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考语文:开放题型看好要求知己知彼
解读名师:北京一六一中学首席语文教师,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中考评价研究组成员刘雪倩
相对于去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大纲卷、课标a卷、课标b卷,200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是统一在课标b卷的基础上由北京市教委统一命题的。虽然不同区县的语文课本尚有不同,但是对考生语文能力的考查却是一致的,因此对考生不会有影响。
200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无论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还是所考查能力方面都要比往年更加清晰、更加明确了。
那么,如何备战中考呢?刘老师建议同学们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归纳反思查疑补漏
知己知彼
距离中考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各学校正在进行系统复习。学生下一阶段最需要做的就是归纳反思,“查疑补漏”,做到“知己知彼”。首先,要明确考试的范围、内容。其次,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弱项之所在。
在知识的积累、记忆方面,就要落实古诗文的默写,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书写、运用。这些都是课本上的,不应该丢分。
在阅读理解方面,要明确自己哪些能力有欠缺。要熟悉文章的阅读思路:粗读初知——细读揣摩——深入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哪一个环节做得不够好,就应该针对性强地进行训练。如果是前者,那么就多训练概括能力;如果是后二者,就要结合语言环境,进入当时的情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主旨进行整体性的思考。总的说来,就是要坚持统观,在此基础上理解局部段落或句子的含义。
从2006年中考语文的考生答题水平来看,学生在语言运用、识记积累和整体感知等方面的能力较强,而在概括要点、筛选信息和形成解释方面的能力则相对较弱,尤其是形成解释能力的得分率最低。因此,今年的中考生不妨在这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在这里,刘老师向考生提供了一个既有效、又“省劲儿”的方法。就是把自己以前做的练习题拿来,进行归纳和整理。鉴于同文体的文章,在考查内容、考查题型和题的顺序上都大体一致,因此,可以熟悉相同类型考题的思路,总结经验、教训。以记叙文为例,通常问题多是:一让概括情节;二问对字词、句的理解;三让你就文章的思想,结合自身体会谈看法或让你就文章的写作手法鉴赏评价。考生可以将诸多试卷相同的题摆在一起,分析错误原因,积累经验。
文言文阅读一定注意两点。其一,掌握必要的文言基础知识。比如,在字词方面,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文言虚词的词义,目的是借助文言基础知道,了解课文内容。建议同学们,可以把已经学过的文言课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进行归类整理,列成表格,加深记忆。其二,理解文言文的内容。逐句捋意思,精读文章,做到坚持“统观”,学会概括,对全文的思想内容能够“整体把握”。
精研
《考试说明》中的习题示例
中考复习进入最后阶段,时间短、任务重,刘老师建议同学们不要做更多新题,而是要多钻研《考试说明》中的习题示例。那里收纳了2005年至2006年的考题,代表了2007年的考试题型、难易程度。因此,每一道习题示例都要好好做,明确错因。
2007年中考,评价鉴赏能力的考查,大多是开放题型,用简答题形式。要求考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形象,结合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段落,品味词语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为母语的学习,每一个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都能谈出自己的看法,但是,题目答得好与不好,取决于对题目、对文本的理解。如果答题方向不明、文章没有看懂,那么谈的见解势必会有偏颇。因此,语文复习的根本还是增加阅读理解能力。
修改数篇作文
使其上“一类”
那么,如何修改作文呢?
目前,学生普遍反映“没有可写的事儿”,实则是缺少发现,想不到事情的深刻含义,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