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批评学生之后

  2009-05-01 11:02:24  
写在批评学生之后 写在批评学生之后泗洪县淮海中学 周东才做班主任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了,尤其对学生的思想工作越来越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因特网的进一步普及,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宽,接触的社会越来越丰富多彩,而由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还不够成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写在批评学生之后

写在批评学生之后

泗洪县淮海中学  周东才

做班主任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了,尤其对学生的思想工作越来越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因特网的进一步普及,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宽,接触的社会越来越丰富多彩,而由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还不够成熟,自身调节、辨别能力和自身控制能力相对较差,表现出的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富于幻想而不够客观,追求时尚而良莠不分,很容易“追求”上一些不良习惯和风气,并把之带入校园,若不及时发现和制止则很快就会“传染”给别的同学,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及时发现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并予以制止及帮助其改正,便成为班主任思想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对于学生的各种过错,教师将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方法让其及时纠正呢?记得心理学家史京纳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发现:在学习方面,有良好行为得到奖励的动物比有不良行为就受到处罚的动物学得快得多,而且也更能记住所学的,人类也有着同样的情形。所以我们班主任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在激励学生进步时一般应采用多鼓励少埋怨、多赏识少批评的方法,因此用赞扬便能取得的效果最好不用批评。但谁都知道,世上还没有哪一种良药能治百病,教育也一样,只有赞赏、激励和表扬不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有时也少不了鞭策和批评。因为,要真正的帮助一个人是离不开批评的,但批评又常易伤到学生的自尊,引起反感,我们怎样才能两全其美呢?因此,如何把握好批评的分寸,采取什么样的批评方式,才能让学生乐意接受,才能达到我们希望的教育效果,便成为班主任必须思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将结合自己的做法,谈谈自己对班主任批评工作的思考和体会。

(一)牢记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为了唤起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行为中存在问题的警觉,限制和制止学生的不良或错误行为并使之及时纠正从而向着正确方向前进,并不是让学生难堪,更不应讽刺、挖苦。若不注意而伤到学生的自尊,一旦让学生有这种感觉:老师的批评不是为我好,而是挖苦我,那么你的思想工作便会适得其反,他们便会一问三不答,或者表面答应要改正缺点,但心里是不服的,这些口“服”心不服的学生,常会在暗地里给你很多“享受”不起的“回报”,让你苦不堪言。只有牢记批评的目的时,面对任何事情,作为教师才不会有任何不利于教育学生的偏激言语和举动。

(二)把握好批评的原则  1.“就事论事”原则。这个原则其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论事而不论人,二是就一件事论一件事。也就是说,在学生犯错误时,我们是批评他这种错误的行为而不是批评学生这个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批评人只能引起学生的抵触,学生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被批评,不知道要改进什么,批评他的错误行为却会使学生明白为什么会被批评,需要改进什么,而且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这才是批评的目的。其次,在批评时要做到就一事论一事、就一个问题谈一个问题,不要把以前和这次没有关系的错事拿到一起来讲,不能“你以前又怎么怎么样了”,更不能“你怎么搞的?旧病未治新病又来”,否则会让学生误认为你揭老底算老账,不是为了让人改正,而是为了让人难堪。因为,把过去的错误翻出来并且唠唠叨叨地讲了没完,对我们教师来说完全是愚蠢和无效的。每个学生都有一些应该忘掉和埋藏的过去的事情,我们从中去翻出些错误和过失来,这决不会帮助学生做得更好,只会让学生觉得你喜欢用老眼光看人,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更可能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2.地位平等原则。在批评学生时,老师决不能“现在我以班主任身份和你说话”。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是不会收到任何效果的。这里的平等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往往我们有很多老师,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不老师讲得有道理还是没道理,讲得符合实际情况还是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很少给学生申辩的余地:“你不要插嘴,犯了错误你还想辩护吗?”让学生有话难说、有理难辩、有苦难言。其实,允许学生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一个看法和说法,也允许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申辩的机会,这是师生平等的一个最起码、最根本要求。师生之间只有做到互相尊重,坦诚相待,才能以心换心。3.以理服人原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正在成长中和发展中的学生呢?我们教师必须牢记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是培养优良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没有正确思想的引导,没有道德规范的约束,是难以成人才的。因此,对有错误的学生,只能耐心的和他摆事实、讲道理,不仅让其“知其然”还要让其“知其所以然”,以此来提高他们懂道理、讲道理的自觉性;批评的言语必须是诚心诚意、富有人情味。要用一颗炽热的心去关怀他们,激动他们,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用真善美去唤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让学生听后觉得你是真心为他好,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不是跟他过不去,要他难堪。因为“入情才能入理,通情才能达理”。冰冷的态度、过重过激的言辞,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加说服的难度。只要用我们的真情去感动学生,使之感觉到批评他是为他好,那么我们离“使学生回到正确的航向上来”的目的便只有一步之遥了。4.一视同仁原则。在学生面前,面对的不管是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还是调皮任性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袒。这对于我们教师,的确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同是做错一件事,对于平时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老师往往会无意识地往好的方面去想,认为是偶然的或是无意的,常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而对他比较宽容、理解;而对于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老师常会往糟糕的方面去思考,而投以另一种目光,认为是必然的或是故意的,因而常会小题大做、百般刁难,又是批评又是检讨,很少会轻易放过。教师的这种无意中形成的厚薄分明之情,对那些更需要关心、帮助与鼓励的表现较差的学生来说,会让他们因为教师的不公而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并促使他们对抗情绪的高涨,从而更增大了教师教育的难度。

(三)批评的前期准备  要使批评有理有据、既不夸张、也不失察,教师就必须采取认真观察、仔细倾听、耐心询问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调查,掌握确切的情况,弄清事情的本来面目,分清是非,绝不能偏听偏信。我们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价,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千万不能凭推测和小道消息来作为批评的依据。

(四)选择好批评的时间  在批评的前期准备做好后,一般来说,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不要拖拉,不要拖一段时间之后再拿以前做过的错事批评学生(当然采取“冷处理”方法时除外),因为,这样会给学生有这么一种印象:老师喜欢“旧饭新炒”,待学生把所作的错事差不多忘记后,教师再去“揭老底”,不但不会收到什么效果,反而会让学生认为你喜欢用老目光看人而产生对立情绪,这不是一个高明教师的做法。

(五)选择好适当的场合,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一个适当的场合是一个良好的氛围的必要条件,而良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