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009-04-30 16:46:20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实质 2、新事物、旧事物的含义 3、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二)能力目标:1、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2、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实质

                           2、新事物、旧事物的含义

                           3、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二)能力目标:1、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2、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树立现代科技意识,提高对科技作用的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发展观。

重点和难点】1、发展的实质

              2、新事物、旧事物的含义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过程】 

“孙权劝学”的故事,说的是吴国大将吕蒙自幼从军。没有文化、常常闹出笑话。后在吴主孙权的劝导下,他发愤读书,进步很快。鲁肃当上都督以后,仍认为吕蒙不过是一介武夫,有点瞧不起他。不料在一次讨论战略问题时,吕蒙却能问一知三,对答如流,鲁肃大为惊喜的说:“我以为你只有武略,今天才知道你学识渊博,已经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吕蒙幽默地说:“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意思是说人们三天不见,便要另眼相看,怎么能用老眼光看我呢?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在《回乡隅书》中写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些都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提问)

这些都说明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变化发展的。所以,今天我们来学习辩证法的第二个特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板书)

可以说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的认识都是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发展的过程,那么到底什么是发展呢?这是我们所学的第一个问题。

一、             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运动变化。

这里的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广阔的发展前途,不能依据事物:(1)时间上出现的先后(2)形式是否新奇和具有新特点(3)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

下列诸事物中属于新事物的有(A、B、E、F

A、  马列主义  B、生物进化中出现的新物体  C、科学算命  D、东欧演变、苏联解体

E、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   F、机器人抢险  G比较完备的、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而发展是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运动变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就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  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计算机(1946美国):重30吨、占地面积167平方米、1.8万个电子管、1000只电容器、7万个电阻、功率150千瓦、5000次、每5—8——运算速度提高10位——体积缩小10倍、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化

第二,  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

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而事物在每个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状况又是不同,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所处的发展阶段。

例如:拉磨的马:

从前,有个实力不是很强的国家,国王派人驯养了许多匹良马。敌对的邻国一直伺机要攻打他们,终因了解到他们有很多好马可以作战而退却了。于是国王便想:“先前我养这些良马是为了防范敌国,如今敌兵都退散了,养这些马还有什么用呢?不如让这些马去帮助人们劳作,这样既不损伤马,又对百姓有益,何乐而不为呢?国王很快就将他的想法付诸实施。就这样,本来要作战马的良马大都被人们牵走拉磨去了。

后来,邻国又一次兴兵前来进犯,国王立即下令招回这些良马来参加战斗,可是这些马常年用于拉磨,早已没有了奔跑的能力,只会围着磨盘转圈圈了。所以,号令一下,这些马不是往前奔跑,而是就地慢慢的转圈,无论士兵怎样狠命的鞭打它们,依然不能令它们向前驰骋,结果邻国毫不费力便拿下了这个国家。

第三,  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   

一位商界奇才,在讲他的成功之道时,给大家出了一道题。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道,你会怎么办?有人说绕道去,也有人说游过去,但有一人却含笑不语,很久他道: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开始营运?

“干他人不想干的,做他人不曾想的”这就是成功之道。我们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就要有创新精神,要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旧观念,去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例子:机会——学习——宰掉他:作家冯骥才曾写过一篇《富人区》的短文,大意是:

在洛杉矶,一位美国朋友陪他去看富人区。他问:“你们看到富人们住在这么漂亮的房子里,会不会嫉妒?”他这位美国朋友惊讶地看着他,说:“嫉妒他们?他们能住在这里,说明他们遇上了一个好机会。如果将来我也遇到好机会,我会比他们做得还好!”

后来在日本,一位日本朋友陪他去看富人区。他又拿来同样的问题问日本朋友:“你们看到富人们住着这么漂亮的房子,会嫉妒吗?”这个日本朋友稍微想了想,摇摇头说:“不会的。”继而他解释道:“如果一个日本人见到别人比自己强,通常会主动接近那个人,和他交朋友,向他学习,把他的长处学到手,再设法超过他。”

前不久,一位南方朋友来看他,他无意中再次想到问过美国朋友和日本朋友的那个问题,就问他:“去富人区参观,会不会嫉妒?”“嫉妒?”他眉毛一扬,笑道:“何止嫉妒,恨不得把那小子宰了!”

    小结:略……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