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作文:课本——你“害”苦了我

  2009-05-01 08:25:12  
2006年中考作文:课本——你“害”苦了我 课本是我的指挥棒,我时刻得跟着它转。无边习题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  ——题记  晚自习  各科作业多如蚁,时间飞逝难留意。子夜钟声催学子。教室里,收书熄灯孤门闭。  本想一梦归故里,成绩滑坡生愁绪。夜夜高床枕梦呓,只盼考到好成绩。  ——仿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2006年中考作文:课本——你“害”苦了我

    课本是我的指挥棒,我时刻得跟着它转。无边习题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

  ——题记

  晚自习

  各科作业多如蚁,时间飞逝难留意。子夜钟声催学子。教室里,收书熄灯孤门闭。

  本想一梦归故里,成绩滑坡生愁绪。夜夜高床枕梦呓,只盼考到好成绩。

  ——仿范仲淹《渔家傲》

  考试

  无言步入考场,心发慌。正襟危坐闭眼祷吉祥。东瞧瞧,西望望,是惆怅,别有一般滋味在心上。

  ——仿李煜《相见欢》

  归家

  村庄墙院稻茬,石桥竹林篱笆,热菜热茶热饭,久别归家,喜煞老爸老妈。

  ——仿马致远《秋思》

  无题

  少年已识愁滋味,愁海无边,愁海无边,碰到困难不回头。明日再品读书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苦乐伴我天涯游。

  ——仿辛弃疾《采桑子》

  起床

  满地霜冻,漫天云雾,钟声阵阵心发怵。匆洗漱,恐师怒。飞奔来到教室处,“老班”早已把通途。早,我亦苦;迟,我亦苦。

  ——仿张养浩《潼关怀古》

  早读

  课本虽小,分数太重要。闻说清晨读书好,咿咿呀呀凑热闹。

  开始有点喜好,逐渐口干舌燥。只盼时辰快到,出去吃得饱饱。

  ——仿黄庭坚《清平乐》

  为了课本心惆怅,手酸背痛腰如杖。害我虚弱如蚊帐,却把愁绪放心上。

  ——后记

  [在线点评]

  学习、生活的道路上不会尽是一片金色的阳光,其中必然会有忧愁困惑伴随。本文作者已近乎调侃的笔触,反向立意,展示出他对课本,以及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的独特体验与况味,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无奈。作者在紧张短促的考场时间里,能够仿用范仲淹、李煜、马致远等名家的词调,可见平时用功之力,记诵之勤。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