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奥运

  2009-04-30 23:05:37  
我们的奥运 第 6 课 我们的奥运 (3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运用课。通过对运动会宣传工作的策划,加强学生对整体宣传形象设计的认识,并能参与设计制作。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体育活动,是人类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重大盛会,本课以北京申奥标志的欣赏为切入日,以学生策划运动会的宣传工作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我们的奥运

    第 6 课   我们的奥运   (3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运用课。通过对运动会宣传工作的策划,加强学生对整体宣传形象设计的认识,并能参与设计制作。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体育活动,是人类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重大盛会,本课以北京申奥标志的欣赏为切入日,以学生策划运动会的宣传工作为线索,奥运会相关资料作为参照的信息贯穿本课的始终,让学生领略奥运精神,并对标志在宣传中的作用肩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教材提供的历届奥运会会徽及五环标志制作方法的欣赏,让学生能理解标志设计是形与意的结合,它讲究视觉上的美感和制图的规范,教师还可通过各种标志的欣赏启发学生设计时应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安排学生分组活动,策划校运动会的宣传工作,尝试自己来设计制作。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设计制作。
    2.通过对运动会宣传工作的策划,加强对整体宣传形象设计的认识。
    3.通过与同学的分工合作,提高集体合作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北京申奥标志的欣赏及北京申奥的艰辛历程,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同时学习用规范的方法制图,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分工、合作武地进行校运动会的策划,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校运动会的宣传策划,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参与创意与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三、教学思路:
    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安排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课前收集的奥运图片或文字资料,谈自己对奥运及奥运精神的理解,分析北京申奥标志形与意的特点及某校宣传工作的策划,启发学生讨论、策划校体育节的宣传工作,让学生做尝试性的标志设计;第二课时,通过分析几个突出的奥运会会徽,了解多样的标志设计手法,丰富设计思路,对自己设计的草图进行修改;第三课时,分工,合作式地进行校体育节的宣传策划,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考虑合理化建议,选取最理想的标志设计进行系列视觉形象设计。    四、教学方法:
    互动法、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分工法。五、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通过对奥运会有关资料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领略奥运精神,同时分析北京申奥标志的特点及某校宣传工作的策划,让学生理解标志的特点并能做尝试性的设计。二、教学重、难点:领略奥运精神,理解标志的特点,认识标志在整体形象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教具——CAI课件、问卷表。
    学具——课前收集的有关奥运图片和资料,尺、铅笔,橡皮等。三、教学过程:
    (一)体验。引人
    *CAI课件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片断〕
    师问:这是什么日子?大家为什么这么激动?(学生   自由畅谈—激趣)
    生答:2001年7月N日,北京申奥终于取得成功。
    师:不错,这一时刻是今亿万中国人兴奋和激动的一刻,因为从第一次中奥失败到这次申奥成功我们又经历了八年的艰苦等待,为什么全世界的人们都如此看重奥运会呢?(学生踊跃回答、各抒己见——让学生在争辩中明白奥运的地位)
    师:奥运会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体育活动,是人类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重大盛会,让我们每个人都期待2008年——我们的奥运!
    (出示课题:我们的奥运)(二)探讨、赏析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奥运图片和资料。
    以组为单位,探讨几个问题(以问卷表的形式发下来)。 奥运发源地 已举办几届奥运 申奥年代 奥运精神 印象最深的奥运 申奥口号 奥运口号 最感兴趣的运动 申奥大使 奥运会旗 最喜欢的运动员 申奥标志
    (学生在互相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加深对奥运的理解)
    师:北京申奥的历程是非常艰辛的,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然也得力于大量的宣传造势。
    (通过宣传片引人标志这一主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欣赏申奥宣传片(CAI 课件播放)
    师问:它的导演是准?看后有何感受?(学生思考回答)
    总结:张艺谋,体现了奥运精神,展现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
    (欣赏申奥宣传片,让学生感受北京的人文地理,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
    2.引入北京申奥标志,简介作者陈绍华(CAI课件展示)。
    分析:a申奥标志的构思:
    b.申奥标志的意义;
    c.什么是标志(学生思考回答)。
    总结:首先,标志是由五环组成,象征着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其次,这个标志是由五星基本构成的,五星代表国家形象,图中的五星轻松,活泼,代表我国美好的前景。第三,标志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以此表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第四,标志又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结”的象形,相互环扣象征着吉祥如意。      定义:一种视觉识别符号,有强烈的标识性,使人过目难忘。
    (通过对申奥标志设计思路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标志)
    3.了解申奥标志的运用情况(课件展示)。
    师:申奥标志的广泛运用给人带来整体的视觉美感与震撼,为奥运会的顺利承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4.整体视觉形象设计欣赏(某市26中运动会宣传工作的策划)。
    “我们的赛场,竞技的青春”
    讨论分析:a.此标志的设计意图
    b.此标志的运用情况
    (由欣赏申奥标志的广泛运用到某校宣传工作的策划,让学生对整体视觉形象设计有了感性的认识)
    5.交流、实践
    师:学校将举办一次“劲秋体育节”,如果你作为校运动会宣传工作的策划员,你将如何设计体育节的标志?(学生相互交流回答)
    师:大家的想法真不错,不过在设计时还须考虑奥林匹克精神、学校特色和体育节口号等。大家自己来尝试设计一个草图吧!
    (学生动手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在不讲解方法的情况下,让学生大胆进行创意设计,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三)课后整理
    a)网上收集奥运会标志等资料,找出它们的特色。
    b)探寻标志的表现手法。
    c)参考下表,对自己设计的标志进行评价。   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通过分析一些奥运会承办国设计的会徽,让学生了解多样的标志设计手法和丰富设计思路,学习规范的制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标志的设计思路和表现手法。
    课前准备:CAI课件,学生课前准备的图片资料,尺、铅笔,橡皮、彩色笔。
    三、教学过程:
    (一)交流、探讨
    1.根据上节课的自我评价表,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设计的草图。(活跃课堂气氛)
    2.入学生谈谈印象最深的奥运或印象最深的奥运标志(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予以鼓励,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对标志的感性认识中)。
    3.课件展示历次奥运标志,分析它们的风格特点。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其特色)
    分析得出标志的特点:
    识别性——设计应确保它能从其所处环境中突出出来并被迅速识别;
    应用性——设计应尽可能多地考虑标志在可能出现的场合中的适用;
    独特性——设计应同其他企业尤其是竞争对手的标志有明显区别:
    简 洁——设计要表达的理念要浅显易懂。
    4.欣赏其他标志,分析它们的表现手法(学生讨论)。
    总结得出:有具象、抽象、文字、数字、漫画、综合等类型。
    5.学习规范的制图方法(展示五环标志的制图步骤)。
    A定位置;B画外形;C.涂颜色。
    (通过互动学习,让学生对标志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二、修改、制作
    修改要求:
    1.铅笔修改:
    2. 用规范的方法制作正稿:
    3. 涂上颜色。
    自我评价:
    1.设计的标志是否具有独特性?
    2.是否达到形与意较完美的结合?
    3.表现手法是否简洁、颜色是否明快?
    (学生修改,教师巡回指导)
    (由分析各国奥运标志的特点到控寻标志的表现手法,让学生对标志的认识层层深入,然后趁热打铁,对上节课的草图进行修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展评、小结
    1.展示部分设计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鼓励。
    2.布置学生网上收集奥运会火炬、吉祥物等,找出它们的特色。   第3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分组对校劲秋体育节的宣传工作的策划,增强学生对整体视觉形象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策划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班集体的凝聚力。
    教学重点:学生对劲秋体育节宣传工作的策划。
    教学难点: 怎样较好地完成策划任务。
    课前准备:CAI课件、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铅笔、尺、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人
    师:同学们对戴眼镜已不足为奇,那你们见过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戴的这副眼镜吗?(图片展示诙谐的造型引发学生会心的微笑)
    师:这是什么样的眼镜呢?(生:五环标志)
    师:不错!五环标志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是奥运精神的象征,它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见面。其实,奥运会还有一系列象征性的东西,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情境导入)
    生:火炬、吉祥物等。
    教师简介:象征光明,勇敢,团结和友谊的奥运火炬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它使不同肤色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
    吉祥物:是一种特殊的具有象征性的图像,服务于特定的对象(节日,运动会、企业等),是吉祥的象征。
    (学生交流收集的图片资料、CAI课件同时展示) 二、合作、策划、制作
    师:标志、火炬、吉祥物、奖牌、纪念章、开幕式、闭幕式等一系列设计都属于奥运会整体的形象设计,其中,奥运标志、火炬、吉祥物又是奥运成功设计的关键。(CAI课件播放:悉尼奥运会的标志、火炬、吉祥物等)
    师:今天,我们每位同学以策划人的身份对我校“劲秋体育节”的宣传工作进行策划,大家有兴趣吗?
    l.分组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策划。
    a.节徽的设计;
    b.宣传口号;
    c.宣传手册;
    d.运动服装;
    e.入场式、闭幕式。
    2.分组发表合理化建议,教师予以充分鼓励。
    3.每组用最理想的标志迸行系列视觉形象设计。(任务分配到个人,鼓励学生做细做精)
    (通过分工合作,增强合作意识和班集体的凝聚力;分配到个人的策划工作,激发了每位同学学习的热情,同时也   提高了他们的策划能力,加强了他们对整体形象设计的认识。)
    三、展评、小结
    1.交流每组的系列形象设计作业,学生自评。互评;
    2.选出最优秀的系列形象设计作业;
    3.教师对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予以充分肯定;
    4.课后把学生的设计作业举办一个小型展览,互相交流,加强学生对整体视觉形象设计的认识。 评价建议:
    1.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如何?
    2. 学生的策划能力如何?
    3. 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如何?
    教学拓展:
    教学还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策划校体育节宣传工作为线索展开,通过奥运会精神。理念的把握,突出标志在形象宣传上的作用,让学生进行设计思路的分析;讲解基本的设计方法,然后向全班征集校体育节的标志设计,最后让学生当宣传策划人,进行整体策划制作。还可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整体形象设计案例,如:TCL、中国联通、麦当劳等,丰富学生的视野。


上一篇:凝固的音乐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