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开放试题比例逐年增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语文教育综合性、实践性、研究性特点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体现在中考语文试卷上,就是近年来开放性试题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开放性试题的最大特点是不设唯一答案,它有多方向的解题思路和多元化的正确答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挥。纵观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如果单从开放性试题涉及的内容范围及能力要点看,开放性试题大致可以归纳为六种类型:
仿写拟写类。主要是提供一定的例句、语境、背景或材料,让学生按照要求写出句子来。这类试题包括仿句、续写、拟写标题、广告词、主题词、宣传标语、对联等。
说话写话类。主要是在口语交际考查中,让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说话”,或者围绕一定的主题,根据提供的词语写一句或一段话,考查学生说话的准确、简洁和得体,以及灵活运用词语的能力。
探究学习类。主要是给考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让考生从中有所发现,并能进行深入探究,写出探究结果,从而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想象看法类。指的是在阅读中让学生根据选文中的情景进行想象,或者针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这类题最能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
感受启示类。主要是在阅读中,为了考查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以及从中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让学生针对阅读文章的局部内容或某些方面,具体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或受到的启示。
赏析评价类。主要是对文学作品的内容或形式的某个方面进行赏析,或者对作品的某些方面(如思想感情、感人的形象或情景、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进行评价。
解答开放性试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懂文章,弄清文章的主题、内容,不能抛开文本随意作答。这是答题的基础。从命题的角度看,开放性试题命制的起点,包括评分意见的起点,都是阅读材料。因此,在做开放性试题时,要注意研读文本,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把握人物、对象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
二、明确题目要求,在此基础上谈出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对情感的理解,对中心和主题的理解。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文章的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谈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要有分析。
三、要明确开放的空间,在限制的范围内作答。开放性试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表现自己的特色,而要表现特色就要充分利用开放的空间。开放的空间就是作者在文中所抒发出来的丰富的感情,考生可以选择的点是很多的。
总之,准确把握开放性试题解答的“度”,是我们应该关注和努力的方向。要明确怎么答就可以得到基本的分数,怎么答则可以加分,怎么答就要减分。只要我们在复习中注意了复习的策略,掌握了一定的解答技巧,就可以得到一个理想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