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教学应注重“首因效应”

  2009-05-01 12:57:21  
初一教学应注重“首因效应”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在初一数学教学中,搞好首因效应极为重要.教与学是双向交流,如果学生对教师或初中数学课的第一印象不好,势必影响到今后的教学质量.初一学生的认识水平及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辩证思维还刚开始形成,他们往往只凭某一点的好坏,凭直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初一教学应注重“首因效应”

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在初一数学教学中,搞好首因效应极为重要.教与学是双向交流,如果学生对教师或初中数学课的第一印象不好,势必影响到今后的教学质量.初一学生的认识水平及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辩证思维还刚开始形成,他们往往只凭某一点的好坏,凭直觉下判断、做推理,得出结论.所以,在初一学生首次接触初一数学这门课的时候,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首因效应,为以后的数学教学开个好头,打好基础.

怎样才能做好这一点呢?

第一、在首次与学生见面或接触时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事物好恶的片面性、随意性及迁移性.当他们的第一印象比较好时,就会把这种“好感”迁移到你所教的学科上.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态度等,也将对你所教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到他们一生对数学的态度和看法,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切,给学生留下个好的第一印象.

第二、要“超水平”地上好第一节序言课

据抽样调查,初一学生对数学是比较喜欢的,但具有不稳定性.刚开始学习时,出于好奇,兴趣较浓,在上第一课时,学生们一般都抱着见一见“庐山真面目”的心理,期待着能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得到上课的乐趣.如果这一节课处理得不理想,就会使学生大失所望,因此,教师对第一节课不能掉以轻心,不加重视,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感情.而应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感情.

如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代数第一册(上)的序言课可设计以下内容:首先介绍初中数学课分为代数、几何,本学期首先学习代数.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第一页,看插图,讲述我国古代数学家和数学名著的故事.

(1)祖冲之: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据《隋书·律历志》记载,祖冲之求得的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以22/7和355/113分别作为圆周率的“约率”和“密率”.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算出圆周率到七位小数的人,他提出的“密率”比荷兰人安托兹得出“密率”早一千一百多年.

(2)《九章算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由古代数学家刘徽约在公元1世纪时所著,其中记载着负数的概念及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这种运算法则与现在教科书中有理数加减法则是一致的.而欧洲人到15世纪才承认负数呢!可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负数的国家.

通过这些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数学意识.

最后介绍现代数学的发展情况,如数学的发展不再是过去的单一的学科,它已渗透到社会的其他学科.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大到天体运行、卫星追踪,小到粒子裂变,物质的化合、生物的遗传变异,等等,无一不用数学.无一不渗透着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借此说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接着介绍本册共有四章,用半个学期的时间把它学完,在学习中注意养成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先看书,后做作业的好习惯等.这样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为初中数学学习开一个好头.

第三、努力处理好每章的第一节课

一般来说,每一章的第一节内容都是本章的重要概念,是一章的核心所在.这样的课教师准备得充分与否,教学内容组织得合理与否,方法恰当与否,必将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甚至影响到后面章节的学习.尤其是对于第一次出现的概念,要一次讲清、讲透.若一开始就讲不清楚,甚至出错,后面要想让学生纠正就很难,甚至花较大的精力和时间都不一定会得到好的效果.因为第一次的印象形成的概念和结论是非常深刻而且将是永久的.

第四、认真对待每位学生的第一次提问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是不容忽视的,它能够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教师则可以及时根据学习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教学过程、方法和内容,以便提高教学效果.同样第一次回答数学课上的提问,对学生来讲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如果处理得不当,将起不到提问本来的作用,并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负作用.因此,进行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的问题要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水平.

2.要特别注意明确问题的重点,问题内容要集中.

3.提问问题的答案要明确、简洁.

4.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回答后多鼓励,对回答不对的学生要分析错因,明确修正方法等.

第五、从内容,难度等方面设计好第一次数学考试

考试是教师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手段,也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次机会.对于第一次数学测验,学生一般会作较充分的准备.由于初一学生对问题的评价是表面的,兴趣是不稳定的,就往往会因一时一事的失利而感到一切都差.因此教师要努力设计好第一次考试,不要让那些已经做了较大努力,但反应较迟钝的学生第一次考试惨败,防止挫伤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防止他们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已做了尽可能的努力还是没考好,看来我不是学数学的料”,“我太笨”,等等,从而放弃今后对数学学习的努力,遇到困难则不想克服.尤其是那些智力不太好的女生,本来就有困难现在会更无兴趣,并产生自卑感,如此大的心理压力,将会给今后的学习蒙上阴影.

第一次考试应设计得合理,难度应适中,应使绝大多数学生考出较理想的成绩.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并不难学,对今后学数学的自信心会增强,积极性会更高,兴趣会更浓,就会出现好的更上一层楼,差的迎头赶上的局面.为使数学教学取得大面积丰收创造了条件.

除了上面的五点,在数学教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第一次”,细细的琢磨将会有更多的心得.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首因效应”,创造出好的首因效应,避免学生提前分化,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好的首因效应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要条件.我们在重视“首因效应”的同时,还要一环紧扣一环地搞好教学的每一环节,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