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人教版

  2009-04-30 16:29:00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人教版 第一节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了解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科学地理解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光辉历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深刻理解走社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人教版

第一节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了解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科学地理解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光辉历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深刻理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3、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3、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讨论和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对自己的观点的论证能力和整合不同观点的能力。
三、觉悟目标
1、通过重温发生在近现代的几次历史大事,特别是通过对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的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正确性,从而使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2、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使学生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代化的巨大成就”,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3、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二课时 艰辛的探索 历史的选择(研讨课)
准备阶段(1课时)
方法:教师提出问题,介绍问题的背景-将学生分组-教师要提供研究的参考资料和相关的资料来源-学生研究提出问题,这样共四步。
具体教学流程
第一步
提出五组问题,介绍问题背景。具体做法:教师出示问题。每提出一组问题,教师就问题本身和背景同学生交谈,让学生对所提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A组
1、我们通常说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这“四大文明古国”是指那四个?它们大体上涉及到现在的那些国家或地区?它们的现状怎样?
2、在研究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对比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过去和现在,思考一下,提出几个问题,并尝试给出答案。
提示:很多中国人只是从历史自豪感来看待“文明古国”。然而,中国同其他文明古国相比,走过的道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通过研究、分析和比较有现实意义。
B组
1、当即世界,大约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从社会制度或发展程度上看,大体可分为几类?
2、研究这些国家所走过的历程和所处的现状,看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现代社会,经济发达国家往往由信息传播的优势,于是人们谈起资本主义,就想到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成为“发达”的代名词。这是人们容易忽视从整体上研究和分析问题,得出错误结论。
C组
1、历史上,中国曾长期在世界上处于先进国家的行列,请你用事例说明这一点。
2、请研究:中国从什么时间开始落后于世界?落后的原因是什么?落后造成了什么后果?
提示:“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不仅仅是为了给今天的中国人找回自信,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应当更多地考虑:昔日强大的中国为什么落后了,今天的中国怎样走向富强?
D组
1、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救国救民进行了哪些艰难的探索?这些探索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2、如果没有这些外来的侵略,中国可能会走什么样的道路?
提示:“同理心”是指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它人的处境、感受和思想,是思考和研究历史问题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E组
请你研究一下这样一种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如果新中国成立后,不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而是不上资本主义这一课,就不会受到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围堵,中国现在会很发达。”这一观点实质上包括2个问题:
1、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具有必然性?
2、中国是否需要“补资本主义的课”?
第二步
学生分组,明确任务。(如,分为四组)每组确定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小组负责人和中心发言人。其中E组问题为各小组的共同任务。
第三步
推荐学习资料,主要有:初三政治课教材,初中历史课本,其他书籍,有条件的可上网查寻。
第四步
学习研究。包括分组学习,各组简单讨论,各组分别对所讨论的问题作简单的分析,准备发言的文字、图表等资料。
操作阶段(一课时)
本课时为研究讨论课(或问题漫谈,教学沙龙)具体做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5个题目组的问题依次展开讨论,每个小组,根据学习任务,重点发言;其他同学分别参与讨论。教师应注意控制和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具体分为六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
以第一组为中心,回答A组问题
1、我们通常说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这“四大文明古国”是指那四个?它们大体上涉及到现在的那些国家或地区?它们的现状怎样?
2、在研究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对比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过去和现在,思考一下,提出几个问题,并尝试给出答案。
第二步
以第二组为中心,回答和讨论B组问题
1、当即世界,大约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从社会制度或发展程度上看,大体可分为几类?
2、研究这些国家所走过的历程和所处的现状,看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一:当今世界大约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社会制度上看大体上分为社会主义国家(4个)和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程度上看,分为发达国家(20多个)和发展中国家,发展过国家中包括4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
提示二:1、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占绝大多数,而这些国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发达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包括最不发达国家)2、目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的起点并不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础上,大都是一些原先比较落后的国家(包括俄国)。3、从许多国家所走过的路来看,一般要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将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但是也存在着跳跃式前进的。如美国,中国等。
第三步
以第三组为中心,回答C组问题
1、历史上,中国曾长期在世界上处于先进国家的行列,请你用事例说明这一点。
2、请研究:中国从什么时间开始落后于世界?落后的原因是什么?落后造成了什么后果?
第四步
以第四组为中心,回答C组问题
1、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救国救民进行了哪些艰难的探索?这些探索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2、如果没有这些外来的侵略,中国可能会走什么样的道路?
第五步
各组学生共同讨论和回答下列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请你研究一下这样一种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如果新中国成立后,不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而是不上资本主义这一课,就不会受到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围堵,中国现在会很发达。”这一观点实质上包括2个问题:
1、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具有必然性?
2、中国是否需要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