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案-第一册 2、6温度的测量

  2009-04-30 23:14:31  
自然教案-第一册 2、6温度的测量第二章 观察和测量第六节 温度的测量 教材分析 温度测量在自然科学中是最基本的几种测量之一。教材首先明确温度的含义,然后要求学生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掌握体温计与温度计的异同。特别是对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和体温计的特点作了重点阐述。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⒈采用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自然教案-第一册 2、6温度的测量

第二章  观察和测量

第六节  温度的测量

 

教材分析

 

    温度测量在自然科学中是最基本的几种测量之一。教材首先明确温度的含义,然后要求学生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掌握体温计与温度计的异同。特别是对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和体温计的特点作了重点阐述。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⒈采用学生探究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体会水的冷热程度,来明确温度的含义。在动手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通过对体温计和温度计的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⒉采用对比、讨论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答辩和对比,然后教师小结,得出结论。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其中学生实验占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⒈了解温度的含义,掌握温度计的读法及使用方法。

⒉明确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异同。

㈡技能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讨论、总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㈢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写方法和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⒉教学难点:常用温度计与体温计的正确使用。

三、教具准备

温度计一只、体温计一只。每组学生准备:温度计一只、体温计一只、三只烧杯(内分别盛有开水、冷水、温水)。

四、教学过程(www.3edu.net)

教师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冷、热、烫等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让学生把这些词填入空格中:

⑴冰很(     )   ⑵从火炉中拿出来的铁球很(    )

⑶今天天气很(    )

指出温度的含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学生举例说明温度跟人类的关系很密切。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学生探索实验一:每组学生先把两只手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把左手插入温水中,体会左手的感觉,然后再把右手插入同一盆温水中,体会右手的感觉。

学生探索实验二:用水摸一下自己的额头,然后摸一下同桌的额头,体会冷热感觉。在两个探索实验的基础上讨论井水“冬暖夏凉”的原因。

小结:光凭感觉不能客观反映物体温度的高低,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

㈡温度计与摄氏温度

⑴用途:测量物体的温度。

⑵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手中的温度计,描述它的构造。

⑶构造:一根内径很细而且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是一个玻璃泡,在管和泡里有适量的液体(如水银、煤油等),管壁上标有刻度值。

⑷刻度方法: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然后分成100格,每一格为1度。当然还可以扩大到0度以下和100度以上,这种刻度最初是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提出的,为纪念这位科学家,我们就把温度的单位规定为摄氏度。

⑸温度单位:摄氏度,用符合“℃”来表示。如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写成37℃,读作37摄氏度。对0℃以下的温度,就在度数前加负号,如-12℃,表示零下12摄氏度,或读成负12摄氏度。

㈢温度计的使用

让每组学生仔细观察手中的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讨论: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温度计的最高温度或低于它能测的最低温度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答:可能将温度计胀破,或者测不出温度值。

小结:温度计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所以在测量前必须先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

学生探索实验三:把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温水充分接触,观察内液面的升降情况,确定什么时候可以读数。

学生探索实验四:明确读数时仰视或俯视所得结果与平视有何不同。

学生探索实验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温水充分接触,读出结果,然后把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杯壁相接触,读出结果,把温度计的玻璃泡一半浸入温水中,读出结果。进行比较。

学生探索实验六:温度计在温水中读数,并记录数据,然后把温度计从温水中拿出来到空气中读数,并记录数据。进行比较。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分析、讨论、小结。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读数时要等到内液面稳定下来后才能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㈣体温计

学生动手用体温计在腋下或口腔中测量体温。把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进行比较,并填表:

测量仪器

测量范围

准确值

读数情况

使用注意点

温度计

0-100℃或其它

1℃

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不能甩

体温计

35℃-42℃

0.1℃

可以拿出来读数

先甩几下后测量

学生讨论:体温计测量人体体温时为什么可以拿出来读数并要甩几下呢?

教师小结:

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的玻璃管。这种结构可以使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柱在这里断开,上面的玻璃管里的水银就退不回来了,可以拿出来读数。因此,在下次使用前应先用力甩几下,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

㈤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第六节  温度的测量

⒈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⒉温度计工作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⒊单位:℃。

⒋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⒌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

六、习题与解析

⒈随堂练习

⑴“45℃”应读作   ,“-30℃”应读作    

⑵在非洲的索马里曾测到过高达63℃的气温,在南极大陆曾测到过-88.3℃的最低气温,两地的最大气温差是    ℃。

⑶某人用一支体温计测得某甲的体温是40.5℃,该人立即又将该体温计消毒后给正常体温的乙测体温,测出乙的体温是    

(A)37℃    (B)40.5℃      (C)38℃     (D)40℃

⑷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8.5℃,第二次39.5℃,第三次为39.5°。则  

(A)只有第一次正确 

(B)只有第二次正确

(C)只有第三次正确 

(D)第三次肯定正确,第一、二次也可能正确

⑸某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水银柱长5厘米,在100℃时水银柱长25厘米。当水银柱长为12厘米时,所显示的温度为    

(A)28℃      (B)35℃      (C)48℃      (D)60℃

⒉课后练习

⑹下列使用温度计的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应为   

(A)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B)取量程适宜的温度计

(C)取出温度计

(D)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E)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接触一段时间

(F)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⑺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它的示数为30℃。教室内的实际气温应是      ℃。

⒊参考答案

⑴45摄氏度 负30摄氏度  ⑵151.3℃  ⑶B  ⑷B  ⑸B

⑹(D)(B)(A)(E)(F)(C)  ⑺35

⒋简要分析

⑶体温计没甩内液面只会上升不会下降,40.5℃不可能下降到37℃,所以刻度仍40.5℃。

⑷第一次的结果为38.5℃,生病同学的实际体温可能是38.5℃以下或刚好是38.5℃,第二次的结果是39.5℃,在38.5℃基础上有所上升,说明实际体温为39.5℃,而第三次为39.5℃,该同学的实际体温可能是39.5℃以下或刚好是39.5℃,所以B正确。

         100℃-0℃

⑸所显示的温度=       ×(12-5)=35℃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