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第八框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009-04-30 17:55:38  
第四课 第八框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第四课 第八框题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尝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开放的思维方式分析有关的文化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传统,让学生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第四课 第八框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第四课  第八框题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尝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开放的思维方式分析有关的文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传统,让学生讨论分析其精华和糟粕,进一步认识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我国文化的发展和既有深厚的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又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基本要求

理解: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

我国的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教学难点

如何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

教法设计

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关于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资料、图片或实物,介绍给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己去调查。然后让学生从中判断哪些是优秀的,值得我们继承、发扬、吸收的,哪些是糟粕,要求我们必须摒弃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惟安贫者能成事。故曰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学生分析它们各自的含义,教师引导,说明这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饱含着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讲解新课

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板书)

1、永不枯竭的源泉(板书)

教师安排学生提前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工作,记录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见下表: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糟粕

物质方面

思想方面

物质方面

思想方面

勤劳勇敢、开拓创新、改革开放、自由平等、竞争、兼容、科学理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民主、法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勇于牺牲、艰苦创业、勤俭节约

道德文章主义、天命、天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阿Q精神胜利法、君权至上观念、臣民观念、三纲五常

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课堂交流之后,学生讨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通过讨论,学生应明确如下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结合时代有选择地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传统文化也只有结合新时代和时间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P107  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P107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再内的一切文明成果。

P108  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离开传统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

P108  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2、海纳百川  博采众长(板书)

学生填写下表:

中国为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

 

印度为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

 

埃及为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

 

其他你所了解的国家为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

 

中国历史上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中国现在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学生填写完表格之后,同桌交流、讨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懂得:世界文明丰富多彩,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我国的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与创新的历史,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就是尊重人类自己的历史。P108

1)文明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板书)

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P109 

2)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文化,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文化发展规律的。(板书)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P109 

巩固总结

例:华西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常抓常新。华西村民不信迷信,不搞赌博,不染“黄、黑、娼、毒”,追求高尚,追求进步。华西建起国内唯一,国外没有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把精神文明作为一种“产业”来开发,在干部和群众中积极开展“六爱”、“十富赞歌”、 “十穷戒词”、 “三正”、 “三平”、“三守”、“三不倒”等教育活动。华西人的行为准则是: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早在1985年吕月,吴仁宝就带领华西大大小小的100多名干部,来到南京雨花石,面对烈士纪念碑举手宣誓,表达了他们走共同富裕的决心。从那时起,华西人高举共同富裕的旗帜,从本村走向邻村,从东部走向西部。从1989年开始,华西就着力对周边村给予项目、技术、资金上的帮带,现在已经有8个周边村加入了华西集团。与此同时,华西村还对苏南苏北30多家单位进行了帮扶,为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培训基层干部100多期1万余人。与黑龙江肇东和宁夏银川合作建的两个省外华西村,帮助那里的农民修房盖屋,进行异地脱贫。

提问:

1、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说说华西人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富裕之路?

2、华西村的发展变化说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以及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系的把握。什么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什么是"先富带后富"?没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能不能实现?没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能不能快速发展?这都是这道题要求学生思考的内容。

答案:

1、华西人走的是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

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条件,互为促进。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板书设计

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永不枯竭的源泉

2、海纳百川  博采众长

1)文明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2)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文化,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文化发展规律的。

布置作业

你认为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在哪里?各自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教学后记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