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政权的建立 教学设计示例(一)

  2009-04-30 21:44:24  
红色政权的建立 教学设计示例(一)红色政权的建立 教学设计示例(一)一、导入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革命遭到了严重挫折。在这种严酷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应当怎么办呢?(学生思考并做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以武装革命反抗武装反革命,以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红色政权的建立 教学设计示例(一)

红色政权的建立 教学设计示例(一)
一、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革命遭到了严重挫折。在这种严酷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应当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并做回答)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以武装革命反抗武装反革命,以及建立红色政权的斗争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会议:“八七”会议

教师向学生展示毛泽东话语:“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惨痛的教训是什么?

南昌起义是我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次武装反抗国民党的起义。

让学生思考:南昌起义前的背景是什么?(应联系党内情况和国内情况回答)

“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白色恐怖形势下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1)“八七”会议的重大功绩是什么?(2)“八七”会议同三次武装起义有什么联系?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什么重要论断?

指导学生议论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决策,结合国民党统治的重心和当时我党的“城市中心论”,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到农村去,既可保存革命力量,又可以积蓄发展革命力量,以便形成以农村包围城市,达到最后夺取城市的目的。这是将革命的退却和进攻巧妙结合起来的正确道路。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概括三次起义的意义:(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建立人民军队的纪念日。(2)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在文家市作出了到农村去的重大决策。(3)广州起义建立了工农政权——苏维埃政府,这在中国是第一次。

(以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实践为例,说明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讨论可自由发言)

(以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实践说明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什么。议论自由发言)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三湾改编对建立新型人民军队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阅读下列材料:

(1)第一个根据地是井冈山,介在宁冈、酃县、遂川、永新四县之交。北麓是宁冈的茅坪,南麓是遂川的黄动,两地相距九十里。东麓是永新的拿山,西麓是酃县的水口,两地相距百八十里。四周……共计五百五十里。山上大井、小井、上井、中并、下井、茨坪、下庄、行洲、草坪、白银湖、罗浮各地,均有水田和村庄,为自来土匪、散军窟宅之所,现在作了我们的根据地。但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军粮全靠宁冈、永新、遂川三县输送。山上要隘,都筑了工事。……若有充足的给养,敌人是打不进来的。……在四周白色政权中间的红色割据,利用山险是必要的。

(2)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我们分析它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此外,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具备下列的条件:①有很好的群众;②有很好的党;③有相当力量的红军;④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⑤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

以上均摘自《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思考并讨论:(1)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有什么?请详细列举。(2)为什么能在白色恐怖包围之中建立这样一小块根据地?(3)中国社会的现状是什么?用事实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纠正错误的惟一正确的方法。

思路:根据中国当时的客观形势和力量对比,共产党人没有能在敌人统治力量强大的大城市通过武装暴动取得胜利。在这些大城市起义中,有不少党员、团员和革命群众奋不顾身地英勇战斗,但因故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大多壮烈牺牲了。党付出了血的代价,才逐渐懂得在当时的现状下,暂时无法在城市中取得胜利,革命的发展必须以武装革命的农村包围反革命占据的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正像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

2).井冈山会师

让学生阅读下面材料:

(1)湖南省委要我们注意士兵的物质生活,至少要比普通工农的生活好些。现在则相反,除粮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还是难乎为继。仅仅发油盐柴菜钱,每月也需现洋万元以上,全靠打土豪供给。现在全军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

(2)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宫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烦琐的礼节,经济公开。

(3)……原因就在于边界党的政策是正确的。当时边界特委和军委的政策是:……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军队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集中红军相机迎击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入各个击破……虽以数倍于我之敌,不但不能破坏此割据,且亦不能阻止此割据的发展。

(以上材料均选自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提问:结合课本中的材料回答:根据地壮大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意义

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8页“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与教师共同总结它们的共同点:(1)都是武装斗争的结果;(2)都在二省或三省交界,敌人统治力量较薄弱的农村地区。

然后让学生阅读材料:

(1)边界的红旗子,业已打了一年,虽然一方面引起了湘鄂赣三省乃至全国豪绅阶级的痛恨,另一方面却渐渐引起了附近省份工农士兵群众的希望。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2)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井冈山的斗争》)

(3)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3、土地革命(必要性、内容、意义)

让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诗、图和表格后简述江西农民在土地革命前的生活状况,然后找几位学生回答。

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土地革命的内容和意义。

小结:本课主要讲了以上三个大问题,即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和土地革命。同学们在学习时,不要孤立地看待,三者是密切联系的:(1)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武装,土地革命便不能进行,根据地就不能存在。(2)没有土地革命,红军就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援,红军本身也就没有来源,武装斗争就会失败。(3)根据地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靠。随着各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建立一个统一的、与国民党反动统治对峙的政权的时机到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按课本内容了解即可,不作展开)这是中国革命的希望所在。

本课结束时可留下此道思考题: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下次课时找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