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

  2009-04-30 15:51:13  
劳动价值论 专题复习一 劳动价值论 一、知识归纳 1、 商品 (1)商品的基本含义及其正确理解。 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要准确地理解商品的含义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一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肯定也不是商品。二是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如果不是用于交换即便是劳动产品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劳动价值论

    专题复习一  劳动价值论
    一、知识归纳
    1、 商品   
    (1)商品的基本含义及其正确理解。   
    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要准确地理解商品的含义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一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肯定也不是商品。二是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如果不是用于交换即便是劳动产品那也不是商品。
    ③关于商品和其他劳动产品的关系可以通过下表比较:
    比较
    商品
    其他劳动产品
    区别
    1.商品用于交换
    2.商品有价值
    3.商品是个历史范畴
    1.不用于交换
    2.没有价值
    3.劳动产品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范畴
    联系
    1.二者都是劳动产品
    2.二者都有使用价值
    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区别:
    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②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③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而是一切有用物品的属性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④使用价值不同决定了不同商品生产者需要交换商品价值则是商品交换的基础决定了商品交换的比例。   
    联系:
    ①两者统一在商品中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它的价值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在使用价值上如果物品没有使用价值无人购买就不能交换就不会有价值。
    排斥: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兼得。
    ①商品生产者为得到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给消费者。
    ②而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让渡价值给生产者双方不可能同时享有二者。因此商品作为二者的统一是对立的统一。   
    (3)商品的价值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三者的关系。   
    ①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有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分。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是某单位某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某一部分某一行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决定商品价值量但可以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商品个别劳动时间的降低意味着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数量增加这样商品的价值总量就增加了。在生产中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越少在交换中获利就越多; 反之 获利就小甚至亏本。 因此 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会影响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例关系。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这就会引起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愈低单位商品中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④社会劳动生产率不管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这是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在引起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变化的同时也带来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反向变化从而导致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2、货币与纸币的关系   
    (1)区别:①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而纸币只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②货币是商品有价值而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   
    ③货币具有五种职能而纸币是代替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2)联系:①纸币是货币形态的演变是国家强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即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价值规律与等价交换原则。   
    ①等价交换原则作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交换的客观要求。商品的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只有等价交换才能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促使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②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是借助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等价交换并不在每次具体交换中体现而是在无数的交换中在社会的总体交换中体现出来的。
    ③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的价格既要反映商品的价值又要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等价交换原则在货币条件下应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但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偏离价值因此实际在市场上商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又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等价交换原则正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得到贯彻的这就形成了市场价格。   
    (3)价值规律的作用与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①价值规律的作用:现代商品经济中就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配置实质上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刺激作用优胜劣汰作用的结果。   
    ②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传递给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信息通过市场竞争使资源(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向优势部门或生产者集中最后合理地实现在社会生产的各部门配置。也就是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发挥作用。
    二、例题解析
    【例1】2002年7月1日《市场报》报道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庐山居住的别墅向游人开放。毛泽东别墅标准间公开报价680元/夜对旅行社报价为旺季400元/夜淡季260元/夜。其他别墅的价格均与之相同。同一别墅在旺淡季的报价却不同这反映了(         )   
    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B.价格与价值相等是等价交换的要求   
    C.价格因供求关系影响而波动   
    D.竞争促使商品价格不断波动
    【解析】本题的情景是毛东别墅标准间在不同季节报价不同考查学生如何从经济学角度认识这一现象。主要考查学生对商品价格波动原因的理解根据题意同一别墅在旺淡季的报价不同是由旺季淡季的供求关系不同引起的。故C正确。
    【例2】2002年6月24日《了望》周刊载文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逐步成熟汽车行业的竞争将由现在的价格大战转向整车性能价格比的较量。   
    以下两个问题任选其一回答:   
    (1)为什么竞争要由价格战转向性能价格比的较量?   
    (2)你认为汽车企业怎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解析】本题是“开放型”材料式问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灵活开放可以选答。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调遣相关知识回答自己选中的一题。答题思路:①运用商品基本属性的知识认识竞争由价格大战转向性能价格比的较量②从价值规律市场调节和品牌意识等角度说明企业应如何在竞争中取胜。
    【参考答案】(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都希望“物美价廉”所以人们选购商品时总是力图找到这两个标准的最佳结合点而性能价格比正是使用价值和价值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因此价格的高低不是企业能够决胜市场的惟一因素。汽车行业的竞争由现在的价格大战转向整车性能价格比的较量能较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购物要求从而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   
    (2)汽车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第一自觉遵循价值规律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从而取得价格优势。第二注重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科技含量高品质好的产品。第三注重树立品牌意识和企业形象。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