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醚的生成

  2009-04-30 21:32:20  
乙醚的生成
目的:用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乙醚。用品:蒸馏烧瓶、双孔塞子、温度计、分液漏斗、橡皮管、玻璃管、冷凝管、接管(带侧管)、锥形瓶、玻璃水槽、油浴、量筒、试管、试管夹、烧杯、玻璃棒。冰、石蜡油、酒精(95%)、浓硫酸。原理: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把温度控制在140~150℃之间,就生成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乙醚的生成


目的:用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乙醚。

用品:蒸馏烧瓶、双孔塞子、温度计、分液漏斗、橡皮管、玻璃管、冷凝管、接管(带侧管)、锥形瓶、玻璃水槽、油浴、量筒、试管、试管夹、烧杯、玻璃棒。

冰、石蜡油、酒精(95%)、浓硫酸。

原理: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把温度控制在140~150℃之间,就生成了乙醚。

准备:仪器装置如图9-15所示。在一只250毫升的蒸馏烧瓶上配一双孔塞子,分别插入分液漏斗和250℃的温度计。另用一支温度计插入油浴中,以控制反应温度。分液漏斗的末端应插入液面下10毫米处,如果露出液面,加入的乙醇未经反应就会因受热而蒸发,插入过深,乙醇难以滴下。如果分液漏斗的颈不够长,可以用短橡皮管接上一段玻璃管。

 


 


蒸馏烧瓶的馏出管和直形冷凝管相连,冷凝管末端接上一个带有侧管的承接管,再和150毫升的锥形瓶相连。在承接管上装一长橡皮管,引至窗外,让未能完全冷凝的乙醚蒸气在远离灯火处逸出。锥形瓶要浸在冰水里,以防乙醚挥发。蒸馏烧瓶要用油浴加热,以受热均匀,使温度保持在130~140℃。

操作:

在蒸馏烧瓶里加酒精25毫升,再加25毫升浓硫酸,边加边振荡,待硫酸和酒精充分混和后把烧瓶装在铁架台上。实验时,通过油浴把蒸馏烧瓶中溶液加热到130~140℃,即见有乙醚馏出,这时再从分液漏斗把50毫升95%酒精逐滴地加入。控制一定的温度,待酒精滴加完后,再加热10分钟,促使反应完成,然后停止加热。

注意事项:加入酒精的速度不能过快,要和馏出乙醚的速度保持平衡,以防没有反应的酒精蒸馏出来,减少乙醚的产量,又使馏出的乙醚里含有较多的杂质乙醇。太慢,则液体的温度容易升高,又有利于消去反应的发生。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