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课堂实录与实践反思

  2009-05-01 13:27:14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与实践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6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与实践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6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课堂实录:
    (课前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已出示课本2-3页“解决问题”的主题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刚才上课前,大家都在观察和议论这幅图,你能说说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1:有很多小朋友,他们玩得很开心。
    生2:有的小朋友在玩跷跷板,有的小朋友在看木偶戏。
    生3:还有一个小朋友说“我要去买面包”。
    生4:看木偶戏的小朋友中有几个想去丢沙包,走开了。而另一部分小朋友又加入进来看木偶戏了。
    生5:有12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
                        ……
    2、师: 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在看木偶戏,现在有几个小朋友在看木偶戏?
    师:那我们一起去看看木偶戏的情况吧。
    (课件出示“木偶戏”主题图)
    二、主动探索,协作交流,领悟解法。
    1、解决看戏问题。
    师: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和同桌交流一下。(师边说边点击出示对话诓“原来有22人在看戏”;“我们去丢沙包吧”;“我们也来看戏了”。)
    (学生交流。)
    师:看了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吗?
    生:我能解决现在有多少人在看戏了。
    师:(边点击对话诓边说):你跟小精灵明明的问题一样“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师: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做在本子上。
    (学生尝试解题)
    师:谁来说说“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生:现在看戏的有29人。
    师:有不同答案吗?(生:没有。)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生1:我是22-6+13=29(人),因为原来有22人,走掉6人要去掉,又来了13人要加上。
    生2:我是22+13-6=29(人),先加上来的13人,再去掉6人。
    师:可以吗?(生:可以。)
    生3:我是22-6=16(人),16+13=29(人)。
    (生:也对的,就是分开来了。)
    生4:那么还可以这样:22+13=35(人),35-6=29(人)
    (生:我也想到了。)
    你能不能把这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说给同桌听听。
    (学生协作交流。)附板书:(1)22-6+13=29(人)        (2)22+13-6=29(人)
     (3)22-6=16(人)       
     (4)22+13=35(人)
      16+13=29(人)               35-6=29(人)
    师:在刚才的交流中,对这四种方法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生:第(1)种和第(3)种其实是一样的,第(2)种和第(4)种也是一样的,只是下面两种是分开写的。
    师:大家思考一下,是不是这样。(学生在瞬间的思考后都欣喜地表示认同。)
    2、解决买面包问题。
    师:我们解决了看戏的问题,下面我们该去面包房了。(课件出示面包房的主题图)
    师: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小朋友再排队买面包。
    师:对呀,可能刚才小朋友玩得有点饿了吧,看他们买面包多有秩序,不济不闹,排队购买,我们平时去超市排队吗?
    生:当然排队。
    师:看了这幅图,你想到些什么问题?
    生1:面包师傅的面包有可能会不够,因为排队的还有好多小朋友。
    生2:面包师傅零钱可能会不够,找不开了。
    生3:面包师傅一共做了多少面包?
    生4:一个面包要多少钱?
    生5:王老师,看到这些面包,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
    师:大家的想象非常丰富。可能我们平时会碰到这样的事情。现在,图上出现了这么些信息。(课件出示对话:“我一共做了54个面包。”“我们买了22个面包。”“我们买了8个面包。”)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生1:面包师傅一共做了54个面包,卖去22个面包,还剩几个面包?
    生2:左边的小朋友和右边的小朋友一共买走了几个面包?
    生3:如果知道一个面包的价钱,我还能算出买8个面包多少钱了。
    师:当然,你真棒。
    生4:面包师傅那里还有多少面包没有买走?
    师:这个问题又和小精灵明明的一样了——“还剩多少个?”(课件出示对话?)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思考片刻
    师:大家在本子上试试看,该怎么列式计算。
                        ——生尝试解题。
                        反馈:方法(1)54-8-22=24(个)           (2)54-22-8=24(个)
                                  (3)54-8=46(个)             (4)54-22=32(个)
                        46-22=24(个)                 32-8=24(个)
                                  (5)22+8=30(个)
                        54-30=24(个)
                        师:能不能把第(5)种方法也写成一个两步的算式呢?
                              54 – 30 = 24(个)
                                
                              22 + 8
                        (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
                        生1:把22和8放在30的下面。(生1板书:                     )
                        生2:王老师,我和他不一样一点。
                        
                        
                              54 – 30 = 24(个)
                                
                              22   8
                        


                        (生2板书:                       )
                        
                        ……
                        
    师:你们的想法都对,30就是由22+8得来的,你们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了创新,老师你们鼓掌。(师生鼓掌)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把30去掉,写成54-22+8呢?
    (生:不能,这样答案不一样了。)
    师:在数学中我们一般用一种小括号的形式来把这个算式写成两步式题。54-(22+8)=24(个),小括号象两扇门,把22和8这对好朋友关在一起,在计算时,我们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22+8=30,再算54-30=24,这和刚才两位小朋友的意思一模一样,只是在写法上改用了小括号。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巩固小括号的应用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