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教学设计

  2009-04-30 21:28:30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教学设计“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教学设计示例1.导入的过程教师放映一段与“文化大革命”与“红卫兵”运动相关内容的教学录像(或照片、画片等),然后教师小结:1957年中共中央“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开始,中央“左”倾错误思想开始突飞猛进,这种思想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教学设计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教学设计示例
1.导入的过程

教师放映一段与“文化大革命”与“红卫兵”运动相关内容的教学录像(或照片、画片等),然后教师小结:1957年中共中央“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开始,中央“左”倾错误思想开始突飞猛进,这种思想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政治领域又出现了“反右倾”斗争。这种“左倾”思想的泛滥,最终酿成了十年“文革”的空前浩劫。那时一个“史无前例”、动荡不安的年代。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这十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革的发动不是偶然的,当时中国周边国际形势趋于紧张,中国面临各方面的公开和潜在的威胁,导致对这一时期国际范围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严峻的估计,从而成为发动文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蕴涵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和民族的悲剧,今天我们就去揭示它。

2.新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关于“九·一三事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中国抗日战争以来取得首次大捷是?它是由谁领导的?”由此,引出林彪。再由学生介绍关于林彪的生平。(可以在讲述该课前布置学生事先预习)然后教师简单介绍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情况(1968年末,毛泽东在“造反派”全面夺权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情况下,开始考虑如何结束“文化大革命”的问题了。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彪借“文化大革命”逐渐形成的权势巨大的反党阴谋集团,在没有完全达到篡党夺权目的之前,是不会善罢甘休的。1969年4月,党的九大在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的气氛中召开。林彪被确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部分地实现了篡党夺权的野心。但是,他的野心是没有止境的。1970年8月,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会上,林彪一反善于迎合毛泽东的常态,用设国家主席一事向全会发难,抢班夺权的马脚一下子显露出来。毛泽东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对林彪集团的阴谋活动予以压制。林彪妄想当国家主席、用“和平过渡”的办法篡权活动受到沉重打击以后,铤而走险,准备采取武装政变的方式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然后指导学生看教材“林彪外逃机毁人亡”照片,阅读教材“九·一三事件”内容。

关于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教师出示补充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材料二: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一步指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在阅读完有关材料后,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从而得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

思考:

1.两则材料表明了什么政治倾向?(左倾思想的倾向)

2.材料一中对阶级斗争问题的提法是否符合实际?材料二比之有何发展?(把阶级斗争无限夸大,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把阶级斗争引入党内,为"文革"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

3.综合两则材料,分析"文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的恶果。)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总结文革产生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的恶果。

主观原因:毛泽东对党和国家的政治形势作出的错误判断。其出发点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

客观原因:林彪、江青一伙阴谋家的利用;长期以来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个人崇拜现象的存在。

关于对“大革命文化”的评价:教师出示下列材料:

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我党历史上“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阶段。首先,它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损失近5000亿元。其次,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遭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和群众惨遭迫害,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之中。第三,我国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科学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拉得更大,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第四,对我国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毁弃,使无政府主义、唯心主义、教条主义、板墙个人主义、宗派主义严重泛溢,……“文化大革命”给我国造成的无形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不过,正像恩格斯所讲的: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惨痛教训,充分暴露了我国政治体制和党的领导体制的弊端,使人们进一步认清了“左”倾错误的巨大危害,从面彻底地醒悟过来,这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文化大革命”被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使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坚决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倾向。要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防止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的出现。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决维护社会稳定,防止动乱的发生。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3.归纳总结的过程

教师通过板书,把全课的内容加以归纳、总结。

一、发动阶段(1966年)

1.原因——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

2.标志——1966年夏,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

3.全面开展——红卫兵运动兴起

二、高潮阶段(1967 1971年)

1.动乱升级——“一月革命”和全面夺权

2.“二月逆流”——老一辈革命家挺身抗争

3.我党历史上的最大冤案——刘少奇蒙冤遭迫害

4.林彪集团的覆灭——“九·一三”事件(1971年)

三、调整阶段(1971—1971年)

1.周恩来和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2.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

四、结束阶段(1976年)

1.“四五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群众基础

2.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文化大革命”结束(1976年10月)

4.课后学生活动的提示

课后每人搜集1至2项有关“文化大革命”的材料,文字、图像、实物均可。要求:与课内知识有联系,典型、能说明问题,有教育意义。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