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逗”于数学教学中

  2009-05-01 13:09:06  
融“逗”于数学教学中 相声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四项基本技艺。许多人之所以爱听相声,是因为相声能逗大家乐,使人们在乐的氛围中得到娱乐和某种启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融入相声中“逗”的艺术,那么就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做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融“逗”于数学教学中

 

相声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四项基本技艺。许多人之所以爱听相声,是因为相声能逗大家乐,使人们在乐的氛围中得到娱乐和某种启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融入相声中“逗”的艺术,那么就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逗”在课前

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智能的重要动力。所以,课前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次上课前,我发现班上学生不知什么原因,个个没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这时我并没有急于上课,而是出了这样一道题:“王师傅5小时加工80个零件,李师傅5小时加工60个零件。”问:“哪位同学能给这道题提一个问题?”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王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有的说:“李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也有的说:“王师傅每小时比李师傅多加工多少个零件?”我说:“这些问题都没有错,可这些问题都不是我想要得到的”。此时,学生都感到很茫然:到底要提什么问题才符合老师的要求呢?于是我又说:“我要提的问题比你们提的难多了,谁能告诉我,王师傅和李师傅哪个是老师傅?哪个是小师傅?”我这一“逗”,教室里立刻沸腾了起来,有的学生说,因为在同样的时间里,王师傅加工的零件多,老师傅做得快,所以王师傅是老师傅,李师傅是小师傅;有的说不一定,老师傅年龄大了,做得比较慢,而小师傅精力旺盛做得快,所以李师傅是老师傅,王师傅是小师傅。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此时,我的目的已达到,就说:“同学们,你们回答得都有道理,到底哪个是老师傅,哪个是小师傅,只有王师傅和李师傅知道,我们大家都不知道。”通过上面这一番“逗”,调节了学生的心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融洽了师生间的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间有了了解,有了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教与学上产生共鸣。一次我到外地借班上课,上课前,觉得这班学生都很紧张,为了缓解这种情绪,圆满上好这节课,上课前我先跟学生“逗”了一番。我说:“今天杨老师给同学们上课,上课前,我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会笑吗?”对于这个既简单又滑稽的问题,学生都感到诧异、可笑,他们齐声说:“会笑!”我又追问一句:“能不能笑给我看看?”听了这话,学生都忍不住大笑起来。这一笑,消除了学生心理上的紧张,学生感到我这位老师很和蔼也很幽默,便轻轻松松地上起了课。

二、逗”在课始

课始,学生的注意力还不能从课间活动中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教师可以灵活运用“逗”的方法,设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例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在课的开始,教师对学生说:“今天,我要给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一听说要猜谜,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要猜的“谜”上来了,“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于是,谜语一出,学生就各说不一,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这时老师拿出一个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对学生说:“同学们看一下,刚才谜面上的‘哥哥’是不是这根长针,‘弟弟’是不是这根短针?那么‘哥哥’、‘弟弟’在钟面上叫什么呢?它们是怎么走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有关方面的知识。”这样一“逗”,为新课的学习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中。

三、“逗”在课中

一节课四十分钟,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持久,课中充分发挥“逗”的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涌起和保持下去。义务教育教材第五册(人教版)中“长方形周长”的教学,没有把“(长+宽)×2”这个公式列出来,而是举出三个学生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即:(1)长+宽+长+宽;(2)长×2+宽×2;(3)(长+宽)×2;然后讨论这三种方法中哪种解法简便。我在教学这个知识点时,觉得这三种方法中,除了第一种方法比较麻烦外,其它两种解法都较简便。但为了让学生的注意力再集中起来,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问话:“同学们,这三种解法中你们喜欢哪种解法?”只有两个学生说喜欢第一种方法,其他学生都喜欢第二种或第三种解法。又问:“喜欢后两种方法的同学,你最喜欢哪种方法?”有的说喜欢第二种,有的说喜欢第三种,各持己见。这时,我首先对这两种方法给予肯定,接着说:“你们都有了自己最喜欢的方法,你们想不想知道杨老师最喜欢哪种方法?”我逗出这句话后,学生又议论起来了。我微微一笑,装作很神秘的样子说:“我最喜欢的是———第———三种解法。”刚才说喜欢第三种解法的学生都高兴了起来,把课堂教学又一次推向高潮。接下来,把自己喜欢第三种解法的原因作一补充说明。这样处理,既起了导向的作用,突出了教材的意图,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逗”在课尾

一堂课临近“尾声”时,学生注意力较分散,心神不够宁静。此时,教师的课堂练习要有趣味性,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教学“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这节内容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课的结尾安排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式练习:

小红:某地猪肉价格每千克14元,小王要买12千克,要用多少元?

小芳: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小明:汽车8小时行336千米,每小时行多少米?

小刚:单价×数量=总价

小林:张叔叔4小时可装订48本书,平均每小时装订多少本书?

小伟:工作总量÷时间=工效

小军:红红家今年种了14棵桃树,共收桃8120千克,平均每棵桃树收多少千克桃?

小平:路程÷时间=速度

指着以上练习,我说:“左边的几个同学给他们的好朋友出了几道题目,他们的好朋友也很快列出了关系式。请你们找一找,哪些同学是好朋友?”很快,学生找出了小红和小刚、小明和小平、小林和小伟这三对好朋友。我接着问:“小红、小明、小林都有了好朋友,那么小军的好朋友又是谁呀?”有的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是小芳。”有的说不是,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发现小军出的这道题的关系式应该是“总产量÷数量=单产量”,所以小芳不是小军的朋友。这时我趁势问:“哪位同学愿意做小军的朋友?”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正确的关系式。以游戏的形式作为这节课的结尾,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节课又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总之,不管是相声中的“逗”,还是课堂教学中的“逗”,“逗”的艺术实际就是语言的艺术。借“逗”来激发兴趣,让兴趣为学生在课上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这样的课,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


上一篇:玩扑克学算术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