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碱金属

  2009-04-30 22:40:46  
钠碱金属 §6.1 钠【教学目标】1.知道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3.知道烧碱的工业制法和电解的概念。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重点】:钠的物理性质和有关的化学性质。【难点】:通过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推测钠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过程】: [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钠碱金属

    §6.1 钠【教学目标】1.知道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3.知道烧碱的工业制法和电解的概念。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重点】:钠的物理性质和有关的化学性质。【难点】:通过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推测钠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过程】: [引言]:在第四、五章里,我们学习了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7和6的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它们都是非金属元素。观察元素周期表,我们不难发现在107个“席位”中,非金属元素只占了16个,大部分是金属元素。我们有必要学习一下金属元素的知识。这一章,我们先学元素周期表中最左侧的一族金属元素。它们是,它们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可溶于水的碱,所以这6种元素称为碱金属。[板书]: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原子结构示意图(略)[提问]: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指出]:碱金属元素最外层的电子数都是1个,容易失去而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很活泼。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钠的性质。[板书]:第六章 碱金属6.1 钠[介绍]:钠的存在。[实验]:6.1(学生据此推测钠的物理性质。)[板书]:一、钠1.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很软,比煤油重,比水轻[实验]:6.3(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推测钠的性质及反应产物)[副板]:浮:钠比水轻;游:受到推力,说明钠与水反应生成了气体,气体的推力使小球四处游动;响:存在气流;红: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球:反应放热,使钠熔化而变成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的熔点很低。[实验];6.4(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板书]:熔点低。2.化学性质(1)与H2O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Q[实验]:6.2[板书]:(2)与非金属反应
    点燃2Na + O2 → Na2O2 (淡黄色)
    [观察]:被切开的金属钠表面呈银白色,在空气中很快变暗。[板书]:常温下,4Na + O2 → 2Na2O (白色)
    点燃
    2Na + Cl2 → 2NaCl
    点燃
    2Na + S → Na2S[提问]: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里?[板书]:(3)与酸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NaOH + HCl → NaCl + H2O∴2Na + 2HCl → 2NaCl + H2(反应太剧烈,不能用以制取氢气。)(4)与盐反应[设问]: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物是什么?[实验]:[板书]:2Na + 2H2O → 2NaOH + H2↑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2Na + CuSO4 + 2H2O →Na2SO4+ Cu(OH)2↓+ H2↑3.用途(略)[作业]:(略) 第2课时[板书]:二、过氧化钠(Na2O2)电子式:(略)[实验]:在盛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试管里滴几滴水,用香棒检验气体。[板书]:(1) 2Na2O2+ 2H2O → 4NaOH + O2↑(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实验]:蓬松的棉花上洒上过氧化钠粉末后,滴一滴水(不能多)。[指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生成的氧气使棉花燃烧更旺。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可以用来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过氧化钠还可以供给高空和海底作业人员使用,这是为什么?[板书]:(2) 2Na2O2+ 2CO2 → 2Na2CO3 + O2↑[提问]:a、钠着火能否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b、工业上如何制取过氧化钠?[指出]:过氧化钠会灼伤皮肤,熔化时与易燃物或某些有机物接触,立即发生爆炸,使用时注意安全。[过渡];钠的另一个重要的化合物是氢氧化钠,俗名叫烧碱、火碱、苛性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板书];三、氢氧化钠(NaOH)[实验]:取少许NaOH固体,放在表面皿上,观察。[板书]: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解于水(易潮解)[指出]:NaOH可干燥某些气体(除氯气和酸性气体CO2、SO2、HCl、H2S等)[提问]:NaOH固体如何保存?[板书]:2、化学性质NaOH→Na+ + OH- ∴NaOH具有碱的通性(略)。[提问]:什么叫电离?[板书]:电离: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或熔化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该过程不需要通电)[讲述]:Na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以制造其他化工产品、生产纸浆、肥皂和洗涤剂等。[板书]:3、用途:(略)[设问]:既然NaOH这么重要,工业上如何制取NaOH呢?[板书]:4、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1)电解: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实验]:1、电解饱和食盐水2、检验氢气、氧气和OH-[分析]:电解过程和电解原理[板书]:(2)电解原理(作图略)a、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讲述]:接通直流电源后,在电场作用下,带正电的钠离子、氢离子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氯离子、OH-向阳极移动。[板书]:b、电极反应阴极上:∵H+比Na+容易得电子∴2H+ + 2e → H2(还原反应)H2O H+ + OH-阴极上H+不断得到电子形成H2,促进水不断电离成H+和OH-。由于H+转化成H2逸出,导致溶液中OH-浓度大于H+浓度。因此在阴极附近,溶液呈碱性,即生成了NaOH溶液。阳极上:∵Cl-比OH-容易失电子∴2Cl- - 2e → Cl2(氧化反应)
    通电c、电解总反应:
    2NaCl + 2H2O → 2NaOH + H2↑+ Cl2↑(3)阴极上阳离子得电子顺序:反“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阳极上阴离子失电子顺序:I-%26gt;Br-%26gt;Cl-%26gt;OH-%26gt;SO42- (NO3-)[练习]:电解氯化铜溶液,写出电极方程式和总方程式。[介绍]:工业上电解食盐水的方法[作业]:(略) §6.2 酸碱中和滴定【教学目标】1.知道水的离子积。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氢离子浓度、氢氧跟离子浓度的关系。2.掌握一元强酸,一元强碱溶液PH值的计算。3.理解中和滴定和原理;掌握中和滴定及其计算。4.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用。5.通过溶液酸碱性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对立与统一的观点教育。通过中和滴定实验对学生进行实验测定、数据处理等科学方法训练和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的培养。【重点】:1.溶液的酸碱性和氢离子浓度、氢氧跟离子浓度的关系。 2. 一元强酸,一元强碱溶液PH值的计算。3. 酸碱中和滴定及指示剂的选用。【难点】:中和滴定原理及操作。 第1课时【教学过程】: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溶液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酸碱性。例如可乐呈酸性,而茶水呈碱性,肥皂水也呈碱性。溶液的酸碱性与水的电离有着密切的关系。[板书]:一、水的电离H2O + H2O%26nb
下一篇:氮和磷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