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课 程 的 呼 唤

  2009-05-01 12:12:31  
新 课 程 的 呼 唤新 课 程 的 呼 唤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毫无生气和乐趣,使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传统课堂教学设计中重点是按教材逻辑,分解设计一系列问题及练习。尽管也提出研究学生的任务,但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能否掌握教材,学生只是被灌输知识的容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新 课 程 的 呼 唤

新 课 程 的 呼 唤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毫无生气和乐趣,使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
传统课堂教学设计中重点是按教材逻辑,分解设计一系列问题及练习。尽管也提出研究学生的任务,但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能否掌握教材,学生只是被灌输知识的容器。
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为完成教案而教,课堂提问时期望学生的回答与预定答案一致,教学目标就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
要彻底打破传统教育“教师惟我独尊,学生惟命是从;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迫地学;教师声色俱历,学生循规蹈矩”的格局,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要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下面结合《米的认识和测量》的教学谈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对师生状态转变的认识。
一、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们每个教师都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应由被动转为主动,但怎样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是“课改”的焦点和难点。经过一年时间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我以为要做到下面几点:
1、 知识由学生去发现---“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感兴趣。”           
教学《米的认识和用米测量》,当我介绍米尺以及一米的长度时,学生就表现出迫切要亲身体会一米的长度,我及时满足他们的欲望,把米尺交给学生研究。学生伸出两手臂,分别拿米尺的两端,“啊!原来一米有这么长。”学生兴高采烈地比试着,久久没放手。他们还发现米尺上的刻度标有0---100的数字,说明什么呢?学生满有意思地思考着,“1米=100厘米”、“100厘米的长度是1米”学生经过讲座踊跃地回答。
    当学生有了具体1米的长度概念时,就极想用米尺去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我就及时出示测量作业,让学生开始动手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学生自己去寻找测量对象,有的测量讲台的长,有的测量窗的宽,有的测量身高,有个小组的学生说要给我测量裤长呢!他们不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地向我汇报他们的测量成果。
   在米的认识和用米测量过种中,我自始至终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学生不但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学习的乐趣。
2、 问题由学生去解决---“学生在处量问题过种中找到解决的办法,他们是最兴奋的”。
在教学《米的认识和测量》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测量物体的长度,为什么要用米作单位?学生们带着问题一会看看米尺,一会又看看自己的以厘米作单位的小尺子进行分析比较,不用教师督促,同学们完全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他们终于找到答案了,原来用米作单位是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同学们露出成功的笑容。
第二个问题是任意测量你身边物体的长度,并做好记录,用了什么测量工具?长度是多少?当学生接到这题目时,全场沸腾,小组间紧张地分工合作,有的记录、有的寻长目标、有的动手测量。学生们乱中有序进行解决问题,脸上充满自信,选择测量工具时还激烈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得知自己方案获赞同时,高兴地蹦跳起来。这样好学的气氛不正是我们苦苦追求的吗?
    第三个问题是若没有卷尺,你能测量桶盖的边长吗?这时同学们从兴奋中冷静下来,因为桶盖的边不是直的啊!但他们不想放弃,两手还不停地摆弄桶盖。有一名学生突然兴奋地说:“我知道答案了,把桶盖边放在直尺上滚动就知道它的边长。”其他学生听了不禁“啊!对啊!”地发出感叹,并立即着手验证。有的学生还想到用绳子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在一次次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体验了无数成功的欢乐和兴奋,欢笑、思考贯穿整节课。
3、 评价由学生去完成---“学生能正确做出评价时,那他已学会用数学了。”
学生测量完后,需进行汇报工作。我让各组派学生代表汇报,并选出3名细心的学生做评委。每个学生都祈望自己的组能胜出。所以都能静心听评委的见解,但一听到评委不对的地方就立即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们从中再一次建构自己知识网络。
这三点做法就是力求让学生动起来,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尽管处在少年期,但依然具有主动力地应答、选择、发现、思考、策划、行动等需要和可能。我们教育的任务就是把这些需要和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
二、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从学生的角度去看,80%的学生会喜欢和蔼、能干、善于与学生交流的老师;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看,要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索学习落实到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就需要转换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从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的管理者转向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我尝试从以下几点做起:
1、 试一试----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增强自信。
学生没有学不好的,但需要人去扶持、鼓励,幼小的心灵才得以茁壮成长。我在这节课设计的三个问题中都不急于把答案公布,而是对学生说:“你试一试,老师相信行的。”学生得到鼓励,学生的信心就倍增。
2、 你的意见呢?-----由学生自由阐述见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见解,给予学生阐述见解的空间,尝试问:“你的意见呢?”一定有意外的收获。
在汇报测量结果时,有两组的答案不一样,分别是1.8米和2.2米,大家都在争论哪组答案对,当一名学生讲完他的看法时,我会说:“你们的意见呢?”另一名学生补充道“我认为两种答案都对,因为它们都接近正确答案2米。”多有主见的孩子。可见,尊重学生的意见,智慧的火花就会闪现。
3、 你真行!----表扬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当别人称赞他时,他的自信将会成倍增长,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赏识教育,课堂上每一句“你真行、你说的太好了”的话语像甘霖润入学生心田,学生与教师心连心,学习的热情更高涨。
有一位学习困难的学生怎么也测不准桌面的宽,感到气妥、灰心,我说:“别担心,你一定行的。”这学生听到这句话,非常感动,再次认真与老师一起动手测量,最终找到测量的方法。他对我说:“老师原来测量长度一点也不难!”接下来,这位学生积极加入小组测量活动中。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丰富复杂、充满生命气息的,若要使其丰富性发挥积极效应,则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只关注教案得以实现的片面观念,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