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变脸”

  2009-05-01 10:43:54  
道德教育“变脸” 德育的原点问题是“关系”问题。班组串换德育模式的实质是“串换”,是把原有的凝固了的关系、凝固了的结构、凝固了的那几个屈指可数的结点,通过关系和结构方面的调整,形成新的网络结点、新的网络组织,营设新的“道德场”。 每隔两个月,江苏省江阴市峭岐实验小学4年级以上的大部分班级就会向同1年级的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道德教育“变脸”

    德育的原点问题是“关系”问题。班组串换德育模式的实质是“串换”,是把原有的凝固了的关系、凝固了的结构、凝固了的那几个屈指可数的结点,通过关系和结构方面的调整,形成新的网络结点、新的网络组织,营设新的“道德场”。
    每隔两个月,江苏省江阴市峭岐实验小学4年级以上的大部分班级就会向同1年级的兄弟班级派遣“留学生”,开展班际互访。在此期间,参与的每1位老师都在想,串班的这些学生,无论成绩如何,到了新班级之后会有什么变化?出访的学生心里早有打算。1位叫张竹的学生在串班日记中写道:“希望把不好的毛病给改了,回到自己班里以后是1个新的我。”1位叫承艳的同学写道:“我相信我1定能更好地融入这个新的大家庭。”
    而在日常教学中,“串组”活动随时都在进行。每个学生都不会固定在1个小组中,都随时面临新组合。
    别开生面的“班际互访”、丰富多彩的“小组串换”,“班组串换”践行8载,至今已成为峭岐小学师生教育生活的1部分。
    丰富课堂生态德育悄然成为教育的核心
    班组串换制的首提者、上海师范大学刘次林副教授认为,德育的原点问题是“关系”问题,也就是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些关系,是1个人能否与其生存环境保持积极适应的关键,也是1个人能否拥有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关键。
    由于我国学校的教育组织形式基本上是“班级授课制”,在日常班级生活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所面对的人际关系都是相对固定的。刘次林说:“学生若长期生活在熟悉的、安全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变得保守,丧失适应新环境的欲望和能力。”而“跟班”的教师也有可能因自己的成见对学生发生暗示作用,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不利。法国教育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要“保证儿童不只在单1的环境中受到培养,或者由单1和特殊的人来培养”。教育必须创造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更多教师和同学的风格,相互补充,协同影响。这也是班组串换制的设计初衷。
    谈到班组串换,峭岐实验小学校长胡国良如数家珍:“老师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好多种方法,班组串换分为串班和串组两种形式。串班要根据学生及其家长的意愿和班级集体的现实情况进行。‘班际互访’是串班的1种形式,学校组织每班每学期开展2至3次出访,每次出访1/6学生,时间1般为20天。要说串组活动,那就更加丰富多彩了。”长时串组是根据班级情况和学生需要,每间隔1段时间进行串换,组成新的小组,以形成新的合作、竞争和交往环境,让学生处于新的学习群体中,站到新的起点。串组比较注意串换形式的丰富多样,可以是异质分组,每组由不同学习发展水平的学生组成;也可以是自主分组,学生自由组合;还可以是随机分组,1般用游戏形式进行,比如“卡片拼图”法、“连字成句”法、“小队长摸兵将”法等。“每串1次组,学生的角色便作1次转换。”胡国良说,“班组串换制在现行班级组织形式基础上,将班级划分为多种活动小组,鼓励小组成员进行充分的合作,组间开展竞争,并按照1定时段的频率实行班组之间的动态串换,目的是通过教学的载体完成道德教育的任务,将教学与德育有机统1起来。”
    班组串换的顺利进行需要老师和学生学会“悦纳”别人,只有相互悦纳才会使新的集体很快融合起来。副校长徐燕认为:“无形之中,班组串换重新处理了德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关系,悄悄把德育置于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地位。”
    打破凝固的关系和结构营设新的“道德场”
    朱小蔓教授在参与班组串换德育模式研究时说,我国以往的德育主要是“内容”取向,就是首先确立1些要教给学生的社会要求或者德目,然后逐条教给学生。从德育是让学生社会化这个角度来说,这种方式的教育是需要的,但如果说得多、做得少,当事人就不能有所感悟,也无法变为自己的生活经验,道德教育就不会有实效。她说:
    “班组串换的实质是‘串换’,也就是不凝固在1种方式、1种制度、1种结构上,不局限在1种固定不变的关系中,而是把原有的凝固了的关系、凝固了的结构、凝固了的那几个屈指可数的结点,通过关系和结构方面的调整,形成新的网络结点、新的网络组织,营设新的‘道德场’。”
    小封读4年级时串过班。他历年都是班长,威信很高。到邻班“串班”时,正值新1轮班委竞选,他信心10足地告诉老师自己要做班长,但竞选当天,他有事未能到场,以13票之差落选。在他的强烈要求下,竞选重新举行,但仍以10票之差落选。此后,他情绪1落千丈,对班内的事情不闻不问。随之而来的语文单元考试中,好几个同学都超过了他,1连串的“挫败”使他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他在日记中写道:“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我并不是最优秀的学生……”现在,他已经是初2的学生了。慢慢长大了,他觉出了串班的好处。串班使他学会了尊重别人,也锻炼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班组串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清0意识”。“清0”就是忘记过去的成功和失败,回到0起点,从0开始。它有利于调整人的心态,激发、保持进取心。儿童的世界是很奇妙的,1件在成年人看来很小的事也会在儿童心中掀起波澜。班组串换正是利用了这1特点,为孩子创设多种情境,让他们在其中感受、判断、选择,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态度和习惯。
    在班组串换中,教师也改变了。于老师200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学校,1开始和学生关系比较传统,总是板着脸见学生。“其实那是1种不自信的表现,生怕处理不好和学生的关系”。原班的学生不敢和于老师交流,串班的同学却不怕他,会问他喜欢吃什么,有没有女朋友,还发现了他的第1根白头发。他开始喜欢和学生交流了。串班学生来了之后,他故意选择了1位比较内向、1说话就脸红的学生做班长。“做了班长后,他完全变了。而我也在变化,我们的变化轨迹是1样的。变化不是本来没有的,为什么现在有了,明显了?实际上是本来有的东西通过‘班组串换’实现了或者说凸显了,人也就能够更全面地看待自己了”。
    学校管理紧密配合百年老校积淀新文化
    1 2下1页
    班组串换实验得到了全校管理工作的紧密配合。为组织班际互访,峭岐实验小学的教师着重抓了6个环节:第1是确定串换人选。实验班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荐,并与家长1起填好《串班学生申请表》,学校的教科室会同班主任根据学生性格、爱好、交往能力、合作竞争意识、人际关系等特点进行搭配。第2是调整好实验班各班教学进度。第3是指导学生制定发展计划。第4是开好迎送会。第5是鼓励学生每天写好日记,并与同学、老师多交流。第6是辅导学生总结班际互访的收获。
    胡国良说:“班组串换德育模式就是要在串换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交往、学会清0。这4个‘学会’是班组串换的4项主要内容,也是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4项重要素质。通过精心的实验,学生在这些道德素质方面已经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有的同学认为通过班际互访结识了更多的朋友;有的同学认为来到新环境有了新开始,有了新希望;有的同学认识到,要给新同学、新老师留下好印象,得约束自己;有的同学重新认识了自己,不再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或是差的学生。1些参加过班组串换实验的毕业生都把小学时期的“串换”留在对母校的美好记忆中。根据对串班学生的跟踪调查,老师们发现,学生身上通过实验发展出来的社会性素质,明显有利于他们的初中生活。
    峭岐小学起初并没有刻意去申报上级的课题,只是实实在在地做。鉴于班组串换实验取得的成效,无锡市的专家主动将之确认为市重点课题。后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将之推荐为省“105”重点课题,并且于2007年获得江苏省第2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胡国良说,峭岐小学已经是1所百年老校了,班组串换实验无疑为这所百年老校增添新的文化生长点。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