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描写法--让你的文章靓丽N倍

  2009-05-01 08:24:52  
作文指导:描写法--让你的文章靓丽N倍   特写法  河北省 李阳海  [技法讲解]  特写原是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方法,指用极近的距离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其特别放大,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人或物的细微特征,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写作中的特写一般是指散文中的特写,属于报告文学的范畴。具有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形象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作文指导:描写法--让你的文章靓丽N倍

  特写法

  河北省 李阳海

  [技法讲解]

  特写原是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方法,指用极近的距离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其特别放大,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人或物的细微特征,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写作中的特写一般是指散文中的特写,属于报告文学的范畴。具有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形象性等一般特征。由于它是对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作突出、集中、细致的描写,通常是文章最精彩的片断,与电影的“特写镜头”相似,故称“特写”。特写法是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展示事物环境的重要手段。

  [例文欣赏]

  家 乡 剪 影

  河北平山小觉中学 封树明

  我的家乡在笑霞河与滹沱河的交汇处,村庄背后是闻名遐迩的驮篓山。假期里,我和姐姐身背相机,摄下了家乡一个个精彩的镜头。

  村口

  冉冉升起的朝阳镀亮了袅袅的炊烟,“笛笛……”村口响起一串串的喇叭声,一群青年男女驾驶着崭新的摩托,驶向了柏油马路。羽绒服、蝙蝠衫、休闲装、西装,男的潇潇洒洒,女的鲜鲜亮亮,若不是身后大山作的背景,你准会认为这是省会中山路的一族。他们欲向何方?是赶集还是串亲戚?都不是,这是村中离土不离乡的新一代,是镇办企业赶上班的职工。近年来,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小水电,工业硅厂、大理石锯板,水暖器材制造,星罗棋布的厂矿开发着山区的资源,振兴着山区的经济。

  村口——家乡的门户,从这里走出的,不再是背粪筐的老叟,执牛鞭的牧童,而是追赶新潮流的山里人。

  温泉

  村东小河边,镶嵌着一眼温水泉,数九隆冬,天气愈严寒,泉水愈温热,一股股白气在蒸腾飞旋。祖祖辈辈,村里的婆婆、媳妇、姑娘在此洗衣,涮菜,淘米。“三个女人一台戏”,这里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新闻在此不胫而走,喜事在这里溅起欢声笑语。如果你留心泉边菜园的篱笆和河畔成行的柳梢,便会发现这里每天都变换着色彩,一年四季都是五彩斑斓,台布、窗帘、沙发巾、花窗罩,山村的时髦都在这里展览,啊!温泉,你是一面晶莹明澈的宝镜,映照出山村人民生活中光彩夺目的画卷。

  转播台

  村西海拔千米的豹子坨顶上,架起了卫星追踪天线,电视信号发射塔像一柄直刺青天的宝剑。电视机像神话中法力无边的“宝葫芦”,遥控的摁钮就操在老婆婆的手心间,于是“世界各地”,五洲风光在农家的桌面上浓缩;“神州风采”,天南海北迷人的景色在农家的炕头上铺展;京剧、越剧、晋剧在新盖的堂屋里调演;足球、排球、篮球在生辉的小院里竞赛。精彩的节目陶冶着年轻一代的情操,焕发了老一辈人的青春。听!一曲“社会主义好……”这百唱不倦、千听不厌的心声飞出了小院,飞进了山村人的心里……

  我和姐姐爬上了村前的鸡冠山,把镜头对准了家乡的全景,对准了村子背后的驼篓山,不!那不是一副压得家乡喘不过气来的驼篓,而是一双上下扇动的羽翅……

  家乡啊,你正展翅腾飞,在蓝天下翱翔!

  [专家点评] 这篇习作是一曲讴歌家乡巨变的颂歌。作者以“我”和姐姐拍照为线索,摄取了家乡三个富有代表性特写镜头,以生动形象的画面,翔实具体的内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题。例如对“村口”镇办企业上班族的描写、对“温泉”处的五彩斑斓的衣物的描写、对“转播台”和电视节目的描写都突出了家乡巨大变化,歌颂了党的富民政策。

  语言清新、优美、流畅、富有节奏感是本文的又一重要特点。如“男的潇潇洒洒,女的鲜鲜亮亮”,“喜事在这里溅起欢声笑语”,“山村的时髦都在这里展览”,“京剧、越剧……在新盖的堂屋里调演”等,语言风趣优美,别有一番情味。

  还值得一提的是当每个镜头叙完后,都有一句 议论抒情的句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描写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借景点睛法

  河北省 李阳海

  [技法讲解]

  借景点睛法,就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凸现文章的主旨,传达作者的写作意图。借景点睛通常在文章的结尾部分。

  借景点睛的“景”是指与人物活动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具体地说,就是指与人物活动有关的树木花草、季节时令、风云雨雪、日月星空、大地山川等。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一:“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是《我的叔叔于勒》结尾的景物描写,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暗示出菲利普夫妇的失望恐惧之情,以及“我”的不满及痛惜之情,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例二:“……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这是鲁迅《祝福》结尾的一段景物描写。作者在结尾处安排这样一段景物的描写目的很明确,就是借这一特定的环境极为深沉有力地反映出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借景点睛,对景物的描写不在于多,而在于自然和真切;不在于全,而在于精练和传神。它与人物息息相关,它真实地再现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它不是作者为抒情而刻意加上去的。尤其重要的是,它一“语”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借景抒情。这里的情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例文欣赏]

  光明心曲

  轰鸣的炮火声再一次震落我头顶的泥土,它们扑簌簌地向下坠着,覆盖在我的身上,我摇曳着,微弱昏黄的灯光对于这个漆黑的地方来说显得微不足道。这儿是 伊拉克的一个难民营,不足十来平米的空间挤着几十个犹太人的孩子和两个幸存的大人,外面的电网被切断了,他们只能依靠我这点黄豆般大的火苗感受光和热。

  一个女孩子站了起来,用她那脏的看不出本色的衣袖轻轻拭着我的身躯。我注视着她,十来岁的光景,长长的卷曲的头发用一块破旧肮脏的布巾束着,身上搭着一块油布,我看见油布里面是一条撕开了口的长袖连衣裙,她的眼睛很大,但不是很亮,丰厚的唇完全遗传了她父母的特征,那双藏在油布下的手枯黄干燥,乍一看像树枝一样。她看着我的火焰,嘴角微微动了一下慢慢坐下去,她在想什么?回忆什么?她记起了战争前的圣诞夜吗?整个城市都充满了温暖的光;她想起了新年吗?家人围着炉火唱歌欢笑;还是想起了学校?在明亮的灯下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玩耍。她一直这样望着我,直到门口有大人在叫;“莉莎,过来一下。”她才起身向门外走去,再进来时手里多了一些面包和水,所有的孩子都兴奋起来,刚才病恹恹的也打起了精神。莉莎将一块面包吃力地掰成四份分给四个更小的孩子,又拿出另一个面包,直到所有面包分完,她开始端着水一个一个地喂,那面包干涩难咽,但小孩子肯定是饿坏了,狼吞虎咽,免不了会噎着,一口水对于他们是多么重要。水快喝完了,莉莎走回自己的位置,拿出面包小心地掰着吃,连抖落的皮屑也会小心地喂进嘴里。最后一口水喝光了,他把瓶子放在窗口伸出的平台上,这样可以接到露水和雨水,然后将剩下的一丁点儿面包裹在衣兜里坐下,轻轻地合上眼。

  不一会儿,犹太大人走向我轻轻吹灭了我的火焰,我听见黑暗中传来轻轻的抽泣声,有人在安慰着,也许哪个孩子想家了,也许哪个孩子怕黑,也许……“啊!”一声尖叫在我耳畔响起,“怎么了?”一个大人关切地问,“呜呜,老鼠,老鼠,咬了我的脚!”女孩不断地哭着,我看不见大人怎样做了,但这声音渐渐弱下来,逐渐变成熟睡的呓语。

  我转过身望着窗外,火光将天映红,四处是飞溅的碎石、倒塌的建筑和房屋的残骸……

  [专家点评]

  本篇借一盏旧灯的双眼,展现了伊拉克一个难民营的夜生活。文章将视角聚焦于一个十多岁小女孩的身上,借助灯自述的口吻,生动细致地写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非正义战争的谴责、悲愤之情,表达了作者呼唤和平、呼唤光明的愿望。全文立意深刻,有极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在写法上,采用对比手法,以小见大,将过去的幸福生活与现实的苦难生活相对照,描写细腻传神。特别是结尾的景物描写,巧妙点示文章的中心,使意境得到升华,给读者留下深深的思考。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