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浅说
一 充分关注背景中考阅读总复习中,“充分关注背景”属于思想方法的范畴。
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难以把握或根本不知道课改背景下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的表达特点与发展趋向,并因此而影响复习的质量与效率。“充分关注背景”最为关键的内容就是学习课标,它能让我们明确考查的方向与角度。我们要认真品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现代文阅读的教学与评价的要求,从课标的角度看2004年中考阅读备考。《语文课程标准》对现代文阅读的评价与考查的主要要求如下: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2.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3.略读、浏览的评价。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4.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可以说,2004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在试题设计的理念与考点的设置上,将受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影响:第一,在考点安排上,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下面内容将在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中得到体现:1.考生要能够区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2.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3.阅读科技作品,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4.阅读议论文,能够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5.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6.从精读的角度而言,将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将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五大方面的表现。7.从略读、浏览的角度而言,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8.就阅读的个性化而言,将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将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考查。第二,在试题设置上,我们应关注这样一些内容:1.各地试题将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五大方面的内容。2.由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所以,文学作品的阅读材料与试题将有可能呈增多的趋势。3.绝大多数的现代文阅读题都将以填写、简答、阐释等主观型题型出现。4.大多数阅读材料的阅读题中,都会有评价作品、谈论启示、探讨疑难、自由赏析、联想迁移、提出设想、表达创意等等方面的无标准答案的开放的试题。5.一些创新的、考察学生阅读能力与学习方法的题目将会出现。2004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在考察角度上将继续出现一些新的尝试,我们应当非常注意研究其备考策略。
二 优化复习思路优化复习思路,就是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地比较科学地安排阅读复习的过程与内容。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最忌一味地做题目、讲题目、评改题目。科学的复习思路就是,先进行单项的复习,再进行文体的、综合的复习。单项的复习就是从“通用的阅读能力”的角度,对阅读能力的基本点进行一个一个的覆盖,它们包括体裁辨识、结构分析、要点概括、词句品味、文段分析、手法理解、内容解说、联想迁移、自由欣赏、发表见解等基本点。要先将些基本的、基础的能力点复习透,然后进行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散文阅读、小小说阅读、寓言故事阅读和淡化文体阅读的复习。从实战意义上讲,基本点复习到位了,考生就有足够的力量应对几乎所有的材料阅读。可惜在实际教学之中,很少有像这样科学地精致地进行复习的。可以说,谁运用了分层复习的策略,谁就充实了自己化解难点的力量。下面,就是“单项复习”中“八大基本能力”的训练要点。1.基础辨识能力:文体阅读的基本识别能力,如辨识各种文体、各种表达方式;如辨识新闻的要素,记叙的要素,叙述的顺序,说明的各种方式,论证的各种方法;又如辨识小说的要素,辨识小说、散文中的各种描写等等。2.基本分析能力:即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思路的能力,对文章、文段的结构层次进行分析、划分的能力。如分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导的结构;分析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析文中某个部分的层次,分析文中某个段落的层次等等。又如根据或抓住文中的语言标志分析文章的结构等。3.整体把握能力:即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文章主体部分的大意,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寓意,能找出表达全文主要内容的中心句,感受文章的情感倾向,概括文章所表现的对象的主要特点,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或表达技巧,从整体上理解文中人物的特点等等。还应该有文段的各个方面内容的整体把握。4.概括提炼能力(含撷取信息能力):即对文章、文段进行整体概括,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概括,对文章的写法进行概括的能力。如对文章、文段的中心、大意的概括,对文章思路的提炼,对文章的层意、段意的概括,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概括,对文中某种表达规律的概括等等。 5.阐释解说能力:如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说明,进行解说,进行解释,进行下定义、划表格,作图形的活动等等。细节化的内容如,对文章的含义、对文段的含义、对文句的含义进行说明,对答题和理由进行说明等等。6.语言品味能力:即词语品味能力,句子品析能力,文段品读能力,也就是品味词义,揣摩句义,品析重要句段。含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词义、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句义、品味词与句的表达作用、说明词、句、段的表达作用等等。7.手法欣赏能力:即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含对文章的各种表达手法与写作技巧的辨识、理解、分析、欣赏。如线索,如表现手法中的正面侧面,对比烘托,详写略写,伏笔照应,悬念释念以及文章美点赏析,又如语言赏析、手法理解、自由赏析,体味文章内涵,欣赏文章美点,欣赏文章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等。8.感受评价能力:如表达阅读感受,评价文章的情感倾向;如评价文中的人物;如从文中内容出发展开联想或表述感想;如探究文章难点,如结合文中内容提出看法与建议,如就文中内容展开想象,如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自由欣赏、发表见解……等等。将以上“八大”要点复习到位了,再进行文体的综合阅读,很多常规思路下的难点便不复存在。
三 注重突破难点上面所说“优化复习思路”本身就是“突破难点”的一个侧面。
这里所说的“注重突破难点”包含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考点要进行分层研究。我们应当看到,历来中考现代文复习的弱点就是循环往复,平均用力,在突破难点方面做的工作不多。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复习期间的教学研究工作没有跟上去,没有注意从千百个题目中提炼出难点,没有对考点进行难易程度的分层。其实考点的难与易是比较分明的,谁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各细一点,谁的复习思路就比较清晰,复习目标就比较明确,因为突破了难点就是获得了能力,就能够考出好的成绩。如经过反复提炼,我们会知道说明文阅读中有如下一些难点:1.对陌生的科技内容进行阐释。它要求考生反复浏览文章,在文章中找到与文中介绍的科技内容有关的一些铺垫性的材料,作为阐释的依据。2.对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再表达”。即从语言运用与说明方法运用的角度,根据语言材料给事物“下定义”。它要求考生对所见语言材料进行提炼与组合,简洁而顺畅地进行表述。 3.对答题的理由进行解说。这是讲述道理的简答题,如要求写出文段的结构简图,并说明这样划分的理由等等。这样的题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文体知识作为基础,判断准确,解说清晰而又简明。4.阅读图形,辨识表格,解说表格,或者根据文章某些内容设计表格。这样的题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