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管同学叫老师

  2009-05-01 13:45:06  
我管同学叫老师 新的时代新的环境,教师和学生都在相同的起跑线。虽然教师经历过较长时间的学习,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 我是一名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以来,每一天都会有许多故事发生,这些故事有的让我感到欣慰,有的让我感到凝重,有的让我自豪,有的让我深思。正是这些故事伴随我在教育的岗位上不断成长。 记得有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我管同学叫老师

新的时代新的环境,教师和学生都在相同的起跑线。虽然教师经历过较长时间的学习,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
我是一名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以来,每一天都会有许多故事发生,这些故事有的让我感到欣慰,有的让我感到凝重,有的让我自豪,有的让我深思。正是这些故事伴随我在教育的岗位上不断成长。
记得有一年我新接一个班,在这个班里有一个叫白松蔚的同学,我就是管他叫老师的。究竟是为什么呢,这要从一节数学课说起……
那一天我象往常一样拿着课本、胶片走进了教室。讲课的内容是“几百几十的加减法(2)”。
上课了,首先进入复习,口算了十道整百整十的加减法题和三道两位数的退位减法题,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为本课做好铺垫,然后进入了探索新知阶段。我出示了一道例题360—70,先让学生读题计算然后先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奇思妙想,而且我明白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必须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两点为前提。
记得卡尔﹒罗杰斯曾认为,创造性的本质,或者说其内部构成,是不可能靠强迫形成的,而是要在适宜的心理环境中让他们自由的表现出来。因此我除了适时的在解题策略方面给孩子们以诱导之外,就是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所以他们讨论的可激烈了。
在汇报讨论结果时,有的说:我是把360和70分别看成是36和7。用36减7得29,再填上一个0,最后结果是290;
有的说:我把360 分成300和60 ,用300减70得230,再用230加60得290;
还有的说:我把360 分成200和160,用160减70得90,再用200加90得290 ……
当白松蔚发言时,他说:“我用70减60得10,再用300减10得290。”当他说完自己的解法时,我一下楞住了。这是一个多么新鲜的解题方法呀!而且在以前的解法当中,当被减数不够减时是不能够用减数减被减数的,这是有背常理的,可他偏偏这么想了而且结果正确。这么做对吗?问题一提出,全班同学立刻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看他们争论不休,有一学生站起来说:“对不对检验一下不就行了么。用他这种办法多做几道题,如果结果正确就对,,如果结果不正确就不对。”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开始检验:
160—90用90—60=30,100—30=70正确;
  240—80 用80—40=40 ,200—40=160正确;
                 450—70用70—50=20,400—20=380正确……结果全部正确。
事实证明他的方法是正确的,全班同学为他鼓掌。我也很激动,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了他的大胆创新精神,希望大家向他学习。并且说:“今天白松蔚同学为大家上了一课,也为老师上了一课,老师非常感谢他,所以他现在也是老师的老师。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向他一样争做老师的老师。”此后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大家努力的开动脑筋,让自己的想法更好。这就是我管学生叫老师的原因。    
其实有的时候,只要你认真发现,孩子的小脑袋瓜儿里的想法可多呢,有的时候比我们想的还好呢!他们有时真的能做我们的老师。我想: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下课后,我把白松蔚的这种奇妙的算法同其他的老师说了,他们也感到惊异。在一次无意中,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是吴文俊院士写的《数学教育现代化问题》中知道了他的这种算法中实质上运用了叫做“十进位值制”的数字表达方法。据吴院士讲这是我国古代的第一代发明,是经的起几千年的历史考验的,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方法。他引用德国大数学家拉普拉兹的话说:“发明这样的一个方法是多么困难那?可以从以下几个事实看出来,就是有两个历史上古代最伟大的人物,两个天才人物,一个是阿基米德,一个是阿波罗尼,向这样两个伟大的天才都不能发现这样重要的事情足可见其难度之大了!所以我也很纳闷儿:这样一小孩子怎么就能如此轻而易举的运用了呢?而且我有个疑问,这种奇妙的怪算法与什么有关?我们的教学与教育方式,与孩子们的创新思维的机制究竟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是内因还是外因?我深深感觉自己所学有限,对自己也有了怀疑,深感自己责任之重大,在教学过程中怕自己误人子弟。
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我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