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每一个孩子
有这么一个孩子:小学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尤以数学成绩优秀,获长沙市小学数学奥赛奖,初中时被保送进了某重点中学。就在一次初中的家长会上,老师报了全班同学一次数学小考的成绩,点到了这位学生说:“……某某,作业马虎,成绩差……”,作业马虎,老师并没有说错;成绩差——是啊,这次数学小考100分只得了89分,所以在尖子生济济、强手如云的班集体,这样的成绩当然也只能算差了。然而,就是这位被老师称为“成绩差”的学生,后来在高中学习时获湖南省物理竞赛特等奖,高考时数学成绩143分,物理147分,(数学物理两科离满分共差十分)总分676分,在当年全省高考成绩排名榜上是第三名,长沙市理科成绩第一名。远远超过当年北大、清华的录取线(630分左右)。这只是一个任课老师的一句普通的话。我觉得当时这位老师对学生并不了解熟悉。仅凭一次考试稍有闪失,就如此下结论,未免过早。一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要经历上百次的考试,有成功,也有失败,没有常胜将军,决不能以一次偶尔的失误就判定学生的优劣。而且,学生在成长阶段,思维发展快,学习的潜能很大,可塑性很强,也不能随意的贬低学生。
不要轻易贬低孩子,要赏识孩子。这就是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
而今更重要的是,不能单凭学习成绩,来看待学生。据我所知,这孩子他不仅是爱看书,突出的优点是特别爱劳动,而且热心助人。先后担任过班级的劳动委,体育委员,打篮球是个好手。我觉得现在综合素质评估,他一定能行。
我的同事的儿子也有这样的经历。不必说这位同事的儿子现在怎么出类拔萃,在名牌大学毕业后,又在几千人参加的考试中胜出,成了上海一家有名 的合资企业的白领。回想他的童年,在某学校读书时,我这位同事也是经常被老师呼来唤去,成了到学校“训话”的对象。有素养的老师,讲话还客气一点,优缺点都提,有的老师,骂学生,连家长一起骂。记得不知那位教育家曾讲过这样的话:糊涂的老师啊,你的讲台下面有爱因斯坦、有爱迪生、牛顿,意思说老师不要扼杀了你的学生。
许多老师其实也是好心,是恨铁不成刚,对学生不满意也是自然的。但这里也有一个观念问题:不能以大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听话、守纪,循规蹈矩,不想歪点子,不闹出格的事,不贪玩等等才是好孩子。其实童心未泯,好奇、好动、贪玩、爱乐,才像是一个真正的的小孩。老师的职责只是将这群活泼乱跳、无拘无束的小马驹,套上一个思想和学习的小龙套,让他们逐渐长大、逐渐成熟、强壮,成为一匹能独立识途的好马。
上文提到的高考考得好的那位小孩,也是一个贪玩的小孩。玩篮球、玩电游、上网、迟到,不按时回家,拖欠作业等等,都时有发生,所幸的是,他后来遇到了许多赏识他的老师,宽容他的缺点,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他考试迟到了,递给他一个面包——知道他未吃早饭,随即电话叫家长给他修好单车链条……知道他因准备参加省里物理竞赛,而长期熬夜,给他中午找地方休息……知道他家庭困难,评定奖学金以助学……对他的缺点也很少批评,只是给他个别讲。所以,他有了自信,有了前进的动力。成了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
赏识教育是让人学会感恩,启迪智慧的教育。
有人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我赞成这句话。
我对我的学生,也以这种赏识的观念,欣赏的心态对待他们。这样使我自己快乐,他们也快乐。 我在课堂上,记表扬学生的多,与老师对立学生的少;师生自然交流多,老师训话少。对违纪讲小话等现象是宽容的多,处罚的少,对成绩差的同学,总是鼓励的话多,找优点多,刺耳的话少……我赞成这句话:“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不仅是给别人带来快乐,更是让自己快乐,因为你心中充满光明;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仅给别人带来痛苦,更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因为你心中一片阴暗。”
当然,我这种做法,对那些品德较差、恶习缠身、厌恶学习的小孩,也许不能适应,但对多数健康发展的小孩,还是可取的。至于说,当班主任,如何定出规章、严肃纪律,以良好的“军规”约束好学生,那又是令当别论了。
这是我偶尔想起来的一点体会,也算是自己与别人交流的一个教育的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