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石家庄2006中考学科说明:语文

  2009-05-01 08:21:20  
解读石家庄2006中考学科说明:语文 出场教师:王春玲,石家庄市第17中学教师-中考变化通过研究2006年《中考文化课学科说明》,与2005年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变化:△“考试性质”陈述的变化1、今年实行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分离政策,因此,2005年的“初中升学统一考试是由初中毕业生参加的高中段学校招生选拔性考试”变为现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解读石家庄2006中考学科说明:语文

出场教师:王春玲,石家庄市第17中学教师

-中考变化

通过研究2006年《中考文化课学科说明》,与2005年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变化:

△“考试性质”陈述的变化

1、今年实行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分离政策,因此,2005年的“初中升学统一考试是由初中毕业生参加的高中段学校招生选拔性考试”变为现在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的终结性考试”。

2、陈述更全面,更符合要求。如明确这次考试的目的等。

△“考试要求”的变化

1、去年只是简单、笼统地提出“语文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今年则具体、明确提出“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提到了“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2、对于考试所选的阅读材料,今年提出的要求较去年更明确、详尽而具有指向性。要求提到:“注重从词句理解、文义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受和综合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尤其提出的“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一句,更为符合“新课标”精神。

3、对写作的要求,在去年的“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的后边加上了“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4、在中考语文要求测试的五种能力中,“表达应用”这一层级在原来的要求“能将语文知识和技能应用于阅读、写作”的后面加上了“语文实践”。

△“考试内容”的变化

1、今年的考试内容将去年的“语言积累”一项归并到了“语文知识”里,而将去年的“语文知识”中的“字音、字形”单另列为“识字与写字”一项,并提示出详细的考查内容:“汉语拼音的考查,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写的能力;识字能力的考查重在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尤其对写字的考查,明确:注重考查学生书写的正确、端正、规范。

2、根据“课程标准”,今年考试内容最后加入了“综合性学习”一项内容。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今年,在第一部分的“积累与运用”中,加入了“考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但是分值与去年一样,仍然保持在12分。

-新题型早知道

△积累与运用:

1、在这部分的“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中,题目的呈现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答案写在句尾,变为答案出现在句中,需要根据空格的前后语境才可答出。

2、在古诗文理解填空题中,由原来的题干提示语较为明显,变为提示笼统、情境设置古今差距很大。诗文之间进行“链接”的题多了起来。难度较比去年有了明显提高。一改往日学生答题凭靠机械记忆、生硬对号的被动状况,要求学生对古诗文积累要形成立体网络式结构,要学会将古诗文灵活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

3、对于名著的考查,由原来的写出名著的作者、主人公,到在讲述书中一个故事,评价书中一个人物。相比今年的考查形式,则显得机械化、平面化。今年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纬度。变化更大的是,题型由原来的语境提示变为现在的冠之以灵活的口语情境。

4、今年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考查,还是一个崭新领域,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与研究。主要考查了学生在实践中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不难看出是完全按照课程标准来命题的。

△阅读

1、文言文阅读

今年不但增加了为文章某段落写一段评论性的文字的题型,还在最后一道阅读中,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从文本中求证、质疑,敢于运用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甚至批判性思维向权威挑战。

2、现代文阅读

考题从选材上更多地注重了人文性因素,在每一个阅读文章的最后一道命题中,均加入了联系课文内容,谈自己感受的要求。

△写作

一改去年比较单一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训练。今年的作文题例从命题、半命题、材料加半命题到材料和话题,由浅入深按层级对学生作文进行训练。审题难度大大降低,从真正意义上符合了“考试要求”中“不设审题障碍,淡化问题要求”的承诺。

最为重要的是今年作文的选材在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方面做了努力。具体体现在:为学生设计的作文题目或者提供的素材,都有利于他们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有利于他们找到感情的共鸣;有利于他们表达出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新策略

面对新形势,针对以上的比较、分析,当务之急,我们该迅速调整复习方案,拿出新措施,马上见行动。

(一)古诗文的复习。最有效的方法是学一课就将这课的所有知识点总结下来,并形成体系。将要求背诵的篇目和内容牢记下来,当时消化,不留后账。尽力用一条知识链将初中阶段的内容串联起来,融会贯通。要学会思考,变被动的生硬、机械记忆,为主动的积累、运用,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将古诗文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二)名著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除了要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外,还要加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不要死读书、不要为考试而机械地读书。

(三)将语文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随时留心身边感人的事迹,观察、聆听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把它讲出来、并能和同学、伙伴一道积极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生活因为有语文的介入而更加多姿多彩。

(四)阅读复习别深陷题海。

(五)作文训练

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写出个性,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2、写

[1] [2] 下一页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