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优秀生的“六字诀窍”--睡得好 定力强
身体是高考的本钱。在高考这场硬仗的最后拼搏阶段,身体素质和精神状况至关重要。“东方网大力神”高考调研组为此曾在上海10个学校中,征求家长认为孩子在高三阶段
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全部家长都提到了“复习时间安排和健康状况”,由此可见,在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下,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那么———
●高三学生的健康现状究竟到了怎样的地步?
●反映出的生活安排的不合理现象该如何解决?
●为什么利用同样多的时间,高考优秀生白天的精神状况整体水平略高呢?
●他们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的?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制订计划,非高考50甲的同学对计划完成率的满意度很低呢?
●怎么样的计划方式是高考优秀生常用的呢?
为此,该调研组向2003年秋季高考(上海卷)理科前400名、文科前200名的考生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08份,建立了高考优秀生组数据库,同时在这个分数段范围之外建立了对照组的数据库(高考普通学生对照组)。3个月后又进行了第二次电话问卷调查。下面是问卷的主要内容:
【现状】
●高三阶段学生的入睡时间差异不大
●高考优秀生的睡眠时间主要在6到8小时且质量较好
数据显示:从晚上入睡时间来看,普通的2004届高三考生、高考优秀生高考普通学生的差异不大,都为23点入睡,从平均数的角度看,高考优秀生略早于高考普通学生。高考优秀生在高三阶段有78.5%选择6到8小时睡眠,有17.8%选择8到10小时,3.7%选择6小时以下,睡眠时间比较充足。从睡眠质量来看,高考优秀生的睡眠质量普遍较高,只有2.8%的人出现经常失眠的情况,而且绝大多数(38.9%)的高考优秀生从没失眠。
高考优秀生失眠情况
●学生白天精神状况整体乐观,但小部分学生出现的白天精神萎靡现象值得注意●高考优秀生与高考普通学生相比睡眠时间相当,但是白天精神状况相对更好
高考优秀生组和高考普通学生组分别有95%和84.4%白天精神状况基本良好。但是在高考普通学生中,但是有11.1%的学生出现有时萎靡的现象,有4.4%的学生经常萎靡不振,而高考优秀生在这个比例上要远远低于这个数值。
高三阶段白天精神状况
●高三学生的生活总体情况为:比较有规律
●高考优秀生与对照组相比生活更有规律
大部分高考优秀生生活“一直很有规律”,大多数非高考五十甲选择“大部分时间有规律”。数据显示,有48.7%的高考优秀生选择“生活一直很有规律”,而只有35.6%的高考普通的学生选择这一项。而选择“生活很少有规律”与“没有规律”的也是高考普通学生选择居多,分别为6.7%和4.4%,比高考优秀生多出4.1%和1.8%。
小结:从以上数据看出,高三学生整体的睡眠时间量差异性不大,表明大家用于学习的时间量大致相同,但是为什么高考优秀生的白天精神状况整体来看好于高考普通学生呢?
我们认为和普通学生相比,高考优秀生有两大不同点:
●安排时间的能力比较强,家长督促有效,生活更规律
●任务的完成效率比较高,自制力比较强
下面我们将分别阐述这两个问题:
一、合理安排时间
高三的学习生活压力很大,针对普遍出现的疲劳问题,该如何应对呢?
●数据显示通过制定计划来安排时间的意识已经深入民心
●高考优秀生的家长在“督促孩子早点休息”中扮演了很好的角色●高考优秀生对“制定计划对学习生活的合理安排有帮助”的观点认可度比非高考五十甲高,但是认为“制定计划安排时间”是最有效的观点认可度不及对照组。
数据显示:高考优秀生与高考普通学生分别有85%和75.6%认为,制定一个计划对学习生活的合理安排有帮助,并且有75%和68.9%曾经制定过有阶段性的计划。制定计划已经成为高三学生首推的选择。
在回答“对抗过度疲劳的最有效措施中”,有17.5%的高考优秀生提到了“家长督促子女早点休息”,比对照组高出了6.4%个百分比。这反映出家长督促孩子休息的角色依旧很重要。孩子在高三阶段经常会毫无节制地投入学习,家长需要在孩子学习与健康的权衡比较后,给予孩子强制性的休息时间约束;另外,权威分析也表明:投入学习的时间与效率的关系是正态曲线的分布,一般人在3个小时的精神高度集中后,效率开始下降,没有必要超负荷学习。
二、提高计划完成率
制定计划来安排生活对高三学生而言非常有用,但是高考优秀生对“制定一个计划”的实际有效认可度比较其对照组稍低,当问及原因后发现,制定计划是形式,计划的完成率是高考优秀生生活更有规律,精神状况更好的根本原因。
●高考优秀生对计划完成率的满意度惊人地高,比对照组高出40.1个百分点
●高考普通学生对计划完成率的不满意度高,比高考优秀生组高出14.7个百分点数据显示:高考优秀生组中近61.3%很满意计划的完成率,高考普通学生相应的比例只有21.2%;只有6.5%的高考优秀生不太满意完成率,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