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2009-04-30 23:32:15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与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都要通过茎来运输。因而继根和叶之后,安排有关茎的知识是很自然的。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本节教材内容比较抽象,演示实验不多,要尽量创造机会设计实验,并结合模型、挂图讲解,使知识由抽象变具体。 2.要善于理论联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与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都要通过茎来运输。因而继根和叶之后,安排有关茎的知识是很自然的。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本节教材内容比较抽象,演示实验不多,要尽量创造机会设计实验,并结合模型、挂图讲解,使知识由抽象变具体。
    2.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把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能更深刻地领会所学知识。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1.了解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了解导管和筛管的作用。
    ㈡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㈢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茎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及导管和筛管的作用。
    2.教学难点 :导管和筛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三、教学准备
    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模型和挂图、单子叶植物茎的挂图、筛管和导管挂图、树枝上的节瘤挂图、一新鲜植物枝条、烧杯、红墨水、放大镜或投影仪、玉米茎和樟树茎各一段。
    四、教学过程
    ㈠新课引入
    植物叶制造的有机物,根吸收的无机盐和水要送到除自身以外的其他器官,靠什么呢?靠茎。植物的茎不仅连接了根、叶、花、果实等器官,又能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最好在黑板上画一幅简图,用箭头表示物质流动方向,加深学生的印象。
    ㈡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1.取一段樟木茎,让学生仔细观察茎的横切面。
    2 .结合模型(或挂图),落实双子叶植物茎各部分的名称:最外围是树皮,树皮靠外面部分是外树皮,靠里面称韧皮部。树皮内是木材,木材部分是木质部。韧皮部和木质部间是形成层。
    3.介绍结构的特点及功能。
    ⑴外树皮:细胞干死,对茎有保护作用。
    ⑵内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和韧皮纤维。
    结合筛管挂图,讲解筛管特点:筛管由直径略大的长筒形生活细胞构成,上下连接处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像个筛子,称为筛板。物质可通过小孔运输。韧皮纤维属机械组织,能增加茎的强度。
    ⑶木质部:有导管和木纤维。
    结合导管挂图讲解导管特点:导管由一些直径较大的长筒形细胞连接而成。细胞成熟后,上下连接处的横壁消失,细胞死亡,形成一条条上下贯通的管道。
    木纤维也属机械组织,增加茎的强度。
    ⑷形成层:在木质部外,韧皮部内。细胞能不断分裂增生,向外分裂产生的细胞发育成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的细胞发育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增粗。形成层细胞的细胞壁薄,在此处易把木质部和韧皮部剥离开来。形成层属分生组织。
    4.提出几个问题对本部分内容及时巩固。
    ⑴双子叶植物茎由外向里分别有哪些结构?各部分分别属什么组织?
    ⑵导管和筛管的结构?构成他们的细胞有何不同?
    ⑶为什么双子叶植物茎能逐年增粗?
    ⑷为什么双子叶植物的树皮易剥离?
    ㈢物质运输的通道
    1.演示。把带叶片的植物枝条插入红墨水中,待红墨水上升到茎中后,请学生把剪取的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再用放大镜观察(或直接用投影仪)。请学生回答被染红的是茎的哪一部分?
    学生答后,教师小结:;被染红的是茎的木质部,由此说明了茎的木质部能运输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他能不断的把水和无机盐由根输送到叶、花、果实等器官。
    2.出示树枝上的节瘤挂图。提出以下的问题:
    ⑴为什么环割上方出现瘤状物,而下方没有?
    ⑵去掉的树皮内有什么结构?
    ⑶出现瘤状物说明了什么?
    学生答后,教师帮助分析:去掉的树皮内有筛管上下连通。节瘤在环割上方形成,说明叶子合成的有机物,往下运输受阻,积聚在伤口处,促进伤口上方细胞分裂和生长加快,使此处膨胀,形成节瘤。此实验说明:筛管的作用是把有机物由上往下运输。若把树皮环割一圈,则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影响根的生理活动直至使植物死亡,所以我们平时要保护树木,保护树皮不受损伤。
    3.小结
    导管能由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能由上往下运输有机物,他们都属输导组织,共同完成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㈣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1.取一段玉米茎,让学生仔细观察它的横切面,并自学教材中相关内容。
    2.教师提出几个问题:
    ⑴单子叶植物茎有木质部和韧皮部吗?有导管和筛管吗?它们是怎么分布的?
    ⑵单子叶植物茎有无形成层?它的茎长成后能增粗吗?
    ⑶单子叶植物茎的茎皮易剥吗?
    学生答后,教师结合挂图总结:单子叶植物茎也有韧皮部和木质部,同样有导管和筛管。但分布与双子植物不同,它的韧皮部和木质部构成一束束的维管束。它无形成层,不能增粗,也不易剥离。
    ㈤小结
    可由学生自行归纳。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双  树皮  外树皮:保护作用
    子         内树皮  筛管:运输有机物,由活细胞构成
    叶       (韧皮部)韧皮纤维:支持作用
    植  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木质部。                                 
    物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由死细胞构成
    茎  木质部  木纤维:很强的支持力 单子叶植物茎  韧皮部和木质部构成维管束
    无形成层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⑴双子叶植物茎中,向内分裂形成木质部,向外分裂形成韧皮部的结构是(  )
    (A)树皮  (B)维管束  (C)形成层  (D)导管
    ⑵下列细胞属于活细胞的是(    )
    (A)木纤维                (B)韧皮纤维  
    (C)构成导管的细胞      (D)构成筛管的细胞
    ⑶导管的作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筛管的作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与樟木茎相比,玉米茎中缺乏的结构是(  )
    (A)韧皮部 (B)木质部  (C)维管束  (D)形成层
    ⑸双子叶动植物的茎由外至内依次是(    )
    (A)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B)树皮、形成层、木质部
    (C)树皮、韧皮部、木质部、形成层
    (D)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⑹给相应部分连线
    ①导管、筛管               ①保护组织
    ②木纤维、韧皮纤维        ②输导组织
    ③形成层                     ③机械组织
    ④外树皮                     ④分生组织
    2.课后作业
    ⑺在暴风雨中,树干很难被折断的原因是什么?
    ⑻阅读小资料后,去仔细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年轮。
    3.参考答案
    ⑴ C    ⑵D    ⑶由下到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由上到下运输有机物   ⑷D    ⑸B     ⑹①-②   ②-③   ③-④   ④-①  ⑺主要是因为树干的木质部中有大量的木纤维,木纤维有很强的支持力    ⑻略
    4.简要分析
    ⑷玉米属单子叶植物,它的茎无形成层
    七、参考资料
    年轮与年轮线
    年轮是同一年树干中所新生的木质部。每一年轮一般包括春材和秋材两部分。春材疏松,秋材致密,致使一个年轮从内到外有深浅不同的两个环带,但两个环带间并无明显的界线。由于第二年的春木材接着生长在第一年秋材的外围,至使两个年轮间出现明显的界限,这个界线叫年轮线。


下一篇:茎的结构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