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2009-04-30 23:12:45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NH4++OH-=NH3↑+H2O B、过量CO2气体通入石灰水中:CO2+OH-=HCO3-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Ba2++OH-+HCO3-=BaCO3↓+H2O 解析: (A) NH4HCO3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NH4++OH-=NH3↑+H2O
    B、过量CO2气体通入石灰水中:CO2+OH-=HCO3-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Ba2++OH-+HCO3-=BaCO3↓+H2O
    解析:
    (A)
    NH4HCO3溶液中存在NH4+、HCO3-离子,加入NaOH溶液后,OH-可以与NH4+生成NH3·H2O,同时,HCO3-可以与OH-继续反应生成正盐CO32-与水,所以A应为NH4++HCO3-+2OH-=NH3·H2O+H2O+CO32-
    (B)
    CO2通入石灰水中,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沉淀消失,
    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
    总方程式为:2CO2+Ca(OH)2=Ca(HCO3)2
    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H-=HCO3-
    (C)
    CuSO4电离出Cu2+与SO42-,Ba(OH)2电离出Ba2+与OH-,在溶液中Ba2+与SO42-生成BaSO4↓的同时,Cu2+也可以与OH-生成Cu(OH)2↓。
    ∴Cu2++SO42-+Ba2++2OH-=Cu(OH)2↓+BaSO4↓
    (D)
    Ba(OH)2溶液中电离出Ba2+与OH-,NaHCO3溶液中电离出Na+与HCO3-,OH-与HCO3-可以反应生成CO32-与H2O,生成的CO32-又可以与Ba2+生成BaCO3↓,此反应产物与药品用量有关:若Ba(OH)2过量,Ba(OH)2+NaHCO3=BaCO3↓+H2O+NaOH,若NaHCO3过量,Ba(OH)2+2NaHCO3=BaCO3↓+2H2O+Na2CO3,由于本选项是Ba(OH)2过量,所以选项正确。
    答案:BD
    例2.下列反应可以发生的是(  )
    A、NaCl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
    B、CaSO4与Na2CO3溶液反应
    C、CO2与CaCl2溶液
    D、NaHSO4溶液与Na2CO3溶液
    解析:
    (A)
    NaCl与Na2CO3溶液混合后,不反应。
    (B)
    离子反应的条件是能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使某些离子浓度降低。CaSO4微溶于水,而CaCO3不溶于水,所以CaSO4可以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更难溶的CaCO3,使溶液中Ca2+浓度降低。
    (C)
    不反应,因为H2CO3比HCl更难电离。
    (D)
    NaHSO4溶液中能够电离出较多的H+,可以与Na2CO3电离出的CO32-结合生成难电离的H2CO3(分解又生成H2O和CO2),反应可以发生。
    答案:BD
    氧化还原反应
    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解析: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如AlO2-、MnO4-等。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如硫与铁或氢气反应时,硫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如硫与氧气反应时,硫作还原剂)。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如由浓盐酸制氯气反应中氯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如Fe3+可被还原为Fe2+。
    答案:AD
    例2.已知G、Q、X、Y、Z均为含氯的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
    ①G→Q+NaCl
    ②Q+H2O X+H2↑
    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GYQZX    B、XZQGY
    C、XZQYG    D、GQYZX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典型特例歧化反应,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变化的规律(只有一种元素变价,既升高又降低),判断有关不同物质中同一元素的化合价的高低。由①可知,因生成NaCl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最低价),低于G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所以Q中氯元素化合价必定高于G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②可知,因生成氢气,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必是升高。X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高于Q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③可知,Y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G与Q之间,且比G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高,比Q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低。由④可知,Z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Q与X之间,且比Q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高,比X中氯元素化合价低。
    答案:A
    例3.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
    B、Z元素在①、③的反应中均被还原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B-,A2+,X2+
    解析:
    由①可知氧化性XO4->Z2,还原性Z->X2+,由②可知氧化性B2>A3+,还原性A2+>B-,由③可知氧化性Z2>B2,还原性B->Z-,故AC正确,D错误。Z元素在①中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在③中Z元素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故B错误。
    答案:BD
    钠
    一、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呈现很强的金属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做还原剂。
    二、钠的物理性质:
    钠为银白色固体,质软,密度比水小,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三、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非金属反应
    2Na+S=Na2S            4Na+O2=2Na2O          2Na+O2=Na2O2
    2、钠与水(冷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钠在空气中长久放置时的现象:将一小块银白色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很快看到钠表面变暗,过一段时间又会逐渐变潮湿,再过一些时间又转变为白色固体,最后变成白色粉末。这是因为金属钠在空气中发生了如下反应:
    变暗是因为:4Na+O2=2Na2O
    变潮湿是因为生成的NaOH易潮解:Na2O+H2O=2NaOH(如空气较潮湿,也有可能发生:2Na+H2O=2NaOH+H2↑)
    转变为白色固体,最后又变成白色粉末的原因:
    2NaOH+CO2+9H2O=Na2CO3·10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十水碳酸钠在干燥的空气中发生风化而失去结晶水)
    由于钠有以上性质,所以钠应密闭保存,少量钠应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使之隔绝空气和水。
    3.钠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
    4.钠与盐反应
    Na与盐溶液一般不发生置换反应,但与熔融的盐可发生置换反应。
    4Na+TiCl4(熔融)Ti+4NaCl
    Na放入盐溶液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将Na放入CuSO4溶液中,反应剧烈,有气体和沉淀生成。
    2Na+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总反应为:
    2Na+2H2O+CuSO4=Cu2(OH)2↓+Na2SO4+H2↑
    因Na与水反应时有热量放出,生成的Cu(OH)2是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所以此反应中有时会有黑色沉淀CuO生成。(Cu(OH)2CuO+H2O)
    四、钠的制取:
    2NaCl(熔融)2Na+Cl2↑
    钠的化合物
    一、钠的氧化物
    钠的氧化物有Na2O和Na2O2两种,用比较异同的方法掌握它们的性质
    二、氢氧化钠
    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强碱,具有碱的通性
    三、盐
    重点的钠盐为Na2CO3、NaHCO3。用比较方法学习。
    碱金属元素
    一、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1.相似性:
    与Na结构相似的还有Li、K、Rb、Cs等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均易失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以它们均为活泼金属,均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与氧气、非金属、水、酸等反应,生成产物均为离子化合物。
    2.差异性与递变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由Li到Cs,电子层数依次递增,核到最外电子层的距离逐渐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增强,即还原性增强,与其它物质间的反应程度更加剧烈。如与氧气反应时,Li常温或燃烧均生成Li2O,Na常温时生成Na2O,燃烧时则生成Na2O2,而K常温生成K2O2,燃烧生成KO2(超氧化钾)。
    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碱--均为强碱,且碱性依次增强。
    二、保存方法
    由于碱金属单质性质都太活泼,常温就会与O2及水反应,所以要隔绝空气和水分保存。大量时应密封保存,少量时,钾、钠保存在煤油中,而锂由于密度(0.534g/cm3)小于煤油的密度(0.788/cm3),故应保存在密度更小的石蜡油里。
    三、Na+与K+的鉴别
    通过焰色反应加以鉴别,Na及Na+的焰色均为黄色,K及K+的焰色均为浅紫色(透过钴玻璃观察,因钾中常混有含钠元素的杂质,蓝色钴玻璃可滤去黄光,从而更清楚地看到钾的浅紫色火焰)。
    四、钾肥
    农作物生长的三要素为N、P、K,由于土壤中的这些元素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需适当地施放含有这些元素的物质,使农作物生长更好。草木灰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钾盐是其中一类,有KCl、K2SO4、K2CO3等,所以草木灰可直接施撒于农田,用做肥料。由于钾盐易溶于水,因此要防止雨水淋失。
    例1.下列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是银白色的柔软金属,密度都比水小
    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都是过氧化物
    C、碱金属单质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碱和氢气
    D、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升高
    解析:
    A:Cs略带金色;Li、Na、K的密度小于水,Rb、Ca密度大于水。
    B:由于碱金属结构不同,性质不同,其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物不同,Li生成Li2O,Na生成Na2O2,K、Rb、Cs则生成MO2型超氧化物。
    D:碱金属单质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加逐渐降低。
    答案为:C。
    例2.将2mol NaHCO3和一定量的Na2O2的固体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经测定Na2O2无剩余,则最后所得固体的物质的量为( )
    A、1mol ~ 2mol之间  B、1mol ~ 4mol之间
    C、2mol ~ 4mol之间  D、大于4mol
    解析:
    2NaHCO3Na2CO3+CO2↑+H2O,2mol NaHCO3分解生成1mol Na2CO3,同时,生成的1mol CO2和1mol H2O若完全被Na2O2吸收,则可生成1mol Na2CO3和2mol NaOH,由本题干中知Na2O2无剩余,因此反应所得固体最多不超过4mol。
    答案为:B。
    例3.今有1.40g碱金属(M)及其氧化物(M2O)的混合物与水反应,生成1.79g碱。求混合物的成分及其组成。
    解析:
    因碱金属是什么不确定,可采用极端假设法和差量法求解。设碱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为a:
    当1.40g全部为碱金属时,
    2M+2H2O=2MOH+H2↑ △m
    2a   2a+34    34
    1.40       1.79-1.40=0.39
    解出a≈61.03
    当1.40g全部为氧化物时:
    M2O+H2O=2MOH  △m
    2a+16  2a+34  18
    1.40      0.39
    解出a≈24.3
    即此金属相对原子量在24.3~61.03之间,只有钾符合此条件。
    设钾和钾的氧化物的质量分别为x, y,则:
    解出
    答:混合物为钾和氧化钾,质量分别为0.498g和0.902g。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