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要点:立足课内 重视积累

  2009-05-01 08:24:19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要点:立足课内 重视积累   上海市语文中考从2003年起增加了文言文课外语段的考查,分值从2003年的8分至2006年的12分,绝对值呈递增趋势,占卷面文言文阅读总分的三分之一左右。  不少同学反映,课外文言文浩茫若大海,如何复习常常让他们头痛。我认为必须要认真扎实地学好课内文言文,其次是尽量做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要点:立足课内 重视积累

 

  上海市语文中考从2003年起增加了文言文课外语段的考查,分值从2003年的8分至2006年的12分,绝对值呈递增趋势,占卷面文言文阅读总分的三分之一左右。

  不少同学反映,课外文言文浩茫若大海,如何复习常常让他们头痛。我认为必须要认真扎实地学好课内文言文,其次是尽量做到平时常读课外文言短文,每天一个短篇。

  另外,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复习重点。4年来,课外文言短文阅读考查的内容主要是解释实词、解释文中重要句子和理解短文所蕴含的道理。

  实词的解释是课内至课外的迁移。如2003年的“其始折旋疾徐(慢)”加点字“徐”与《核舟记》里的“清风徐来”的“徐”意思一样。“乃四顾胆落(看)”与《狼》中“顾野有麦场”意思相仿;又如下面例句中的加点字的解释在所学课文中都出现过:2004年的“席上食菱(吃)”、“欲以去热也(除去)”,2005年的“徙衽以从阴(移动)”、“其阴逾去(离开)”,2006年的“使秦西巴持归烹之(命令派遣)”、“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停止,过了)”等。但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只有全篇疏通,词的把握才准确,所以平时复习,还要加强对全文句子的解释。这样,全文的内容也了然于心,文章的中心也易于把握。

  全文解释的把握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统览全文,掌握大意

  -其次直译为主

  如对“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的解释在理解每个字的词义的基础上作这样的解释: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直译可借用组词的方法解释。如解释“椎鼓径进”中“径”解释“径直”,“进”解释“前进”。

  -第三,人名、地名、专有名不解释

  如“秦西巴”、“南阳”、“菱”等。

  -第四,注意特殊句式

  如省略句,应根据文章前后联系补足省略部分。如“遂以为尽操舟之术”句省略了主语,应解释为“楚人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还如判断句,应根据判断句的特点,解释时不可漏写判断词“是”。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应解释为“陈胜是阳城人”。另外注意倒装句、被动句等。如“惟读书为务”“惟命是听”,“今子欲安之”、“书生感其义”、“异哉,人之颈也”、“甚矣,汝之不惠”等。

  理解短文所蕴含的道理,要善于提取文章重要信息,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如“秦西巴纵麑”片断中,短文题目暗示我们将重点关注秦巴西,作者的情感观点在“弗忍”、“取以为子傅”、“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人乎?”已经有体现了。把握准确,回答“启示”类的题目不难了。

  最后,要善于设计一些不同类型的开放题进行思考,使自己的思维灵活起来。

  近年来每年中考的题目类型设计略有不同。如“从孟孙对秦西巴前后态度的变化中,你得到的启示”、“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平时训练注意灵活多角度提问,如作者对待人物的态度、文中人物性格特点、用一个成语或谚语概括短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等等。

  日积月累多读文言文,不仅能让你充满信心应对中考,还必然会增加你的文化积淀,提高思想修养。

  上海市实验学校 顾桂萍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