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

  2009-04-30 21:14:10  
蝗虫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开端。研究对象 蝗虫个体较大,分布很广,易得到实物进行观察实验,同时,蝗虫又是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它的研究比较详尽。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生学习昆虫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节肢动物的基础。教师应尽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探索蝗虫的形态、结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蝗虫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开端。研究对象    蝗虫个体较大,分布很广,易得到实物进行观察实验,同时,蝗虫又是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它的研究比较详尽。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生学习昆虫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节肢动物的基础。教师应尽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探索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再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了解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对防治害虫的意义。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充分利用模型、实物等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教师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讨论,归纳出相关知识。
    设计实验,探究蝗虫单眼、复眼的功能及气门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以及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2.理解蝗虫的生殖特点。
    (二)技能目标
    通过对蝗虫的形态结构的观察和复眼、气门功能的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蝗灾及我国治理蝗灾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
    2.通过观察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蝗虫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统一。
    2.教学难点 :蝗虫的生殖。
    三、教具准备
    蝗虫模型、蝗虫实物、动物世界的精彩片段或图片;不透光的黑箱子、手电筒;蝉的外骨胳(药店有售);稀盐酸、棉签。
    四、教学过程
    教师播放一段精彩的动物世界的录像或一些珍奇动物的图片,精彩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看完后,教师提问:全世界已知的动物约有多少种?动物与人类生活相关吗?举例说明。要利用和改造动物首先必须怎么做?学生回答后,引出今天我们将要研究的动物 蝗虫。
    出示蝗虫标本。教师介绍:蝗虫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的茎、叶为食,危害玉米、高梁、水稻等多种庄稼,因而是农业害虫。据记载:从公元前707年至公元1935年的2000多年间,我国共发生蝗灾800多次,平均每三年一次。蝗灾严重时,成群的蝗虫迁飞似乌云般遮天蔽日,蝗虫所到之处,原来生长旺盛的庄稼只剩一些茎杆,粮食颗粒无收,近数百万灾民离乡背井,四处逃荒(危害极其严重)。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蝗灾的防治工作,及时掌握蝗情,进行了人工、农业和化学方法的防治。因此,我国基本控制了蝗灾。那么,曾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蝗虫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形态特征?引出下文。
    (一)蝗虫的形态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实物,提问:蝗虫身体有多长?可分几部分?有否明显的体节?学生回答后,继续设疑:
    1.哪些结构与蝗虫的感觉、取食有关(重点观察头部)?
    2.哪些结构与蝗虫的飞、爬有关(重点观察胸部)?
    3.蝗虫是怎么呼吸的(重点观察腹部,教师可适当提示)?
    学生4人一组观察讨论,并作记录。教师巡回指导,然后与学生一起对记录进行整理、补充、归纳。让学生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特点是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见板书)。由于复眼、单眼的功能和气门的作用可用实验验证,所以可设计以下实验(实验1教师设计,课堂演示。实验2请学生课后设计,要求下节课或课后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1 复眼的功能:取甲乙蝗虫,用稀盐酸将甲蝗虫的复眼破坏,和乙蝗虫一起放入不透光的黑箱子,掀开事先准备好的小洞( 小洞足可以让蝗虫爬出), 射入电筒光,结果乙蝗虫爬出。再破坏乙蝗虫的单眼,重做刚才的实验,乙蝗虫还是能爬出,甲蝗虫从孔边爬过却无法爬出。引导学生归纳出:复眼不仅能感光,还能辨别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实验2 气门的作用:提示学生准备两杯水,将甲乙蝗虫的不同部位浸入水中,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展示蝉的外骨胳,说明它的产生和结构特点。蝗虫和蝉一样也有外骨胳。请学生仔细观察并阅读课文,师生归纳出它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由于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所以有蜕皮现象。蝗虫数量多结农作物危害大,说明它的繁殖力很强,那么它是如何繁殖的呢?
下一篇:什么是力
上一篇:蝗虫2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