].读书,2003,(1):24-30.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