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教案3

  2009-04-30 21:16:47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教案3 设计思 路: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分析、欣赏一些表现性的美术作品,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分析、欣赏一些美术作品、让学生自己欣赏一些美术作品,让他们了解美术作品表现情感的途径和方式。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表现主观情感的美术作品,体验其视觉感受,了解其外在的形式。
欢迎来到论文参考中心,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教案3

    设计思 路: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分析、欣赏一些表现性的美术作品,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分析、欣赏一些美术作品、让学生自己欣赏一些美术作品,让他们了解美术作品表现情感的途径和方式。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表现主观情感的美术作品,体验其视觉感受,了解其外在的形式。
    2、通过师生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评述和讨论,使学生了解表现性美术作品通过造型、色彩及其他手段所传达的内在含义。
    3、培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形象、颜色等因素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课余时间看动画片吗?
    学生:看过。
    教师:同学们看过什么动画片?
    学生:〈〈猫和老鼠〉〉、〈〈蜡笔小新〉〉、〈〈唐老鸭和米老鼠〉〉等。
    教师:既然同学们看过这么多动画片,那我们来看一些动画形象,看看同学们熟悉不熟悉?
    ——教师课件展示一些动画形象,学生回答。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些形象很熟悉啊,应该很喜欢它们吧,老师也很喜欢它们,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看到这些形象,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帽、老鼠、鸭子的形象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我们看到的这些形象都是经过画家夸张、变化的,更主要的一点是画家把自己对它们的欣赏、喜爱之情融入到设计当中去,才设计出如此招人喜爱的作品,这样的画我们称为卡通画,也是美术作品的一种,我们知道美术作品有很多种,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其他的美术作品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品当中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
    ——教师展示课件来展现这节课的课题
    二、           授课过程:
    1、                                        通过欣赏回想上一节课的内容:
    ——课件展示“美术可以再现生活”
    教师:在学习新知识以前,我们来看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美术可以再现生活,同学们想一下,什么样的作品是再现的美术作品,再现性的美术作品有什么特点?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些再现性的美术作品,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课件展示再现性的美术作品《藏族妇女》、〈〈粉笔生涯〉〉、〈〈丰年〉〉等作品
    教师:这些作品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
    学生:都很逼真。
    教师:有的同学说的很正确,逼真和写实就是再现美术作品的特点。请同学们记住这一点,因为在这节课中我们还要用到。
    (二)                                     师生共同分析、欣赏表现性的美术作品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一个小小的幼儿成长起来的,都是在母亲精心的抚育下慢慢成长的,所以母爱是值得我们永远歌颂和宣扬的一个主题。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两幅有关母亲的作品。
    ——课件展示〈〈婴儿最初的爱抚〉〉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说一下这幅作品给你的感觉?
    学生:感觉很温馨、很舒适。
    学生:能感觉到一种母爱。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准确。这是一幅表现母子的粉笔画,是母子亲情的展现,我们看看画家是通过哪些手段来表现这种母爱的?
    ——课件展示“色彩”两个字
    我们先来看它的色彩:画面中最明亮的色彩就是小男身上的颜色,呈一种淡淡的赭黄色,是一种暖色(可以由学生回答),画面的-背景也是一种以橘黄为主的暖色,母亲衣服是一种发暖的白色,上面的花纹和背景的颜色相呼应。整个画面呈一种温暖和谐的色调。
    ——课件展示“色调、温暖、和谐”等字样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画面的形象:画面中的母亲正深情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而小孩子则顽皮的用手抓妈妈的下巴。整个人物形象逼真、自然、生动。
    ——课件展示“形象、逼真、生动、自然”等字样
    画家正是通过这种温暖和谐的色彩、逼真动人的形象表达了一种细腻的母爱和温柔的母子亲情。
    ——课件展示“感情、温柔细腻的母子亲情”的字样
    教师:同样是表现母爱的,如果形象和色彩发生了变化,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是完全不同了呢?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二幅作品
    ——课件展示作品〈〈面包〉〉
    教师:请同学们说一下对这幅作品的看法
    学生:画面上的人感觉很贫穷,表现了画家对他们的同情。
    学生:画面上,孩子正在向妈妈要面包吃,但妈妈却没有,很可怜。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能理解画面的内容和含义。这幅作品是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的,画面上饥饿的孩子急切的拉着妈妈要东西吃,而母亲由于贫穷实在难以满足孩子们这种最基本的要求,这是最令她痛苦的,但她又不愿意让孩子们看出她痛苦的心情,所以只能背过头去,偷偷的哭泣。
    教师:这幅作品的颜色是什么颜色?
    学生:深褐色
    教师:这幅作品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学生:简洁,潦草
    教师:那么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他们太贫穷了,母亲和孩子都很可怜,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
    教师:很好,那作者对画面中的人物持什么态度?
    学生:同情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不错。那画家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同情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刚才我们已经分析了,画面的人物画的简洁有力,寥寥几笔却画出感人的形象。画家把母亲这种极度痛苦的背影和孩子们急切索食的情景表现的淋漓尽致。颜色用的是深褐色,更渲染了人物的痛苦。表达出画家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师:可见,表达不同情感的美术作品,它所用的形象和色彩也完全不同,同学们在后面分析、欣赏其他作品时要注意分析它们的形象、颜色等内容。
    ——课件展示珂勒惠支的另一幅作品〈〈反抗〉〉
    教师:对这幅作品鲁迅先生有一段话,恰到好处的解释了这幅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我找同学起来读一下。
    学生:“她浑身是力,挥手顿足,不但令人看了就生勇往直前之心,还好象天上的云,也应声裂成片片。她的姿态,是所有名画中最有力量的女性一个。” ——鲁迅
    教师:这幅作品虽然只是一个背影,却分外有力量,表现出一个光辉的劳动妇女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英勇斗争的劳动人民的赞扬之情。
    刚才我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了几幅作品,下面我想让同学们根据前面的分析,自己来分析两幅作品。
    ——课件展示〈〈父亲〉〉、〈〈肖像〉〉两幅作品
    教师:这两幅作品一幅是罗中立先生的油画〈〈父亲〉〉,还有一幅是靳尚谊先生的〈〈肖像〉〉,同学们在下面根据我们前面分析的方式,从这两幅作品中任选一幅,从它的颜色、形象上来分析一下,
    看看它表达了一种什么内涵。每四个同学一组,进行讨论,每组找一个同学起来发言,将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告诉同学们。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现在同学们讨论的怎么样了,哪一个小组起来说一下?
    学生:以〈〈父亲〉〉为例,这幅作品很逼真,颜色暗淡,表现了父亲饱经沧桑,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师:说的很好,还有同学起来说一下吗?
    学生:〈〈父亲〉〉这幅作品,形象逼真,画面的颜色,前面的比较重,后面的比较亮,形成一种对比关系,从父亲的形象上看,他很不容易,过的很艰难,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师:(1)刚才这两位同学分析的很好,〈〈父亲〉〉这幅作品表现了一位典型的陕北老农的形象,画面中老农干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干瘪的嘴巴,大而粗糙的手及手中粗劣的大碗,都表现的非常逼真,消除了观赏者与作品之见的隔膜,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注。
    (2)〈〈肖像〉〉这幅作品是为我国着名歌唱家彭丽媛所画的肖像,彭丽媛擅长民族唱法和演唱中国歌曲,画家有意选用了北宋范宽的名作《雪景寒林图》为背景,这个背景与我们熟悉的彭丽媛婉转、响亮的歌喉,在风格上十分和谐,画面中的彭丽媛身穿黑色连衣裙,在背景的映衬下,人物显得淳朴、端庄,真切的表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是一幅情调高雅的优秀绘画作品。
    (三)                                      师生共同分析再现和表现的关系。
    教师:我们刚才欣赏的作品中,有没有再现的因素?
    学生:有
    教师:举例?
    学生:〈〈婴儿最初的爱抚〉〉、〈〈父亲〉〉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这两副作品都是以情感为主的表现性作品,人物表现的很真实,可见在表现性的美术作品中可以有再现的因素。只是主角是情感罢了。那再现的美术作品中有没有表现的因素呢?我们来看一幅再现的作品        —课件展示〈〈丰年〉〉
    教师:这是一幅再现性的美术作品,这里面有没有感情的因素?
    学生:有
    教师: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丰收后的喜悦
    教师:对,在以写实为主的再现性美术作品中,也有情感的表现
    不过主角却是写实的景物。
    ——课件展示再现和表现的关系
    教师:再现和表现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能完全分割开来
    (四)                                     分析欣赏一些抽象作品
    教师:我们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表达喜悦可以微笑、大笑甚至还可以喜极而泣,美术作品也一样,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另外一些美术作品,
    ——课件展示《哭泣的女人》
    教师:这幅作品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很奇怪,很夸张
    教师:这幅作品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哭泣的女人》,画家将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了极度主观的变化,象人物的五官、手都进行了变化,并且用了黄与紫、玫瑰红与黑等对比鲜明的色彩,强烈的表现出人物悲哀的心情。
    ——课件展示〈〈绿衣女人〉〉
    教师:这幅作品同学们说一下画面的主角是什么?
    学生:绿衣女人
    教师:同学们看一下,画面中主要表达的东西是人物还是颜色?
    学生:颜色
    教师:在这幅作品中,几个模糊的人物并不是主角,画面的主角是色彩,画面中,用了大量鲜明纯净、和谐的色彩,这些色彩闪烁着柔光,显示出一种平和的气氛,带给人们一种赏心悦目的心情。
    ——课件展示作品〈〈门神〉〉
    教师:这些作品是我国民间绘画的一种,我们称为年画。门神是我们过年是张贴在门上的,民间习俗用来保佑人们的平安。年画用这种夸张、变化的形象,对比鲜明的色彩来表达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
    三、           课件展示库尔贝的〈〈打石工〉〉,让同学们分析,欣赏。
    教师:这幅作品是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同学们在下面分析一下,看看这幅作品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学生讨论、分析
    学生回答:这幅作品描写了两个打石工,他们穿的破破烂烂,工作很沉重,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幅作品逼真的刻画了两个衣衫褴褛的工人在进行着沉重的劳动,象人物的动作、衣服的描绘,都让人感觉到他们工作的艰辛和不易。表现了画家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四、           教师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东西,谁能起来说一下?
    ——让学生把这节课的收获说出来,能让学生更明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学习了怎样分析美术作品
    教师:那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呢?
    学生:主要从颜色和形象上
    教师:很正确,其实分析、欣赏美术作品还应该注意很多问题,比如画面的构图、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年代等,以后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我们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内涵,体会作品表达的感情。
    下节课同学们带着颜料我们亲自来体验一下表现性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中学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综合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 高二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七年级英语教案 八年级英语教案 九年级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教案 高二英语教案 高三英语教案

政治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教案

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高三物理教案

化学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 高一化学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

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 高三历史教案

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九年级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体育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

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中考备考复习资源: 中考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中考英语复习资料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备考复习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复习资料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 高考生物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大综复习资料

教学论文: 教育综合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生物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德育教学论文 班主任教学论文

推荐名言:
  •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