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排球技战术变化

  2009-05-01 10:51:56  
现代排球技战术变化 世界排坛技战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男排非但没能跟上前进的步伐,反而步履维艰地在世界12强之外徘徊。是这个 世界变化太快,还是我们没有弄明白?于是,我们请来中国男排主教练汪嘉伟,听他谈谈世界排球技战术变化 的特点,看看我们差在哪?要缩短差距应该做些啥? 七八十年代,中国男排的一攻技战术在世界排坛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现代排球技战术变化

    世界排坛技战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男排非但没能跟上前进的步伐,反而步履维艰地在世界12强之外徘徊。是这个 世界变化太快,还是我们没有弄明白?于是,我们请来中国男排主教练汪嘉伟,听他谈谈世界排球技战术变化 的特点,看看我们差在哪?要缩短差距应该做些啥?
    七八十年代,中国男排的一攻技战术在世界排坛是有一定地位的。因为那时发球的攻击性不如现在,接发 球的压力相对较弱,为中国队一次攻战术的发挥带来了空间。但是,进入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跳发球技术和 后排进攻战术的出现,以及对防反在排球制胜规律中重要性的认识,世界排坛以欧洲为代表的一些队开始发生 变化:更加重视防守反击,技战术向着简单实用化发展。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防反问题。
    在变化发生前,中国队虽然凭借着一攻、拦网的优势在亚洲称雄。在世界排坛也算二流水平,但实际上是 没有什么防反能力的。防守不行,反击自然也就没有了基础,因此这种队伍是很脆弱的。这是中国男排在当时 世界排坛的特征,而且这种特征今天也还在。八十年代中期,当世界排坛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后,我们的观念却 还停留在自己全盛期的感觉里;一次攻很漂亮、能组成各种各样的战术,然后是拦网,偶尔一两次反击……然 而,忽略了防反,没有了得分手段,吃亏也就吃在于此。
    比较而言,每球得分新规则的使用,使一次攻的地位变得很重要了。但是,一支队伍不能光靠一次攻,取 胜的关键还是防反。
    防反是一个系统,它由发球、拦网、防守、反击4个环节组成。 一支高水平的球队,这4个方面的能力都是 很强的。特别是使用新规则后,打到关键比分,防反能力的高低就体现出来了。
    长期以来,发球技术的薄弱,拦网与防守结合的简单,限制着中国男排向高水平的发展。如果我们的教练 员都能充分认识并有意识地加强防反技术的训练,培养出一批能拦能防能进攻,发球也好的运动员,中国队就 很有希望了。假如还是原来那种进攻必须传球到位才能扣球,不到位就乱;拦网是碰得上就拦,而不是有组织 的;防守也没有套路,那么,防反就无从谈起。没有防反,队伍也就象少了一条腿,无法打出水平。
    中国男排应主要在抓稳定一次攻的前提下狠抓防反。防反的第一关是发球。发球不仅要有准确性与攻击性 ,而且还要有战术,这里既有个人的战术,也有全队的战术。其次是拦网,要求有组织性。中国男排历来拦网 习惯各自为战,运动员跳得很高,很多人可以达到3米50, 但没有组织,技术也不行;整个队的拦网也没有节 奏感,什么球该拦、什么球该防,没有合理分配。而对这方面的技术研究,中国排球界做的也不够。
    防守技术是中国队所有技术中最薄弱的一块,也是各项技术里练起来最辛苦、最耗时的,虽然我们一直在 抓,但期望在短时间里将防守水平提高到什么程度也是不现实的。但没有这一步,中国队不可能打到高水平。 我们许多地方队对这一点认识还是很不够,训练—活动开就是发球、进攻、一次攻,要知道,没有防反,这些 练得再好,也只练了一半。如果再不提高对防反重要性的认识,是不可能成为一支强队的。
    其次是技战术的简单实用实效性的演变。
    过去中国男排的战术是很多的,前飞、后飞、前后交叉、夹塞、双快—游动等等。为什么现在用得越来越 少了呢?原因很简单,跳发球技术的运用与发展,球速越来越快、力量越来越大,一传到位越来越难,因此, 组织这些战术也就越来越难了。
    于是,充分利用网长两边快速甩开和前后排立体进攻等简单而实用的战术开始出现了。
    现代排球的技战术是讲求实效的,当两边快速甩开战术能达到同样的进攻效果时,那些繁复的战术就显得 有些得不偿失了。慢慢的,简单实用打法发展起来,副攻的战术快攻就是快攻,短平就是短平,再往下不仅快 而且高,有意识地往后区打,二四号位的进攻都是以长线为主,以突破对方的拦网。这就是这两年明显的变化 。
    立体进攻中二号位进攻的作用越来越大。当年这种低弧度进攻的战术并没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现在看 来,这个位置的进攻具有几个特点,一是不好拦,拦网的节奏不好掌握;二是这个位置作为一个主要进攻点, 放置的都是些高大队员,能有效阻止对方四号位的进攻,是非常实用的。从去年的世界锦标赛就不难看出,意 大利,南斯拉夫等队扣球得分最多的都是这个位置上的队员。
    技战术的发展和新规则的运用,使排球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来回球多了,比赛更精采了,看似简单的战 术,组合起来却更合理更有效。战术在这种合理原则下逐渐多了起来。立体进攻将前后排快球结合在一起,而 后排队员如今能扣出快球、近体快球,这些都是过去不能想象的。
    战术的实效性变化,对二传手的要求越来越高。意大利、南斯拉夫队水平高是跟他们的二传队员的个人能 力分不开的。为什么战术变化少了,对二传的要求更高了呢?因为过去有一传的保证,进攻队员又有很多假动 作吸引对方拦网的注意,二传的压力相对要小。现在没有了这些战术,偶有双快,更多的是单人快球,能给二 传掩护的进攻队员越来越少了,所以,战术组成虽然简单了,但对二传人网上处理球的能力、传球速度、隐蔽 性及传球的技巧要求更高。
    严格说来,世界排坛技战术的简单实用实效性发展,本质上还是运动员个人能力与水平提高的使然。
    于是,这就引发出第三个话题:中国男排训练与体能的问题。
    长期以来,重下肢训练的中国男排、上肢与腰腹的力量很弱,因此滞空能力很差,在空中很难做动作,控 球能力很低。如果上肢、腰腹力量强,不仅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而且连续起跳的能力也强,能在空中控制身 体,就能够做许多动作,而我们却忽视了这一点。比如我们的新队员,随便蹲腿(杠铃)力量都能在150—160 公斤,可上肢挺举40公斤做10个都很吃力。在欧洲,我们看到阿根廷队队员站在那儿挺举90公斤,跟玩儿似的 ,把我们的队员都惊呆了,差距可想而知。
    除了认识上的问题,还有一个手段问题。身体训练是一门科学,联合器械放在那,练的方式与量不同,效 果是不一样的。在国外,身体训练都配有专门的教练,练什么,怎么练都是非常严格和科学的。而我们地方队 现在的体能训练大都还停留在主要蹲蹲腿,蹲完后再随便练练上肢就完了的水平。这样不行。国家队每天都要 练力量,而且练完后还有专门的时间用于上肢训练。
    尽管由于观念上的滞后,使中国男排拉开了与世界强队间的距离,但是只要我们对当今排坛最新技战术有 清醒的认识,紧跟潮流抓紧训练,还是能有所作为的。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